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領導講話(精選3篇)
清明祭英烈領導講話 篇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后英靈”。又是一年清明節,伴隨著濃濃的春意,今天在這里隆重集會,緬懷革命先烈。站在這里,我心中感慨萬千,不是為烈士生命的消失而悲嘆,而是被那偉大的精神所震撼。他們不愧為炎黃子孫的后代,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 “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力量。中國人民面對艱難險阻從來沒有屈服過,無數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仁人志士,為了救國圖存、尋求真理、振興中華歷盡艱辛,拋頭顱、灑熱血、舍身就義、前赴后繼,譜寫了一曲曲反帝反封建的歷史篇章,如今的光明和幸福就是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雕塑了一座高矗的豐碑。豐碑上鐫刻著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使中國走向富強。同學們,今天,戰爭的硝煙已隨風飄逝,歷史仿佛已經遠去,但是,革命烈士浴血奮戰的悲壯場景給我們的影響卻是刻骨銘心的。對于我們來講,那是永遠的國殤,永遠的奮爭,也是永遠的追思。在壯烈犧牲的革命烈士中,雖然有很多人沒有留下遺骸,甚至沒有留下姓名,但他們所表現出的堅持革命、不畏艱險的英雄主義氣概和為黨為人民英勇獻身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和紀念。
今天我們緬懷革命烈士,就是要從他們身上汲取偉大的精神力量,把革命烈士不怕困難、不畏艱險、英勇獻身的精神,轉化為銳意進取、扎實工作、認真學習的實際行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之靈。革命先烈雖然已離我們遠去,但他們仍然有許多未完成的事業。現在我們跨越了二十一世紀,我們面前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還存許許多多的挑戰與風險。中華民族如何能立于不敗之地?作為炎黃子孫后代,我們又該如何為我們國家的興旺而奉獻我們的微薄力量呢?毋庸置疑,振興中華民族的重任已經落到我們這一代的身上。我們是祖國的接班人,黨的兒女,我們要繼承先烈革命傳統,發揚前輩愛國精神,今天在這里我對同學們提出的要求是: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好好學習先烈們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珍惜時間,守法守紀,勤奮學習,為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努力奮斗!
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革命烈士,浩氣長存,永垂不朽! 謝謝大家!
清明祭英烈領導講話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面對今天這樣幸福的生活,你是否可以想到那些為建設新中國的革命先烈們。在清明這個特殊的節日里,不要忘了那些革命先烈們。
那些離我們而去的革命先烈們,你們夢想的生活來了,可是你們卻無法享受這些美好的生活。可是我知道,你們看到自己的成果,一定特別的欣慰。因為你們為我們這些下一代的人開辟出了一個美好的家園,你們并沒有白白的犧牲,在這個節日里,讓我好好地悼念你們吧!那些偉大的革命先烈們,你們是祖國英勇無畏的戰士,中華人民不會把你們忘掉。英勇無畏的戰士們。
面對著你們用鮮血染紅的國旗,我陷入沉默。是啊,回想起由于戰爭而無辜死去的百姓,誰能不從心中涌起一陣憤怒。你們,不顧自己的安危,沖鋒陷陣,為的是誰?
還不是為了讓下一代人過上你們夢想中的生活。偉大的革命先烈們,讓我靜靜的悼念你們吧!你們是勇敢無畏的戰士, 是為了建立新中華的偉大的戰士。
你們有著無限的光榮來值得我默默的悼念你們,祖國英勇無畏的戰士,我向你們致敬。祖國偉大的戰士。
清明祭英烈領導講話 篇3
告別了漫天的飛雪,告別了凜冽的寒風,我們邁步走進春天的校園。當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們這些朝氣蓬勃的少年兒童,都感到萬分的自豪,無比的幸福。然而,這美好的生活來得多么不易啊!
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烈士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忘不了雪山草地上,每一個腳印寫著真誠,每一顆紅星閃亮著希望,每一聲槍響寄托著革命的信念。二萬五千里長征路啊,氣壯山河! 忘不了青紗帳里,中華兒女出奇兵,槍頭凝聚著民族的仇恨,向著侵略者發出怒火。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他們的崇高,有了他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梁的機會。
那我們新一代的少年該怎樣用行動來緬懷先烈呢?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給愛國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愛國不再變的虛無,我想我們要愛國,我們要學習先烈的精神,首先應該落腳在我們的學習,愛校,遵紀守法等等一些小事情,小細節上。
當聽到洪亮的國歌聲在我們身邊想起,同學們向國旗莊嚴的行注目禮,那我們就愛了祖國。
在公共汽車上,你主動讓座的時候,你就宏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就在文明的禮儀之邦中描繪了絢麗的一筆。
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順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新同學;在社區我們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呼喚祖國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