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過半”總結表彰暨下半年工作部署大會講話稿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座談會、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和全省宣傳部長座談會精神,回顧總結上半年工作,對下半年工作和新產業拓展進行部署。
今年以來,在省委宣傳部直接領導下,在省廣電局關心指導下,總臺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服從服務于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扎實推進“十項工程”,順利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新聞宣傳效果顯著。總臺堅持以責任擔當把牢主陣地,以創新精神提升引導力,廣播、電視、網絡臺等加強策劃,改進創新報道,宣傳報道“八項工程”等重點工作更加到位,引領引導主流輿論更加有效。策劃創新重大主題報道。新聞中心推出全媒體大型新聞行動“譜寫中國夢的xx篇章”,其中“追夢”全景展現了個人夢想同夢、中國夢的緊密聯系 , 讓百姓對中國夢有了深入的理解和切身的感受,采用虛擬包裝以及新媒體表現形式,匯聚網民觀點,增強了可看性與貼近性,受到總局《監聽監看日報》肯定。新聞廣播推出大型新聞行動“中國夢的xx篇章”,將百姓視角與專家視角相結合,聽眾反響熱烈,得到媒體同行認可。系列報道“共寫中國夢 · 蘇南新篇章”、“中國夢 · 我的夢”既有宏觀視角,又有微觀關注,社會反響好。及時組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傳報道,推出“聯系群眾向下扎根”、 “群眾談改‘四風’”等新聞專欄和“踐行群眾路線 切實改進作風”系列評論專欄。集中推出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蘇中崛起、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主題報道。全國和省“兩會”報道發揮廣播、電視、網絡臺各自特色和優勢,報道準確及時,注重形式創新,推出了“兩會特評”、“兩會全媒體”、“黃嫻跑兩會”、“李折跑兩會”、“代表委員去采訪”等多個貼近民生、互動性強的新欄目,受到中宣部《新聞閱評》、總局《監聽監看日報》肯定。24 小時新聞頻道凸顯主陣地作用。公共頻道升級為 24 小時新聞頻道,推出整點新聞、深度報道、專題類、談話類及紀錄片專題片等多種類型新聞節目,對“八項工程”等重點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輿論支撐,為觀眾提供了更新鮮的新聞資訊和更權威的政策解讀,收視率有明顯提升。雅安地震報道中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機制,派出 18 名記者和技術人員赴災區進行現場報道,公共頻道與衛視并機直播,推出長達 32 小時的電視直播報道,及時準確地給觀眾帶來抗震救災第一線的消息,在省級衛視中第一天收視排名第一,第二天排名第三,新聞廣播與交通廣播連續兩天破版推出雅安地震特別節目,播發相關信息動態 多條,與前方連線報道 500 多次,充分展現了總臺新聞報道團隊關鍵時刻能打硬仗的出色素質,充分彰顯了主流媒體責任。“時代問答”、“熱點觀察”、“德行天下”等專題專欄有效引導熱點問題。“時代問答”上半年播出 22 期,獲得廣泛關注,網民反響積極,受到中宣部領導高度重視和肯定,《新華文摘》全文轉載“法治中國在砥礪中前行”的訪談內容,該節目已入圍第二十三屆中國新聞獎。推出“熱點觀察——十八大精神解讀”系列節目,邀請知名專家結合社會熱點深入解讀十八大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推出大型道德辯論互動欄目“德行天下”,在充分展現各方觀點中有效發出了主流的聲音。強化新聞評論引導效果。去年以來大力度強化“時空評論”專欄,已發評論100 多條,在宣傳黨的決策、凝聚共識等方面充分發揮了引領引導作用。“新聞眼”突出主持人對當天熱點新聞事件的獨特解讀,把握得當,引導及時,也入圍第二十三屆中國新聞獎。加強公益廣告制作。以“中國夢”、“學雷鋒”、“厲行節約”、“提倡文明行為”、“雅安加油”等為主題,制作電視公益廣告 90 多條,廣播公益廣告 60 多條,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加快全媒體新聞聯動平臺建設,從首批 120 名全媒體記者向全臺采編人員及相關崗位擴展,第二批將新增 300 名全媒體記者。策劃推出“荔枝新聞”客戶端,著力打造具有廣電特色的新聞聚合類客戶端,適應新傳播格局下受眾信息獲取習慣,覆蓋移動用戶人群,擴大總臺新聞報道的社會影響力,鞏固總臺傳播信息、引導輿論的主渠道地位。積極對接央視和中央電臺用稿要求,加大發稿策劃,在央 視“新聞聯播”用稿居省級臺之首,在中央電臺用稿居省級臺前三。
二是頻道頻率改版持續深化。按照“責任塑造形象,品質成就未來”的辦臺理念,頻道頻率定位更清晰,節目創新導向把握正確,新節目品質品相整體得到改進。衛視頻道收視居省級衛視第二位, “非誠勿擾”保持省級衛視常態欄目第一地位, “一站到底”同時段收視保持領先,“春節聯歡晚會”收視居省級衛視同類節目首位,“星跳水立方”、“芝麻開門”等新節目贏得不錯的收視和口碑。今年以來,各頻道推出的新節目中有 18 檔在市網或省網收視提升。城市頻道“新版法治集結號”、綜藝頻道“一轉成雙”、影視頻道“劇說那些事”、公共頻道“公眾熱線”、體育休閑頻道“耍大牌”、“購物也瘋狂”、“優漫卡通”、“超級猜猜猜”、教育頻道“微影大藝”等創新節目取得較好市場表現。廣播總體收聽繼續保持領先優勢,推出“新聞夜精華”、“開心好運來”等新節目,聽眾反響好,收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