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在中學學生家長座談會上的講話
現象之三:默許孩子穿名牌服裝、穿奇裝異服、男生留長頭發、染發、佩帶金銀首飾等。個別家長對孩子的過分要求不能加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禁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孩子要什么給什么,什么流行穿什么,要穿什么就買什么,把孩子打扮的不像個孩子的樣。
現象之四:不太關注孩子的書包、口袋裝的是什么。我們希望家長應該經常檢查一下孩子的書包、口袋里裝些什么,凡是與學習無關的物品是不應該帶來的。對孩子抽煙、上網大游戲聽之任之,結果越陷越深。
現象之五:在孩子面前談論教師是非長短。有些家長聽信孩子一面之辭,不調查,不分析,就在孩子面前議論某某老師的不是,更有些家長不尊重老師的人格,當著孩子的面指責教師,我們不是說我們的老師教育方法都沒有問題,而是說當你認為教師有了問題,我們是不是應該與學校領導或教師溝通呢?
家長朋友,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的話可能有點重了,我們并不是推卸責任,也不是為掩蓋問題,請理解我們的良苦用心,我衷心希望家長能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有效的指導孩子成長,全面的關注孩子的表現——因為,孩子正在發育,正在成長,孩子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學校是我們的,也是你們,我們是利益的共同體,培養孩子成人、成材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延平今天的辦學成果與無數個優秀的學子的刻苦努力和無數個優秀的家長的真誠支持是分不開的,在延平中學這個光榮稱號的背后有許許多多我們優秀學子令人驕傲的動人故事,有許許多多我們優秀的家長真誠無私支持學校、幫助老師感人的故事。但是,如何扮演好家長這一角色仍是一個重要問題。
父母是孩子的教師,孩子的成長受父母的影響。這是人人皆知的常理。過去的時代如此,進入新的世紀后,這個道理仍然管用。
有一位作家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民族的較量,實際上是年輕母親的較量。這位作家并用自己看到的事情作了分析。有一次,這位作家在中國農村看到這樣一個場面:幾個孩子在一起玩,其中一個被另一個打了,那個被打的孩子的母親知道后,便厲聲向那個打人的孩子吼道:“你干嗎打他?再打我揍死你!”而他在英國見到過同樣的場景,被欺負的孩子的母親對另外幾個孩子講:“你們為什么要欺負他呢?難道你們不友好嗎?”同樣一件事,這位英國孩子的母親在跟孩子們講理,而那位中國孩子的母親卻近乎有些不講理,并且有些恃強凌弱了!這種“不講理”的教育方式,可能產生不好的后果:一是使孩子養成依賴性,依賴強權;二是會形成非理性的性格。
今天的孩子,能否成為新世紀國家的棟梁,除了學校教育以外,重要的是他是否能受到良好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想讓孩子健康地成長,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除了為孩子供吃、供穿、供學習之外,還應該時時注意為孩子增加一份精神營養,即良好的道德品質教育。對孩子的道德教育,不僅僅要靠學校、靠社會的宣傳,更要靠孩子的父母,把它實實在在地落實到實際行動上,落實到每一件小事上。
各位家長,作為孩子的家長,絕不能認為孩子上學了,教育的任務就是學校教師的事,因為教育孩子,必須發揮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的作用,形成教育的合力,及時處理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各種不利因素和問題,及時協調交流,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效益。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你的孩子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正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他們除了接受學校的系統教育之外,當然也離不開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教育。只有當各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你的孩子才會在各方面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向前發展,也才會為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強大的源動力。鑒此,特向各位家長匯報一下初二年段一年多以來的總體情況,同時衷心感謝各位家長對學校的關心、支持和厚愛,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協同各位任課教師創造性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初二年段能再上新臺階,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年段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