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競聘演講稿
首先要搞好角色定位,努力實現“兩個轉變”:一是要實現由普通機關干部向副主任的角色轉變,當好主任的助手。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協助主任帶領中心全體干部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行動上同步,事業上同干,發揮出整體優勢。二是要實現由原來的“領導怎樣說,我怎樣辦”向“我認為應該怎樣去辦,怎樣辦好”的思維方式轉變,對自己分管的工作要做到認真負責,心中有數,有計劃、有安排、有步驟、有措施地落實到位。
其次,在工作實際中爭當“四員”:
一是獻計獻策,當好“咨詢員”。
首先,對中心內部的工作,要盡職盡責,向主任提供合理建議,協助主任做出決策。其次,要有統籌兼顧的意識,為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和助手,使做出的決策符合大多數人的意愿。同時,又要能獨擋一面,解決各類臨時性、突發性的問題。總而言之,要做到盡職不越權,幫忙不添亂,補臺不拆臺。今后一段時間內,我認為中心的工作思路應該是:
1、大力宣傳農業區域優勢和商品優勢,搞好農業優勢產業項目的包裝,爭取上級對更大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和管理水平,促進優勢產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2、以農村“三村建設”為主導,加強集體經濟的發展,加快農業科技應用的推廣步伐。對于農民采用股份合作制形式興辦的經濟實體,要積極扶持,正確引導,逐步完善。以農民的勞動聯合和農民的資本聯合為主的集體經濟,更應鼓勵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要管理好集體資產,協調好利益關系,組織好生產服務和集體資源開發,壯大經濟實力,特別要增強服務功能,解決一家一戶難以解決的困難。
3、利用黨和國家加快西部特色農業發展的契機,立足我鎮實際,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三大農業支柱性產業為重點,以富民興鎮為目標,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步伐。在發展特色農業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龍頭是關鍵,基地是基礎,中介是橋梁,機制是動力,市場是核心”的工作重心。
4、充分利用我鎮現有條件,發揮好和作用,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加快農業信息傳遞,提高農產品信息服務水平,引導農民步入市場經濟的健康軌道。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再僅僅依靠傳統的信息傳遞方式是遠遠不夠的。以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為主要標志,以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社會化為生產方式的現代農業不僅僅要求農技人員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更要求我們能夠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潮流。
二是立足本職,當好“服務員”。
按照中心的職責要求,我將和同志們一道,發揚愛崗敬業、勤勉好學、吃苦奉獻、開拓創新、求是務實、團結協作的精神,撲下身子、默默無聞,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圓滿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
三是搞好關系,當好“協調員”。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團結就是力量。人的自身能力都是有限的,雷峰同志曾經說過,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的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始終堅持以“三個服從”要求自己,以“三個點”找準工作切入點,以“三個適度”為原則與人相處。“三個服從”——個性服從黨性,感情服從原則,主觀服從客觀。做到服務不欠位,主動不越位,服從不偏位,融洽不空位。“三個點”——當上級主管部門與我鎮實際工作不相符時,我會盡最大努力去找結合點;當與其他服務中心之間發生利益沖突時,我會從政策法規與工作職責上去找平衡點;當領導之間意見不一致時,我會從幾位領導所處的角度和所表達意圖上去找相同點。“三個適度”——冷熱適度,對人不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進行等距離相處;剛柔適度,對事當斷則斷,不優柔寡斷;粗細適度,即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計較。做到對同事多理解,少埋怨,多尊重,少指責,多情義,少冷漠;刺耳的話冷靜聽,奉承的話警惕聽,反對的話分析聽,批評的話虛心聽;力爭在服務中顯示實力,在工作中形成動力,在創新中增強壓力,在與人交往中凝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