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在本科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北京郵電大學歡迎你
校長方濱興院士
在XX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9-23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大家好!
在歷經了艱辛的高考和輝煌的北京夏季奧運會與殘奧會后,今天你們來到了北京郵電大學,在這金秋的時節,我們在寧靜的宏福校區隆重舉行北京郵電大學XX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在這次百年企盼的北京奧運上,五個福娃構筑了一句簡潔、經典又親切的話語,——“北京歡迎你”!在此,我想再添上四個福娃,構成“北京郵電大學歡迎你”!對于這四個新福娃來說,我不準備再用“優優”、“點點”這樣的諧音來賦予他們名字,我要起用的是“厚德”、“博學”、“敬業”、“樂群”這四個名字。之所以用這四個詞語,是因為“厚德、博學、敬業、樂群”是北京郵電大學的校訓,也是我今天演講的主題,在此,我鄭重地要求你們每一位同學要記住這個校訓。
一、厚德 “厚德”語出《易經·坤卦·彖》:“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就是說大地因寬廣深厚而能承載萬物,故能以好的品行造福萬物而無所不包容。《易經·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即源于此。可以看出,“厚德”是要求我們當以大地為楷模,胸懷寬廣,以高尚的德行來包容萬物。今年,汶川大地震重重地撞擊著我們的身心,有超過八萬七千七百多人死亡和失蹤,一千多萬人失去家園。在你們當中,也有來自災區的同學。從地震發生后,全國人民一同感受了汶川大地震的悲壯,也一同見證了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強大的民族精神,更一同弘揚了五千年中國文化的生死相依,不離不棄的厚德積淀!為保證災區新同學入學不受影響,學校采取了建設綠色通道、募集災區學生專項基金、提供補助等一系列措施,以多種方式來傳遞關愛。而你們的學長們,更向社會詮釋了災區大學生的風采。上個月《中國教育報》專門報道了來自北川的北郵大四學生張正洵的事跡:汶川大地震使他失去了十多位親人,但他還是參加了今年首都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到位于龍門山斷裂帶的什邡市,走進了師古鎮云西小學,開始了他們暑期服務災區的實踐生活。他向孩子們說:“我接受了太多人的幫助和關愛,所以我選擇堅強,我都能站起來,你們也一定能……”。他把自己所得到的愛又傳遞給了災區的孩子們。這就是北郵的大學生——永是賦予自己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強烈責任感! “厚德”中的這個德字,古代寫作“上直下心(悳)”,直心即德也,就是說“德”指的是一顆天真率直的心。真心謂之德,真情謂之親。大學的宗旨不僅在于教授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培養人的高尚品德。在大學中,同學們不僅需要收獲知識,更要加強自我修養,凈化自我心靈,陶冶自我情操,做一個品德高尚、胸懷博大的人,做一個人格健全、和諧發展的人!
二、博學 “博學”語出《禮記·儒行》:“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就是說學者應該學無止境,鍥而不舍。其核心是要求我們通過刻苦學習和實踐,以獲得廣博的知識。《論語·子張》云:“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復旦大學的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即源于此;《禮記·中庸》亦云:“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山大學的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即源于此。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古人對學者應該如何增進學業,修養人格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其中,強調的是以博學為先。同學們,入學以后,你們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國內、乃至國際大學生知識競賽,以展現大學本科生的相關技術能力,這也是展示諸位之博學的舞臺。在這方面,你們的學哥學姐們讓北京郵電大學一直保持在領跑者的方陣中,讓學校老師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驕傲!我可以隨手拈出幾個例子:去年,我校在全國智能機械挑戰杯賽中,獲得北京賽區冠軍,全國總決賽第二名;在微軟創新杯全球學生大賽嵌入式開發專題中,我校1個隊進入全球前15名,5個隊進入全球200強;今年,我校在北京市“eb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有22個隊獲競賽一等獎,名列北京市高校第一;在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有1個隊獲特等獎,4個隊獲一等獎,名列各高校前茅;……。我在面試一位外校來的保研的學生時,他告訴我他過去不參加各類競賽,因為他覺得不太可能拿到名次。但后來他發現一些參賽的同學原本對所參賽的內容并無基礎,通過參賽之后對該內容有了極為深入的見地,才意識到對自己來說參賽重要的在于過程,結果只是對程度的衡量,因而他也開始關注于大學生競賽了。隨著類似的賽事年復一年地舉行,參加拼搏的隊伍也一級接一級地接替,你們很快將是主力軍,你們當中許許多多富有才華的同學,也一定會驚艷北郵,在你們的身上讓北郵的聲譽再續輝煌!希望你們在北郵的四年里既要夯實專業基礎,注重知識上的積累,又要開拓視野,博覽群書;既要重視學習能力、思辨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又要敢于質疑,富于挑戰,突破常規,力爭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