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公祭領導的講話稿(通用3篇)
清明公祭領導的講話稿 篇1
尊敬的家屬們,親愛的員工們,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清明時節,我們聚集在這里,為安息在元寶山莊陵園的往生者們舉行莊嚴隆重的公祭儀式,緬懷他們的音容笑貌,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首先,我代表天津元寶山莊陵園有限公司和公司的全體員工向各位往生者表示衷心的哀悼和深切的懷念。年年清明,中華民族這一傳統的紀念日對于元寶山莊來說卻剛剛是第四次度過。今天,滴滴春雨滲透在元寶山莊的土壤里,也沁潤在元寶山莊人的心里。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我們有太多的體驗想向長眠于此的親人訴說;有太多的感悟想向關心我們的世人宣告。我們說,元寶山莊是年輕的,但更是永恒的。殯葬業是人類社會古老而永恒的產業。我們承認,在歷史的長河中,公墓將是殯葬改革進程中的過渡性產物,但是元寶山莊人沒有理由因此就輕率地對待元寶山莊的建設和經營。我們更應以現實的態度面對并尊重民眾的傳統習俗和實際需求,精心提供我們的商品和服務,使逝者的精神成為永恒,使生者的心靈得到慰藉。
我們說,元寶山莊是一項事業,但更是一個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就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運作并遵守各項法規,就像元寶山莊一直在努力的一樣。我們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元寶山莊的長治久安。我們說,元寶山莊是公墓的經營者,但更是殯葬改革的先行者。經濟學規律告訴我們,土地是典型的稀缺資源。資源的重新配置必然導致供求關系乃至價格的.變化。為了響應國家少占土地、造福子孫的號召,如何在元寶山莊園區有限的200余畝土地上為更多的需求者提供更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務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課題。我們說,元寶山莊是陵園,但更是公園。今天,面對翠屏湖、背靠元寶山,在上天賜予我們的美景之中,我們正在加緊后天的努力,為我們的園區繪制藝術化、園林化、個性化的更新、更美的圖畫,使這里成為旅游、休閑的去處。我們說,元寶山莊是墓地,但更是與故人交談的場所。望著太子陵,我們仿佛見到了乾隆踏勘為愛子選陵的情景;吟誦著陳鐘槐同志的墓志銘,我們感受著他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我們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可以使我們欣慰地向張老校長匯報……
今天,我們也正是在這里與親人們交流,讓他們真正入土為安,晉塔為尊。元寶山莊將永遠不切斷我們與親人之間的聯系和溝通。我們說,元寶山莊是商品的供應者,但更是服務的提供者。正如公司的司徽所體現的,往生者選擇元寶山莊是我們雙方共同的尊貴和榮耀。“您的親人就是我們的親人”是元寶山莊人共同的服務理念。不僅僅是客戶服務部的建立,每一個元寶山莊的員工都將是熱情、溫馨、細致的全方位服務體系的一環,都將是元寶山莊企業形象的代表,都是每一位客戶的服務員。我們說,元寶山莊追求經濟效益,但更注重社會效益。企業終究是要回報社會的。幾年來,元寶山莊在我縣的發展已經給當地帶來了明顯的效果。無論是稅收、鄉村建設、教育事業及相關行業的帶動,還是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在此,我代表元寶山莊陵園有限公司,對一直以來支持關心我們的各級領導和廣大市民表示感謝,向元寶山莊的員工和園區當地的父老鄉親表示感謝。正是你們過去和未來的支持和幫助,才能使我們將上述夢想逐漸變為現實。
最后,讓我們再次重溫我們的宗旨:全情投入,協作進取,尊愛至誠。
清明公祭領導的講話稿 篇2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字面意思是清明節那天,只能吃冷的食物。不能生火做飯,這個來歷和重耳有關。
古詩上說;“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是今天的天氣確是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是掃墓的最好季節。一大早我和家人一起去公墓,看望太公太婆,這是重要的習俗。到了公墓那邊,已經是人山人海,他們也應該是去看望自己的父母,親人的吧!
外公用手撫摸著太公太婆的照片,不禁流下了眼淚,我們把各種各樣的水果,蛋糕,果凍,餅干,放在墓碑前,讓他們大吃一頓,外公說:“以前我們生活水平不高,都沒見過這些東西,今天,你們要好好的吃一點。”然后,我們把紙錢燒給他們,讓他們有的住,有的吃。接著,我跟媽媽一樣,手里拿著香拜了拜,說:“祝你們平平安安啊!”最后,外公和大伯伯視頻,遠在黑龍江的大伯伯讓外公和太公太婆說:“路太遠了,你的'兒子回不來,但是我們永遠想你們啊!”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這些寶貴的習俗,我們應該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清明公祭領導的講話稿 篇3
大家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每年的清明節家家戶戶都會掃墓祭拜,給在陰間的祖先稍錢花,并求得祖先保佑平安。
今年的清明節和往年不同,我并沒有去我的祖先那里掃墓,我倒是去了我9年未去的姥姥墳上去祭拜姥姥。姥姥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我只能隱約想起她很和藹對孩子非常好,姥姥是得癌癥去世的。那時候,媽媽每天牽著我的小手去看姥姥,又一次我還買了一些糖給姥姥吃,姥姥欣慰的笑了。反正姥姥在我心中就是一個善良、肯吃苦、一心一意的對孩子精神的集合體!
我們坐車來到了北牛,我們把車停到一個廠院里,我們便帶著紙錢等東西下溝了。下溝路上的景色非常美:淡紫的小花、朦朧的山、山半腰一棵似白云一樣的樹木挺立著。景色固然是美的,但我卻浮想聯翩:媽媽、姨姨等哥姐們上學是多么的艱難,尤其是晚自習。
我們到了溝里,展現在眼前的一座即將塌陷的房屋,可想而知這里的經濟多么惡略,再往下走,我看到了媽媽的兒時的房屋,不過現在已經用來養豬了。在這個溝里,一家連著一家,是多么的親密。
我們超姥姥的墓上走去。走了一會,終于看到了墓,我興奮地跑過去。大家都到齊后,我們便開始燒紙了,我們先在姥姥墳頭挖個小坑插個小黃旗,然后我自告奮勇拿著鐮刀給姥姥“整容”也就是把姥姥墳上的雜草清除干凈。我們開始燒紙了,我們把墳前畫一個圈,防止別的鬼搶姥姥錢花,我們還拿出牛肉、面包、水果擺到墳上給姥姥吃,因為姥姥最愛吃這些了。我還親自放了鞭炮。時間滴答滴答的過去了,我們也上完墳了。我們收拾好東西準備上溝了。
我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告別了媽媽的故鄉,告別了姥姥。姥姥我一定還會來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