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教育的演講稿(通用4篇)
理想信念教育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各位評委、同志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堅定理想信念,在平凡中燃燒青春姓》。
xx年7月我參加了陜西省第一批大學生村官錄用考試,很榮幸的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村官。在參加工作的這一年多時間里,無論是在組織部檔案,還是在村任職,各級員干部嚴謹的工作態度、踏實的工作作風和甘當人梯的奉獻,都時刻感動著我,啟發著我。
在我眼里,組織部門的干部絕不是一杯茶一張報紙的休閑干部,他們夜以繼日的勤奮工作,節假日很少休息,似乎總有使不盡的干勁;他們工作嚴謹、態度認真,甚至為基層上報的幾個數字、幾段文字都要仔細斟酌、無數次的調查分析,絕不敷衍了事,似乎總有用不完的熱情;他們待人和氣、平易近人,來到部里,你總會看到一張張笑臉、聽到一句句倍感親切的溫話語,讓人如沐春風;他們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看,凜冽寒風中他們在秦嶺山頂上破冰鏟雪,絲絲春雨里,他們在荒山高坡上植樹添綠,炎炎烈日下,他們在街道兩旁清理垃圾,瑟瑟秋風中,他們在田間地頭幫助秋收。他們在用行動詮釋著性,用奉獻述說著對老百姓的忠誠。我一直覺得我很幸運,在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就能和這么一群組工干部一起并肩戰斗,就能被這么一支講性、重品行的組工干部隊伍所教化,他們是我人生路上的領路人。
在我眼里,鎮村員干部一心撲在工作上,想群眾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我所任職的龍口村
四、五組54戶村民居住在嘉陵江北岸的山坡上,村民上下山的唯一道路是上世紀80年代修建的一條黃泥路。每年
九、十月份,村民收獲的蘋果一到雨天就運不出去,看著那紅紅彤彤的蘋果在自個眼皮下一筐筐的爛掉,村民心里那個急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鎮委、政府積極發動村兩委會干部作規劃、跑項目、籌資金,資金不足村員干部就自發上山平整路基、開挖排水溝。在村干部的帶動下,群眾上手了。三伏的天氣,人曬黑了,胳膊掉皮了,路也提前修好了。xx年,僅蘋果銷售這一項,就為每個村民增收了820元。群眾高興地說:“還是和政府關心我們老百姓,這可都是員干部為我們辦的大實事呀!”
龍口村的鄧安邦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員,家里7口人,三個智障的兒子,一個聾啞的兒媳,還有兩個正在讀小學的孫女,一家人的生活舉步維艱。可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唯一能持家的鄧安邦老人因病去世了,一家人的生活頓時陷入了黑暗。鎮村干部聞訊后,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出錢出力,為他們申請低保,幫他們度過難關。鄧家癡呆的大兒子雖不會說話,但每每看到我們時,他總是咧著嘴笑,還比劃著,拿出家里的蘋果硬塞給我們。鄉親們都說:“要不是和政府,這祖孫三代不知道會是什么樣子……這就是百姓的心聲!
也許我們很渺小!面對上千萬需要幫助的人們,我們的確渺小地如同茫茫荒野的一點星火;也許我們總認為自己的這一點火花是微弱的,但我想只要我們能時時以一個組工干部的責任來要求自己,把堅定的性發揮到極至,困難來了我們帶頭上,榮譽到了不妨讓一讓;哪怕只是在公交車上讓個座,幫路邊的行人推一把車。這一點火光就足以讓你成為一面旗幟,這一點火光就足以點亮老百姓心中的那盞明燈!
此刻我忽然想到今年的高考題目,一條魚如果把它放在魚缸里它可能永遠也長不大,倘若把它放到大海里,它可能會游的更遠,長的更大。是啊,我們這些80后,90后的年輕人,更應該在社會的大風大浪中磨礪自己、錘煉自己,在基層、在農村這片廣闊天地里揮灑青春。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寫道:“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渴望燃燒起來。”燃燒起來,讓生命之光燃燒起來!讓明辨榮辱的智慧之光燃燒起來!讓堅定性,服務百姓的奉獻之光燃燒起來!
讓我們用無私的公心、火熱的愛心、為民的正心,爭當講性、重品行的表率;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讓我們手挽手、心連心,扛起肩頭那面寫著“性”二字的大旗,向前、向前---在向前!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理想信念教育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叫鄭,來自xx大學心理學系。今天能夠代表參加人文科學暑期學校的`同學在這里發言,我感到十分榮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首歌?“在愛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喚著你。在歌里,在夢里,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縱然是凄風苦雨,我也不會離你而去。當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淚光里。即使我撲倒在地,一顆心依然舉著你。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里。”這首歌叫做《共和國之戀》。我是個愛音樂的孩子,所以很小的時候便聽過這首歌,那個時候只覺得這首歌好美,而且里面蘊含著一種那時我還不能體會的崇高而深沉的感情。后來,隨著年齡漸長,越來越多的聽到這首歌,也漸漸的了解到了這首歌的歷史與背景。它是1988年一部電視專題片的主題曲,這部專題片所講述的是我國一代老科學家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與對于祖國的偉大貢獻。
記得中國科學院的路甬祥院長為研究生院所提的院訓“博學篤志,格物明德”。不僅體現了老一輩科學家對我們青年學子的殷切期望,更告誡我們,不單要學習怎樣做學問,更要學會怎樣做人、做事;在對科學事業不懈追求的同時,更應該注重自身的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篤志而體,君子也。”以崇高的理想及對科學事業心的不懈追求,投身于振興中華的偉大實踐而忘我地工作,也許就是今天“篤志”的含意。“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自漢唐以來歷代士人畢生追求的理想,對我們當代青年學生同樣有著深刻的啟示。
因為我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所以想用心理學打個比方。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卻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我們國家的心理學自上世紀20年代
但既然選擇了遠方,就不畏風雨兼程。幼小的百靈鳥并不因為嘶啞的聲音而放棄歌唱,沙漠的仙人掌并不因為惡劣的環境而放棄生命中唯一一次開花。“淘盡黃沙始到金”如今,年輕的我們即將站在人生有一條新的起跑線上,又怎能落后?在這里我也想代表在坐的全體同學鄭重承諾,無論我們將繼續在哪里學習,我們都會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件事,用勇氣和智慧不斷開拓進取,去描繪我們無悔的青春,去創造祖國科學事業新的輝煌。當我們回首的時候,我們會捫心無愧的說:青春,無悔!
最后,祝所有老師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祝所有同學們學業有成,理想成真。
謝謝大家!
理想信念教育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有人說: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希望之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之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們的努力的方向。
有的人的理想是當飛行員,在飛行中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有的人的理想是做一名老師,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下一代;有的人的理想是當一名環保大使,讓沙漠變成綠洲,使祖國變得更美麗……我的理想卻是到外國去辦學校,把中國的璀璨文化廣泛傳播,讓外國人更加真實準確地了解中國。
有的人會問:“你為什么要選它做你的理想呢?”那得從去年說起……
有一次,在李詠主持的“詠樂匯”欄目中,風靡全國的“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接受了采訪,當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看完后我突發奇想:既然中國人在國內開“新東方”教國人外語,是為了去其他國家了解和學習更先進的東西,那中國人也可以到外國開“新西方”,去傳播中國的文化,讓外國人真正了解中國。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從“盤古開天辟地”到如今繁榮昌盛的21世紀,中國人經歷了無數次戰爭與磨難,在無數次的失敗與成功中,祖國終于越來越強大。中國的崛起充滿了神奇色彩,讓全世界的人們對中國充滿好奇,對中國人刮目相看。
有了理想和目標,該怎樣實現呢?要去外國辦學校,當然要學好英語,更要全面了解中國文化,給別人講中國文化自己卻不清楚這怎么行啊!從現在開始,我下定決心要更加好好學習英語。當我有點懈怠和放松時,就會想起媽媽的話:“還說去開‘新西方’呢,連課文都不想背還怎么學好英語,更別說教外國人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不好意思,趕緊打起精神繼續學習。
而且,我就像一個準時的鬧鈴,每天中午收看12:45播出的《百家講壇》。在《百家講壇》中,我聽了曾仕強的“易經”,蒙曼教授的“武則天”和“唐玄宗”,錢文忠的“三字經”,鮑鵬山的“新說《水滸》”,酈波的“風雨張居正”,還有現在正熱播的騰飛教授的“塞北三朝”,這些都使我留戀往返,越來越喜愛中國文化。
我會為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最終走向成功。
理想信念教育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內容是“理想,信念和使命”。托爾斯泰曾說,“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美好的生活.所以人應該從小有理想,有宏志.“信念”是一種心理動能,其行為上的`作用在于通過士氣激發人們潛在的精力、體力、智力和其它各種能力,以實現基本需求的欲望和信仰.沒有信念人們就不會有意志,更不會有積極主動的行為。“使命”指派遣人去做事的命令,比喻重大的責任,也引申為先進文化。
學生有學生的歷史使命,軍人有軍人的保家衛國的使命,每個社會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使命。有了使命,就如小鳥有了翅膀,能在蔚藍的天空自由翱翔!理想,信念,使命,三者相依相成。人活在世上,就是為實現各自的理想,信念,使命而活著。作為70后的我,我的使命包括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是:
第一,把小孩養大成人,并讓他學有所成;
第二,把父母贍養到老,實現老有所養。
社會責任,就是在所在的單位盡職盡責,全力以赴的工作。各項工作不分大事小事,腳踏實地的干,不分朝夕的趕,在職一分鐘,工作六十秒。
如果人活著沒有使命和責任,那是不可想象的迂腐墮落。影片《不敗雄風》中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從小抱著為了民族解放的偉大理想,以擺脫殖民統治,反對種族歧視為歷史使命,為爭取黑人自由平等的堅定信念,歷經了27年不屈不撓的頑強斗爭和牢獄生活。到1990年2月,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南非被迫宣布無條件釋放曼德拉。由于曼德拉先生有堅定的民族信仰和肩負著反對種族歧視,爭取黑人自由平等的歷史使命,出獄后被南非國大執行委員會任命為副主席、代行主席職務,1991年7月當選為主席。1994年4月,在南非首次不分種族的總統大選中獲勝,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
由此可見,“理想,信念和使命”是成功的根本,當你擁有“理想,信念和使命”,你就擁有了最寶貴的財富.人生最可怕的就是沒有“理想,信念和使命”.因為有了“理想,信念和使命”,我們就有迎難而上的決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