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憲法日領導講話稿(通用3篇)
國家憲法日領導講話稿 篇1
同學們,上午好!
伴隨著xx屆四中全會法治中國建設開啟新的征程,上周我校迎來首個國家憲法日。設立國家憲法日,是推進憲法宣傳教育、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的重要舉措,也是增強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夯實法治基礎的有效途徑。
從32年前的現行憲法通過日,到20xx年前的全國法制宣傳日,再到今年的國家憲法日,12月4日承載著一個國家和民族對于法治的執著追求,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取得的發展進步。
由于時間關系,在此我簡要地與同學們了解了解我國國旗: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1949年7月由曾聯松設計。其中紅色象征革命;五星呈黃色,有象征中國人為黃種人之意。大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代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民族資產階級(即原“士、農、工、商”之所謂“四民”,但依共產主義意識形態,順序被改為“工、農、士、商”)。四顆小星環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象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和人民對黨的擁護。因此,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志,是國家及其民族精神的象征。人們在舉行各種活動時,常常舉行升旗儀式,以表示對國旗的熱愛和尊重。
最后,我個人認為:“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讓憲法精神植根心底,化作每個公民尊法守法的自覺行動,載著民族復興夢想的“中國號”列車,必將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軌道駛向更加美好明天。
國家憲法日領導講話稿 篇2
尊敬的孫孚凌副主席、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首先,我代表科技部向第四屆中國中小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
我國正處于城鎮化與城市發展產生深刻變化的時期,城鎮化程度的明顯加速,已經成為社會經濟前進和發展的明顯標志。中小城市的迅速涌現,對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緩解就業壓力,破解“三農”難題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城鎮化與城市發展進程的加快,中小城市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和矛盾也日顯突出。大規模的城鎮設施基本建設,在給城市帶來現代繁榮的同時,也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使城市環境負荷超載。
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需求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脆弱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小城市人口規模持續擴大,人口老齡化、就業、外來人口問題更加突出。人居環境、能源、交通、土地、防災減災等一系列新問題又影響和制約著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為此,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關注引導城鎮化和城市發展,已經成為國際上更多國家、更多城市和更多人們的共識。
破解城鎮化與城市發展中的難題,應對中小城市在城鎮化和城市發展競爭中面臨的挑戰和壓力,需要創新觀念、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和創新技術。科學技術部在“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科技工作16字方針的指導下,針對城鎮化與城市發展領域的重大科技需求,積極組織開展了推進城鎮化和城市發展方面的科學和技術研究、技術開發以及集成示范的工作。在全國近200個中小城市鎮中組織開展了可持續發展的實驗示范活動,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通過科技的支撐作用,推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期間,我們將積極依靠科技進步,引導支撐城鎮化與城市發展工作,包括建立城鎮空間規劃管理的方法和技術支撐系統,以顯著提高城鄉空間管理和協調的能力。
要研究解決制約城市發展的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和交通等技術問題,以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綜合防災能力。要促進建筑業、建材產業技術進步,推進城鎮建設相關產業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我們希望,利用這次高峰論壇的機會,與會各界人士共同就中小城市建設與發展中遇到的難題開展深入地研究和探討,交流推進中小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和成果。為推進中小城市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并作出貢獻。
最后,預祝會議取得豐碩的成果和圓滿成功!謝謝!
國家憲法日領導講話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還有華旗資訊的全體員工同志們,今天很高興應邀來參加今天這樣一個盛會,我想首先代表科技部表示熱烈的祝賀,也向華旗資訊的全體員工表示衷心的祝賀和由衷的感謝。
我想我在這兒講幾句話,今天心情很激動,因為我們這個發布會不僅僅是華旗資訊發布這樣一個新的產品,發布了這樣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新技術的成果,我想同時應該說是我們未來有越來越多的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的開端,因為今年正是我們國家,我們的黨中央多次提出來要把自主創新作為我們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提高我們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國家已經確立了要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我們未來國家發展的戰略性發展,我想今年對我們國家實在太重要了,今天華旗的發布會標志著我們國家未來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名牌走向世界,今天我參加這個活動非常巧合,前幾天我到奇瑞公司,正好是他們新的發動機,正好也是6臺發動機,非常巧合。
很高興中國有我們自主品牌的產品能夠開始走向世界,能夠占領世界的陣地,高科技的陣地。我想我們華旗資訊是誕生在我們中關村的園區,這樣一片土地上,這樣的園區,這樣的沃土應該培養出更多像華旗資訊的企業。在開始我就參與了園區的策劃工作,當時在1988年我們由國務院批準在北京海淀建立了我們第一個新技術產業實驗區的時候,當我們正在規劃國家第一批高新區的時候,我們確實當時很難想象,依靠我們這樣一些當時是手無寸鐵的企業,很多人就說依靠這些企業能成就我們國家的高技術產業嗎?對此是抱有懷疑的,但是當時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支持下,我們的高科技園區誕生了,我們的一批民營高科技企業誕生了,這些企業十幾年來從小到大,成為我們國家未來開發更多高新技術產品的主力軍,我想這點是勿庸置疑。
所以我相信在我們中央國務院的進一步決策和進一步戰略部署,創造非常好的環境里面,在我們國務院對于進一步發展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想為我們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發展進程當中,我們高科技園區的這片沃土將會培養出越來越多像華旗資訊的高科技企業,像馮軍先生這樣勇于帶領我們團隊去不斷拼搏攀登世界高峰的企業家,我滿懷信心的相信這一點,再過五年、十年我們中國的高科技品牌將會走向全世界,我不久前多次出國當中,非常希望能在國外看到我們中國的品牌,但是我在國外看到唯一的一個就是我們海爾,在巴黎機場到巴黎市區的路上唯一看到的就是海爾。因為我每次出去都很注重看我們中國的品牌,我想很快就會有我們愛國者的品牌,有更多的品牌出現在紐約、巴黎、東京、漢城等等這樣一些世界的市場上,有中國人創造的品牌出現。謝謝各位!
我今天還代表我們國務院的幾位參事來參加這個盛會,因為國務院的參事長期以來對華旗資訊的關注,也向國務院領導反映了我們的建議,他們今天正在外地也特意讓我來參加這個會,代表他們來表示祝賀。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