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少年宮項目建設工作推進會暨骨干培訓講話稿
一是要加大學校內部和校際之間的師資整合力度。主要是充分發揮學校現有教師的作用,根據他們的特長,安排到不同的活動項目擔任輔導員。為充分利用本地教師資源,可組織城鎮學校有專長的教師到鄉村學校少年宮進行輔導,個別特長教師除在本校少年宮輔導外,還可以到其他鄉村學校少年宮進行輔導。
二是要發展志愿者隊伍。積極招募思想政治素質高、責任心強、有能力承擔課外輔導工作的高校學生和當地“五老”人員、先進人物、文體骨干、民間藝人等擔任志愿者輔導員,每年寒暑假期間,也可以利用大學生返鄉的機會,吸收當地有一技之長的大學生參與“鄉村少年宮”活動,充實鄉村學校少年宮外聘輔導員隊伍力量,形成一支專兼職結合、素質較高的輔導員隊伍。
三是加強輔導員培訓。提高輔導員的技能和教學水平可通過集體培訓和個體自學相結合的形式進行。集體培訓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辦法,由學校組織選派優秀特長教師積極參加各項業務能力培訓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特長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可采取“請進來”的辦法,聘請專家來校指導。要積極鼓勵教師利用空余時間抓緊進行專業自學,確保專業教師不斷提高輔導水平。
四、開展好“五進”活動,發揮好學校少年宮作用
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關鍵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未成年人積極參與。各縣(區)要按照“以樂促智、以技促能、以讀養德”的要求,突出特色,豐富活動,打造品牌,著力在發揮鄉村學校少年宮作用上下功夫。按照省文明委統一部署,重點是開展好“五進”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
一是組織開展“道德實踐進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要以鄉村學校少年宮為依托,組織開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道德實踐活動,廣泛宣傳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內容,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以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為主要內容,以道德養成為重點,抓好友善教育、誠信教育、孝敬教育、節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素養。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引導未成年人自覺參加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公益行動,積極參與 “文明河南”建設。
二是組織開展“文藝支教進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結合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需要,組織文藝志愿者等走進鄉村學校少年宮,有針對性地開展文藝支教活動。根據未成年人不同需求和愛好,成立多種興趣活動小組,組織開展喜聞樂見、便于參與、樂于參與的文體活動。要根據地域文化特點,組織開展“教你一招”活動,選擇一批適宜學習掌握,便于推廣普及的“小招數”、“小技巧”、“小絕活”等傳授給學生,豐富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內容,激發學生參與興趣。圍繞書法美術、音樂舞蹈和武術、棋藝、手工等對輔導教師進行短期強化培訓,提高輔導教師專業素質。
三是組織開展“科技體驗進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以培養未成年人的科學精神、創新和實踐能力為宗旨,利用鄉村學校少年宮現有活動器材,組織大中專學生志愿者、科技工作者等走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圍繞信息技術、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環境保護等社會熱點領域,以及學習、生產、生活中的科學發現和小發明小創造,組織學生開展調查和體驗活動,指導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增強科學素養,提高創新能力。結合民俗文化特點,開設剪紙、泥塑、農民畫等手工制作和勞動實踐課程,提升未成年人的動手實踐能力。
四是組織開展“心理輔導進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要依托各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示范點,組織心理健康輔導教師走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展面向未成年人的心理保健操、小團體心理訓練等活動,加強對學生成長關鍵期和關鍵點的心理輔導工作,如入學適應性調節、考前減壓、升學指導、青春期教育等活動。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活動,幫助教師、家長掌握心理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正確認識孩子的心理特點、成長規律和教育策略。
五是組織開展“親情服務進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以關愛幫扶留守兒童、進城務工子女為重點,組織開展“親情服務進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學業和興趣輔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閱讀習慣,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開展情感教育,引導他們自尊、自立、自律、自強。開展自護教育,提供權益保護指導和服務,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開展親情陪伴服務,通過設立親情熱線,組織生日聚會、文藝聯歡、參觀訪問等實踐活動。開展幫困助學活動,改善他們的學習、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