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組織工作會議結束時的講話
三、依托扶貧開發和項目建設,不斷發展壯大鄉村集體經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
鄉村集體經濟是農村黨組織凝聚群眾的物質保障,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全面實現小康奮斗目標的經濟基礎,鄉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直接關系到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關系到農村經濟能否快速協調發展。
(一)立足現狀,找準差距,增強發展壯大鄉村集體經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目前,我縣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萬元的有4個,達到5—10萬元的村有5個。鄉村集體田面積達到17606畝,集體林面積增至5550畝,集體畜達到3970頭(只)?傮w來看,全縣鄉村集體經濟發展形勢是好的,但也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一是一些單位、部分鄉村對發展壯大鄉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意識,存在畏難情緒,發展目光短淺,工作不落實、不扎實、不切實。二是鄉村集體經濟實力不強,整體水平不高,發展不均衡,仍然存在依靠“化緣”維持運轉的鄉村,鄉村兩級不良債務“雪球”越滾越大的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止。三是集體資產管理不嚴、經營不善的問題十分突出。部分鄉對村集體資產底數不清、監管不力,經營管理機制不健全、不科學。四是個別鄉、部分村的發展思路不清,缺乏長遠規劃,增收路子窄,發展點子少,短期行為多,滾動發展慢。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鄉村集體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明確責任,密切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鄉(鎮)、牽頭、幫扶單位、駐鄉干部及村“兩委”班子要牢固樹立集體經濟是經濟建設中心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的觀念,加強協作和配合,積極主動的開展工作。適時召開聯席會議,相互通氣,共同研究,統一部署,統一規劃,統一推動,統一驗收,相互配合,各司其職。各鄉(鎮)要建立健全專門領導小組,實行分工協作制度,調整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工作分工,將發展壯大鄉村集體經濟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單列出來,由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協助抓。對口幫扶單位要主動及時與所幫扶鄉(鎮)黨委政府或村黨支部、村委會加強聯系,協助制定和落實鄉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爭取項目資金支持鄉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特別是幫扶單位黨政一把手要認真履行好幫扶的各項工作職責,切實增強做好幫扶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經常深入鄉村開展調查研究,指導工作,及時解決幫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駐村干部要以村為家,嚴格駐村時間,禁止走讀現象發生。要協助村兩委班子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及時反饋發展村集體經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促進縣、鄉、村及職能部門的相互協作。每年干部年終考核時,縣委對各鄉(鎮)、幫扶單位、下派干部落實責任狀情況一并進行考核。完不成任務的鄉(鎮)和單位黨政“一把手”、下派干部,取消年終評優資格,并與工作較好的單位和個人一并在全縣范圍內進行通報。
(三)嚴格管理,規范運作,確保鄉村集體經濟保質增量。加強對扶貧項目資金的管理,想方設法提高扶貧項目落實到村的質量。全面推行村帳鄉管制度,加大對村集體資產的監管力度,積極組織人員對各村進行清產核資,全面排查掌握各村集體資產的數額和各項財務開支,將村帳收歸鄉經管站統一管理,并要建立鄉、村集體資產專門臺帳,要實行村集體資產承包經營合同鄉、村會簽制度。逐步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經營管理責任追究制度,對因工作失職、失察、失誤導致集體資產流失的,將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完善村民理財等制度,定期公開集體資產承包經營情況和集體收入使用情況,加強對集體收入管理使用的監督。嚴格收支審批程序,把錢用在群眾最盼、最急的事上,堅決杜絕亂花錢、多花錢現象,保證集體收入的合理使用。通過三輪幫扶,努力擴大鄉村集體經濟規模,切實解決好“有錢辦事”的問題,不斷增強農牧區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