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的感動演講稿800字高中(精選3篇)
點滴的感動演講稿800字高中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們?yōu)榇蠹已葜v的題目是:地震無情人間有愛。
20__年5月12日14時28分,這是一個讓億萬人銘記一生的時刻。里氏8級大地震襲擊了四川汶川。
頃刻間,一座座樓房化為廢墟,多少鮮活的生命被埋在下面。一群群受傷的人們露出無奈的神情,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家園就這樣被無情的剝奪。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上萬條生命被奪走,上萬人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從電視屏幕中看到那一幅幅痛心的畫面,一雙雙驚恐的眼睛,一張張哭天呼地的悲痛。讓人揪心,舉國人民為之動容。
無情的地震,無情的惡魔,你為什么會如此殘忍與無情,你可知道,你掩蓋的是多少人的生命,那些天真無邪,可愛純真的學生也未逃此劫難,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每個家庭的寄托,是家長的希望,他們的童年就這樣在廢墟中化為泡影,還未享受到人間的美好,就這樣悄悄的走了。
他們像小草一樣剛出芽,就這樣被你無情的雙手折斷、抹殺。
一幕一幕不忍再看,鎮(zhèn)痛人心。人,面對天災,面對災難,如此渺小、脆弱、無奈,此時,生于死的命脈掌握在天地之中,是生是死,此刻間由天地做主。
當?shù)卣鸢l(fā)生后,第一時間趕赴現(xiàn)場,親臨現(xiàn)場指揮,途中,這位66歲的國家領導人不慎跌倒,不顧手臂受傷出血,推開包扎的醫(yī)務人員,繼續(xù)顧著急救。他把黨和國家的關心帶給受災的人們,讓大家看到了希望和信心。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
我們忘不了,震災中罹難的一個小學生那一只緊握著鉛筆的柔弱小手。
我們忘不了,那位用身體護著嬰兒的母親留下的“親愛的寶貝,媽媽愛你”那最后一條短信。
我們忘不了,汶川一位女孩從坍塌的教學樓被救出前,還在廢墟里面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面對死亡,小女孩從容與堅強,讓許多人都為之汗顏!
我們忘不了,德陽市遇難教師譚千秋,是他張開雙臂趴著桌子上,身下死死的護著四個孩子。四個孩子得救了,他卻永遠趴在桌子上,永遠離開了他深愛的學生,永遠的離開了這個美好的世界。
我們忘不了,一個13歲的中學生,為了救一名女孩,用自己的雙手連續(xù)刨了四個多小時,女孩得救了。但,那一刻,男孩的雙手已經(jīng)血肉模糊,不成樣子。
“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一個剛從廢墟中一個孩子的戰(zhàn)士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大聲吶喊著。就在這一刻,這一刻,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廢墟第二次坍塌。幾個小孩子被救出來了,但只有一個活著。當那個年輕的戰(zhàn)士抱著那個辛存的小女孩,在風雨中大叫著跑向帳篷時,上天也泣不成聲了。
“救--救我。”一位被埋在廢墟中的孩子,伸出一只求援的手不停的呼喚著。孩子,別放棄希望;孩子,別哭!我們一定要把所有的障礙移開,讓你重新回到家人的懷抱!即使使用最原始的挖掘不止的雙手,我們也要刨出生的希望!
今天,回顧那一刻帶來的慘狀,我們忘不了,忘不了!
今天,目睹著瞬間掀起的救助浪潮,我們感動著,感動著!
今天,面對坎坷,無法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反而更堅定了我們的信心!
今天,我們將對死者的無限哀思化作對生活和學習的巨大動力,努力學習,學習,再學習!頑強拼搏,拼搏,再拼搏!加油,加油,加油!以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學校,回報社會,回報祖國!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點滴的感動演講稿800字高中 篇2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孝心無價》。
我們沐浴著愛的陽光長大,我們滋潤著人間的真情成長,多少次帶著幸福的感覺進入夢鄉(xiāng),多少回含著感動的淚花暢想未來。
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是感恩節(jié),雖然它已遠去,但一顆感恩之心,一腔感激之情永駐心間。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懷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學會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寶貴的生命,學會感激——感激我周圍的一切,因為他們給了我和諧健康的成長空間,不要忘記說聲——“謝謝”。
有一個詞語最親切,有一聲呼喚最動聽,有一個人最要感謝,有一個人最應感恩,它就是——“媽媽”。
媽媽的皺紋深了,她把美麗的青春給了我,媽媽的手粗了,她把溫暖的陽光給了我,媽媽的腰彎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給了我,媽媽的眼花了,她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面對媽媽深沉的感情,聆聽媽媽殷切的心愿,我們應該學會感恩,應該學會感激。
但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接受這種關愛,并且認為是理所當然。漸漸忘記了感動,忘了說聲謝謝。媽媽的愛像一杯濃茶,需要我們細細品味。媽媽的愛卻是感人肺腑的。
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們沒有憂慮地成長,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如果說母愛是船,載著我們從少年走向成熟;那么父愛就是一片海,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港灣。如果母親的真情,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那么父親的厚愛,將是鼓起我們遠航的風帆。拿什么來感謝你,我的父母!父母的愛說不完、道不盡,所有的恩情我們銘記于心。感恩父母,不由地想到畢淑敏寫的一篇“孝心無價”——愿所有的兒女們一起感受……
我不喜歡一個苦孩求學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難,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yè)后,還要堅持讀研究生,母親只有去賣血……我以為那是一個自私的學子。求學的路很漫長,一生一世的事業(yè),何必太在意幾年蹉跎?況且這時間的分分秒秒都苦澀無比,需用母親的鮮血灌溉!一個連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會愛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位置的人,怎能成為為人類獻身的大師?我也不喜歡父母重病在床,斷然離去的游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zhuǎn)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后的期冀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
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xiàn)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點滴的感動演講稿800字高中 篇3
平凡的生活中充滿著許多讓人感動的細節(jié)。但往往我們在不斷的尋求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和挑戰(zhàn)自己的過程中,常常忽略去發(fā)掘身邊一些瑣碎卻倍受感動的細節(jié)。偶爾的不經(jīng)意,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感動,也會倍感溫暖,倍受鼓舞。
五湖四海的人能夠相聚在一起是一種緣分,能在一群人中找到知己是一種幸福。有時候忙碌的工作,雜亂的瑣事會讓人變的“沉默”,感受不到自己其實生活在一個多么美好的環(huán)境中。
每天圍繞“工作”這兩個字旋轉(zhuǎn)著,各盡其責。即使是在同一個項目的人,在一天中見面的次數(shù)也是屈指可數(shù)的。除了工作的原因去別的部門以外,再遇到同事的時候就是在食堂,微笑著打個招呼,彼此心照不宣的一笑,隨便的聊聊幾句。或許,這應該讓人與人之間變的陌生,變的冷漠。但是只要心在一起就不會遙遠。
有時候,覺得自己是一個比較容易感動的人,會被生活中的某些細節(jié)性的東西所感動。或許,在我們的生活中,能感動我們的人和事很多,就看能否被我們發(fā)現(xiàn)了。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動,而是缺少我們?nèi)ンw會感動的心。
前兩天因為工作的原因,一早就離開了項目部,到了中午和晚上吃飯的時間,可愛的同事們都會給我打來電話:“你在不在家啊?快來吃飯了!”在別人眼里,這或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或許只是一個電話的事情。可是對于我而言,這是讓我感動的一件事。同事的關心,讓我感動,同事的問候,讓我感動。有時候,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個簡單的動作,帶給別人的卻是不一樣的感受。
還記得,有天晚上因為工作的原因加班到很晚了,當自己在安靜的辦公室工作的時候,聽見了敲門聲。進來的是別的部門的一個同事,他來叫我去吃夜宵,因為自己沒有吃夜宵的習慣,就好意謝絕了他。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左右,又聽見了敲門聲,還是那位同事,他說:“我們部門的人要下班,回去休息了,你也早點休息啊!”同事的這句話,讓我感覺到了溫暖。工作一天的忙碌已經(jīng)被這瞬間的溫暖所代替。多好的同事,平時見了面僅僅微笑著打個招呼的同事,也能帶給我溫暖和感動。
在生活中,溫暖感動著我的就是這一些“小事情”,簡單的問候,關心的話語,讓我時刻感受著溫暖。
感動無處不在,在別人感動著我們的同時,也做一個感動別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