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教育工作會議講話稿
同志們:
這次暑期教育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認真總結上半年工作,部署開學工作和下半年工作,根據市暑期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黨委研究,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爭先爭優,上半年工作亮點紛呈
XX年上半年,在系統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縣教育工作有序推進,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各項目標逐步達成,工作亮點不斷凸顯。
1.成功創建xx省第一個教育強縣。從XX年啟動教育強縣建設以來,我們相繼推動實施了辦學條件改善、教育教學改革、教育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獲得全國義務基本均衡縣、省“三檢合一”三項全優、xx省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縣、績效考核xx市“三連冠”等榮譽205個。今年水到渠成地以“綜合性指標得分97分、學前教育工作92分、義務教育工作96分、普通高中工作96.5分、職業教育工作92分、五項總分475.5分”五項“全優”的成績通過教育強縣評估認定,成為xx省第一個被認定的教育強縣。xx中學、職業中專等作為迎檢代表單位,精心組織,展示了單位風采和教育形象。適應“創強”和教育督導評估改革的要求,我們按照“強化責任、實化督導”的要求,成立8個督學責任區,每個督學責任區選聘1名主任、2名專職督學,每年安排12萬元工作經費,力度之大全省少有。
2.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實推進。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建立了周總結、周調度的工作機制,高質量完成了動員學習、查擺問題、批評反思等規定動作,切實整改了招生收費、學生伙食、食堂管理等損害群眾利益的8類行為,春季收費工作實現了“零投訴、零舉報、零曝光”目標,系統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獲得縣委和縣委督導組的高度評價。全面推進教育陽光服務平臺建設,建立了由窗口服務平臺和網絡服務平臺相結合的教育陽光服務體系,是xx市10區(縣、市)第一家,已接待來電來訪群眾多人次,解答問題200多個,縣委春秋書記等各級領導多次親臨指導,縣內外各部門各系統紛紛前來學習。持續5年開展“三扶兩促”活動,堅持一年一個重點,一月一次幫扶,有力促進了教育均衡發展。深入開展聯點楓木鄉群眾工作,集中組織面對面幫扶活動2次,資助困難群眾172人次,捐贈資金近5萬元,解決群眾反應問題66個。
3.教學質量繼續保持省市領先地位。全面推進“突出全員參與、學生質疑”的高效課堂建設,承辦全市高效課堂建設現場會,相繼在城郊九年制學校、十中、實驗中學召開課改現場會,組織名師工作室送課下鄉,高效課堂建設經驗在《教育》推廣,教師全員參與課改的態勢正在形成,教學效果明顯。高考全縣二本上線3915人,一本上線x人,較XX年分別增加376人、116人,二本以上上線人數、上線率連續四年保持增長,穩居全省前列。600分以上人數187人,北大、清華、香港中文大學上線4人。高二學考、中考全科一次性合格率達到.33%、x.36%,比XX年分別提高x.18%和x.1%,繼續保持省市領先地位。
4.招考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嚴格執行“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微機管理、城區統籌”,城區招生實行駐點督查,群眾反應好、評價高。高中階段招生確定初中畢業生普職分流玉潭鎮6.5:3.5、農村5.5:4.5的目標任務,并將普職分流完成情況的年度考核分值提高1倍,各學校積極宣傳職教政策,認真組織送生工作,職業學校招生有序推進,其中縣職業中專首次實現了有門檻招生;將省示范性高中文化擇優計劃的60%作為指標生按比例分別到初中。嚴格執行“限人數、限錢數、限等第”的“三限”政策和招生公示制度,明確規定所有高中不得提前收生、收費,不得超計劃招生,不得提高收費標準,不得降低標準招生,不得無志愿招生;推出“身邊的好學校”、“讀普高讀職高一樣好”等系列報道,積極宣傳和落實國家教育部等五部委聯合發文要求,堅決查處“以錢擇校、以分擇生、以權入學”等違規行為,積極抵制“遞條子”、“打招呼”、“托人說情”、“權學交易”等不正之風,確保了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高考、高二學考、中考實現“平安組考”目標;高考組考有望連續四年創“省無差錯考區”。
5.隊伍建設再推新舉措。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繼XX年我縣蔣、陳、劉等4位名師榮膺xx省道德楷模后,今年上半年又涌現出了“與帕瓦羅蒂同一師門、留學烏克蘭音樂學院回國后樂當孩子王”的xx鄉xx小學青年教師王、“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候選人”王斌、被《xx日報》譽為“人中鳳凰”的中小教師謝等師德典型,他們的先進事跡先后被《光明日報》、《xx日報》、《xx晚報》、教育電視臺等媒體專題報道。引進中小學教師222名,其中招聘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170名,與24名免費師范生簽訂就業意向,接受28名一師范定向培養的農村小學教師,近四年招聘教師1157名,教師引進和培養的力度全省領先。繼續實施率先全省推出的50歲以上資深教師培訓、高效課堂培訓等師訓特色項目,培訓教師達到多人次,組織50名校長到上海華東師大進行高端研修,完成432人的國培、省培送培任務,組織多名教師參加省、市、縣學科骨干教師培訓,組織10個名師工作室開展教師培訓、教研教改等活動,組織網絡空間培訓x人次,各類培訓人數均大幅超省市目標,呈現全方位、高效益的特點。輪崗交流局機關中層干部15人,提拔15人,并對鄉鎮中心學校管理人員進行了微調。做好了249名停薪留職人員回歸工作,選調73名教師進入城區“三鄉”任教,城郊、歷經鋪85名教師交流到玉潭和白馬橋,鄉鎮域內、縣直學校之間的交流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爭取縣財政安排416萬元,用于11個邊遠鄉鎮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120名教師的生活補助,年最高補助達到9000元。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夏智倫在調研我縣隊伍建設工作時高度評價,“是全省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師資均衡配置工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