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開學演講稿學生代表(精選3篇)
高中開學演講稿學生代表 篇1
高一同學們: 大家好
去年一入校,“高一第一學期萬分重要”就成為學校對高一工作的定位和高一師生的共識。重要在哪?高一第一學期是整個三年的基座,是養成成就人生與事業所必須的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同學們到外高來,最直接和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升學。有人可能會說:學校不是有70%的上線率么?上個大學很容易,悠閑與學習并重,魚與熊掌兼得,高考又遠,多玩會兒,怕什么?誠然,“只有差異,沒有差生”是現在升學的現狀,但是就這個“差異”就決定了不論升學率再高,大學如何擴招,高考優勝劣汰的競爭永遠不會中止,激烈程度只能更高。“專科畢業即是失業”已見端倪。升學競爭的重點將轉到名校的競爭上來。因此,沒有志存高遠的雄心,只能在高考的競爭中被動挨打。
有的同學來到高中不到一年,因為諸多的原因,成績不好,就開始破罐破摔,得過且過,甚至自我安慰:升學不是唯一出路,沒有大學文憑將來照樣成功。還可舉出很多例子。頭腦中充塞著淺薄、無知與荒.唐。據報載,我國世界冠軍童非功成身退后,想做國家隊教練,但因缺一張大學文憑,不得不遠走國外,再圖發展。一方面看,國家的用人體制還有待完善,另一方面,這不也代表著社會對用人的新要求嗎?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大學沒畢業就退學了,照樣讓世人仰慕,似乎也是例證之一。其實不然,據其傳記載,少年的比爾?蓋茨是個聰明而刻苦善思的孩子,完全憑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哈佛大學。好考么?這個培育了二、三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六、七位美國總統的大學,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學生報考,錄取也就千把人,應考的學生同樣要學習到晚上十一點。只是與我們不同的是,除了優異的文化成績外,還必須有優異的社區服務成績和優秀的操行評價。比爾?蓋茨退學,是因為他在上大三時創辦的公司業務增長迅速,而不得不中斷學業。他本人對沒能讀完哈佛深感遺憾。這是一個集天才與奮斗于一身的成功者。當他六、七歲時,就有了對事物深深思考的習慣,以致多次在母親開飯很久找他時,他還在他的小床上躺著沉思。當我們欣羨成功者時,總習慣于看其成功光環的絢麗,往往看不到光環掩住了的奮斗與汗水。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莫不根植于奮斗的沃土,在這塊土地上,種植奮斗,收獲成功;種植得過且過,收獲一事無成。
十六、七歲正是學習的大好時光,千萬不要以“車到山前必有路”去規劃未來。1998年我國對1322位45歲以下的企業經營者調查發現,大學學歷以上的占76.2%,高中含中專占20%,初中占3.8%,并且后兩類年齡偏大。他們預測,幾年后,碩士老板將占多數。這是老板,平民呢?美國《民族周刊》分析:在21世紀的頭20__年內,將看不到藍領工人,即裝配線上的普通工人將幾乎全部消失。美著名學者威廉?布里奇在《新工作潮》中預言:人類將消失的不僅是某個行業或少數工作,而是工作本身,同樣一份工作,昨天100人,今天50人,明天就只有10人。這就是說,沒有一點前瞻性的目光,不把學習、武裝自己的這個環節抓好,將來你可能還沒有你的父輩們這樣找工作容易。高一,還有的是機會,不論這以前如何,不論成績如何,把理想的燈點亮,把信念的帆張開,把奮斗植于今天,一切都還不晚。
習慣具有鐵一般的不可逆轉性,它每時每刻都在控制著我們的生活。良好的習慣是一種堅定不移的高貴品質,惡劣的習慣則會毒化我們心靈。在長江的入海口,我們我們根本不可能截住大河的水流來區分那些水到底是來自于哪條支流的——哪是來自青海的支流,哪是來自四川的支流,倘若大河就是我們的性格,那么支流就是我們的習慣,根本不可能分辨出造就我們性格的到底是哪些習慣。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青年時在加森大學讀書,因成績不佳而退學,經過一番痛苦的思考,他終于醒悟了,他把自己的缺點寫在日記上:缺乏毅力、自己欺騙自己、無自省------等八條,從此,幡然悔悟,與昨天決裂,因此才有了《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人身上的壞習慣就像是一棵長彎的小樹。你也許想抓住一棵長彎了小樹,希望使勁把它弄直了,然后跟它說:喂,站直了,別彎著。但其實你根本做不到。如果真的希望它按照你命令去成長,該怎么辦呢?可以搬來兩塊大石頭,把樹夾在石頭中間,用繩子把樹捆緊了,使它不那么傾斜。以后,每個月糾正它一次,每次都朝與原來彎曲的方向相反的一邊擰,過了幾個季節后,你或許最終會使它永遠地直立起來。沒有意志的參與,壞習慣的剔除就只能永遠是一句空話。
我們說,四種良好的習慣——守時、精確、堅定和迅捷——造就了完滿的人生。沒有守時的習慣,你就會浪費時間、空耗生命;沒有精確的習慣,你就會損害自己的信譽;沒有堅定的習慣,你就無法把事情堅持到成功的那一天;而沒有迅捷的習慣,原本可以幫助你贏得成功的良機,就會與你擦肩而過,而且可能永不再來。從現在開始吧,象托爾斯泰那樣,與壞習慣決裂,讓好習慣養成,是我對同學們的衷心期望。
高中開學演講稿學生代表 篇2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六(1)班的代靖文。在這二月的晨風中,我們再一次聚會在我們可愛的校園中,熟悉的操場上。作為青山小學的一名學生,我們倍感自豪。今天,我有幸作為學生代表在這里演講,心里更是無比激動。
短暫而又愉快的寒假生活已告結束。新學期的鐘聲已經敲響,你是否已經做好了踏上新征程的準備?新的學期,我們要有新的起色;新的學期,我們要拿出新的學習精神;新的學期,我們要做得更好!那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必須調整好精神狀態,決不能用假期的散漫習慣對待學習,更要積極調動學習的熱情、興趣,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要把以前那些作業偷懶,上課不守紀律,亂扔垃圾,損壞公物,破壞環境的壞習慣一起改正。今天的耕耘便是明天的收獲。
其次,我們一定要緊跟各科老師,把每科都認真學好,讓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節節升高,老師40分鐘課上所講的內容都是精華,如果你上課認真聽講了,會勝過你課后盲目地做許多題。所以,上課認真聽講很重要。當然,老師所留的作業同樣要保質保量地完成。
最后,我們還要認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嚴格執行規范,用規范來指導自己的言行。爭創”文明班級“、爭當”榜樣之星“,爭做一名成績優異的好學生,一名熱愛祖國,熱愛社會,熱愛集體的少先隊員。
同學們,轉眼間,我已經是即將畢業的六年級學生。我忘不了六年來老師們對我的辛勤教導,忘不了同學們對我的幫助。這個學期是我們六年級同學在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我們在校時間已不足100多天了,不但要面臨畢業考試,還要接受中學的選拔考試。因此,我們更要珍惜一分一秒,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奮力沖刺,以最理想的成績升入中學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回報老師的教育之情。同時,在這兒我希望我們全體六年級學生在禮儀、學習各個方面都要為弟弟妹妹們做出表率,給學校留下好印象,為學校贏得更多榮譽。
同學們,春天是萬物競相生長的季節,更是我們學習的大好時機。讓我們銘記老師的教導,不辜負父母的囑托,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今天做起,從小事做起,與我們的老師共同奮進,迎接六月的陽光燦爛!
謝謝大家!
高中開學演講稿學生代表 篇3
大家好,我是王雅寧。
今天能站在這里發言,純屬偶然。
為什么說偶然呢,因為,南雅是個人才濟濟的地方,164班是一個優秀的集體。個人認為,班級前二十幾名的同學,時機適宜,誰考班上第一名都有可能。媽媽對我說:考了第一名,不要有壓力,這一次已證明了你有考第一名的實力。以后,出現名次上下浮動都很正常,以平常心對待。
先說明一下,因為時間緊,這份發言稿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寫的,下面就孩子的學習和家庭教育的幾個觀點和大家探討一下:
從小學開始,爸爸媽媽對我就是這樣要求的,只要學習態度好,考試考多少分都不會怪我,所以,我考試對分數沒什么壓力,所以很少有發揮失常的時候,成績也差不到哪去。我的經驗就是:像考試一樣做認真做作業,像做作業一樣地輕松考試。
初中了,媽媽重新告訴我:考試,只要考出你的真實水平,就可以。比如,某次考試,你的真實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媽媽就會為你遺憾,因為你的努力付出沒有得到對等的回報。
在我們家,分數引起的反應基本上是波瀾不驚的,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沒什么太大的反響。人生處處是考場,從容面對,考出自己真實水平就好。
在我們家,物質也不與分數,成績掛鉤。
物質上的東西,能給生活帶來便利,而爸爸媽媽的經濟能承受的,就會給我買,與成績沒關系。爸爸媽媽認為,那種掛鉤很容易培養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離了學習和生活的本質。
我身上不缺零用錢,錢包里有一張銀行卡備用,家里的小盒子里,爸爸媽媽也常放了幾百元零錢備用。
爸爸媽媽的理念是,在當今充滿誘惑的時代,孩子不缺錢、不缺愛,到外面走彎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創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我們覺得,享受生活,不要說等你長大以后,而是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
有一次,一位奶奶對我說,你父母對你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報答你的父母。媽媽更正了這種說法,對我說:對父母的報答不是很高的分數,而是從現在開始,好好活著,每一天。
所以,學習只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電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適當上網玩游戲放松、去鄉下陪伴疼愛我的奶奶、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等等這些讓我的生活很豐富,也讓我的生活充滿了愛,生命之火激情燃燒。
媽媽說,她從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覺到了我對愛的理解。
閱讀經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徑。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處。從去年開始,我開始閱讀外國經典名著。我強烈地感覺到,我的作文、考試做閱讀題目都上了一個臺階。在閱讀的時候,并不一定感覺到明顯效果,但寫起作文來,筆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了閱讀者的生命。
建議大家不要讓孩子讀那種快餐書籍,比如各種雜志、童話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等,要讀經典的的世界名著。可能剛開始讀,會找不著感覺,但讀上兩三本,就會找到節奏。共3頁,當前第1頁123
有一次,媽媽問我:你閱讀名著時,感受到愉悅了嗎?我說,感受到了!那一刻,媽媽很欣慰。因為,愉悅,是最高層次的享受。
從階段性的作用上講,閱讀經典可以使語文成績提高十分左右,這十分左右對于中考來說,是多么重要。
閱讀、音樂和其他藝術形式,其終極意義都是讓人在某一階段感到愉悅,讓靈魂舒展,輕盈。
孩子們時間很緊張,媽媽平時在接送我,或開車一起外出的時候,會根據情況適時的挑選一些高雅的音樂在車里放。我在放松的情況下,不知不覺地接觸到了一些世界名曲,和一些歌詞寫得很好的歌曲,這一次我的作文拿了高分,就是以平時在車上聽到的那些音樂為題材寫的。
現在的孩子叛逆心極重,我也不例外。
比如閱讀,聽音樂這些事情,我媽媽做得很隨意,不露痕跡,根據我的情緒來,在我想休息或者做其他事的時候,她會尊重我的意見,不強行攤派。
從小,爸爸媽媽就有意識地培養我的獨立性。因為,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是最重要的。因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個選擇,可以有很多選擇,每一種選擇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長心中的選擇去評價孩子。
比如:我五歲的時候,天氣很熱,從幼兒園出來,很渴,想要喝飲料。媽媽給錢給我,讓我自己去買。我害羞,因為從未嘗試過,害怕,就不肯自己去。媽媽告訴我,現在你有兩個選擇,一是自己去買,然后喝。一是自己不去買,那就忍著,回家再喝水。我猶豫了一下,選擇了不去買,忍著。媽媽覺得這也是一種選擇,就尊重我,也不評價我。
小學時,放學下雨了,媽媽也不會主動送傘。她知道,我總會想辦法的,比如,和同學共,比如在教室里先做作業,比如去超市里避雨,順便逛一逛超市。因為,我曾對媽媽說過,你女兒沒你想象的那么蠢,總會想到辦法。
再比如:現在我買衣服,媽媽只負責出錢。上次,和同學一起去買地攤貨,25元買了一件襯衣,穿到學校來了,媽媽說也還漂亮,但建議我把那些線頭剪一下,別讓人一眼就看出地攤貨。第二次,我又去買了一件,拿回來就覺得小了。媽媽也沒評價我,建議我送給一個比我矮一點的朋友了。
這都是我的選擇,爸爸媽媽都尊重我。不作負面評價。就是這樣,我一路思考,爸爸媽媽一路尊重,我漸漸長大了,遇事不逃避,學會思考,有自己的主見。
經常聽見有家長這樣說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這次錯的題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
在這里,我想談一談我們家的觀點。從五年級起,媽媽就告訴我:
粗心,就是能力差,學得不扎實的表現!
任何時候,都不要說是因為粗心沒考好。也請家長不要再為孩子找這個推脫責任的借口。
細心、沉穩、腳踏實地是必備的能力,如果具備了這些能力,偶爾丟一兩分,可以理解,超過兩分,就是能力還欠缺,學得不扎實。
這個觀點,媽媽五年級開始和我交流,我也漸漸認同。所以,我正常情況下能考高分,成績穩定,這個觀點應該起了很大的作用。
家長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圍下盡量放手。共3頁,當前第2頁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