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煙日宣傳領導講話(精選3篇)
無煙日宣傳領導講話 篇1
老師、同學們:
每年的5月3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無煙日,大家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它是我們人類無形的殺手,我們青少年要遠離吸煙,還我健康的身體。
對于吸煙的危害,同學們一定了解不少,現在我們就來談談吸煙的危害。
首先,吸煙影響個人形象,對于這一點,同學們可以注意觀察你身邊吸煙的人他們牙齒被煙熏,并且口臭,常常大聲咳嗽,隨便吐痰,他們的臉色晦暗無華,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個人形象與社會交往,形象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現代文明社會對于人的評價標準吸煙已不是魅力的體現而是一種不良習慣。關注自我形象的人,請你拒絕吸煙。
其次,如果你對第一點不在意,那么如果你的煙齡很長,功夫夠深,下面就有更為可怕的了,那就是吸煙致癌,吸煙幾乎損害人體全部重要器官。對于這一點很多人不以為然,因為這需要時間證明,那么你愿意犧牲自己來證明吸煙的.危害嗎?很顯然,大家都想健康地好好地活著,那就拒絕吸煙吧。
第三,吸煙傷害無辜,為什么這樣說呢?據美國醫學醫學研究人員最近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被動吸煙俗稱二手煙,危害更大,前段時間報紙上有一篇報道講一位外國婦女在工作的幾十年中與之朝夕相處的七位辦公室男同事都是癮君子,這位婦女被動吸煙幾十年,結果不幸得了肺癌,氣憤之余,她所這些同事告上了法庭,要求級予他們制裁,所以為了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不要吸二手煙。
由此看來,吸煙對人體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我們要拒絕吸煙,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那么,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我們該做此什么呢?最近我校少先隊在五、六年級開展了“拒吸第一支煙,做不吸煙的新一代”簽名活動,在此,我們號召全校同學都參加到這項活動中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己做到不吸煙,看到家長,老師吸煙,有禮貌地制止他們,動員父母親戚戒煙。
無煙日宣傳領導講話 篇2
親愛的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的會議,我認為是十分必要的,這對于工作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對于剛才某某同志,以及某某同志的講話,我認為,講得非常好,非常深刻。希望在座的同志,認真領會,深刻理解。回去后,要傳達某某同志及某某同志的講話精神,并認真落實。真抓實干,推動工作的順利開展,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
對于工作,我提幾點補充意見:
一、對于工作,我們要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充分領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工作已經開創了很好的局面,獲得了很大的成績,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還是要從深度和廣度上更加推進工作。我看,最重要的一點是:提高認識!各級領導要充分領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級組織要加強關于工作的宣傳力度,形成上下“齊抓共管”的局面,只有這樣,工作才能更上層樓。
二、對于工作,要加強落實,要把工作落到實處。目前,有個別同志、個別部門,存在一個很不好的現象,就是:熱衷于搞形式主義,熱衷于開大會,傳達文件。當然,開大會是必要的,上傳下達也是必須的。但是,光是講空話。打官腔,是遠遠不夠的。對工作,要真抓實干,加強落實。各級領導要把工作,列入日常議事日程,要具體部署。認真執行。各級領導要為工作,創造必要的物質條件和輿論環境,扎扎實實推動工作的開展。要抓出實效,抓出成績。
三、要加強協調工作歷史證明:團結,是我們消除一切困難的有力武器。關于工作也一樣,各級領導要加強協調工作,要把上下,左右,各方面,各環節有機結合起來,步調一致地推進工作的開展。目前,有些部門,遇事推倭、互相扯皮,這種官僚作風,十分要不得!這種作風,輕則導致工作效率降低,重則影響我們的威信。我們要堅決鏟除這種官僚作風。
四、要在實踐中探索工作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的新路子。工作與市場經濟有沒有關系,我看是大有關系。市場經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它的影響將波及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領域,工作也不例外,它必然會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因此,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如何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希望大家認真地思考一下,去探索一下,這是十分有意義的。
五、參與工作的同志,要有自豪感和責任感。同志們,對于工作,我們是非常重視的尤其各級組織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同志們,你們承擔的工作,是肩負了各級組織對你們的殷切希望的,希望你們要腳踏實地洞心同德。努力工作,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工作,添磚加瓦!
以上五點,供各位同志參考。總之,大家要振奮精神,多干實事,少說空話,開拓進取,努力開創工作的新局面。
謝謝各位!
無煙日宣傳領導講話 篇3
說到滿燈,很多人還不懂這個地方的習俗。
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在陜西一帶,流行著這樣的習俗,舅舅每年正月初六左右要給自己的外甥送燈籠,外甥則在正月十五以前的每個晚上,偕同自己的小伙伴們,打著燈籠在院子里玩耍嬉戲,用手中特別的燈照亮家里的每一個角落。
還會時不時地唱著:“燈籠燈籠叫娃呢,娃來了我罵呢,娃不來舅打呢”我就是在這樣的戲鬧聲中長大的。到了孩子十三歲的時候,也就是他一生中走過的第一輪甲子年,舅舅就得給他送一個特大號的燈籠,表示孩子玩花燈歲月的結束,從此舅舅再也不用給外甥送燈籠了,這叫做滿燈。
通常,這一年的大燈籠要掛在大門外邊以示慶賀,"紅紅的燈籠高高掛"也許就是從這里來的吧,而且孩子得到的壓歲錢是比往年的要多好多,可能是他們一生中最多的。一般情況下,只要過了這一年,孩子就不再從長輩那里得到壓歲錢了。
有時候,家境比較好的人家,十三歲以后,還會給照樣給孩子壓歲錢,真正起到壓歲的作用,所以才會有一句俗語,“外甥打燈籠--照舅(舊)”。但是,過了十三歲,燈籠是堅決不送的,否則孩子就不能順利地從兒童時代過渡到少年時代,意味著那樣孩子是長不大的。
兒時的記憶似乎還在,而自己已經充當了別人的舅媽。轉眼間,已經給丈夫的外甥送了十幾年的燈籠了。
而今他也開始滿燈了。我還非常清楚地記得自己滿燈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