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干部堅持根本宗旨勇于擔當作為主題發言稿(精選3篇)
鄉鎮干部堅持根本宗旨勇于擔當作為主題發言稿 篇1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把維護各民族利益作為黨的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采取的一系列新舉措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更是將全黨的目光聚焦到作風建設上,從八項規定,到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四風”,再到重拳反腐敗,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使全黨同志牢記并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一、黨的根本宗旨的形成發展
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在馬克思的著作和思想中早有存在。1835年,馬克思在他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就提到了“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列寧在十月革命勝利后強調,布爾什維克黨人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在《黨的組織和黨的文學》一文中指出,無產階級文學不是為飽食終日的貴婦人服務,不是為百無聊賴、胖得發愁的‘一萬個上層分子’服務,而為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為這些國家的精華、國家的力量、國家的未來服務,并努力把“大家為一人,一人為大家”的準則滲透到群眾的意識中去。馬列主義為我黨把為人民服務納入黨的宗旨,提供了理論依據。毛澤東同志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把“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概括為“為人民服務”,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并將這一宗旨鄭重地寫進《中國共產黨章程》,這是一次漫長的歷史選擇。
1945年,中共第七次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毛澤東在大會上作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進一步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并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宗旨寫進了黨章“總綱”和“黨員應盡的義務”,以后的歷次黨代會都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我們黨的宗旨寫進黨章,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根本宗旨的最終確立。鄧小平提出的“三個有利于”,強調如果哪個黨的組織嚴重脫離群眾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提出的“三個代表”,提出的“以人為本”,提出的“群眾路線主題教育”都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注入新的時代內容,都豐富和發展了黨的宗旨的深刻內涵。
這就是我們黨根本宗旨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正是因為我們黨堅守著這個根本宗旨,才能夠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才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才能成功地進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取得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偉大成就。
二、根本宗旨淡化的原因分析
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能不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共產黨員是否合格的根本標尺。當前,在我們黨卻出現了一些根本宗旨淡化的現象,根本宗旨為什么會淡化,兩個字,變了,什么變了?一個最根本的變化,黨情變了,黨的xx大早就提出“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這段話告訴我們,從革命黨到執政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黨的歷史方位變了。執政前,黨離開人民就不能生存,許多老一輩革命家對黨與群眾的這種血肉聯系認識尤為深刻。執政以后,個別領導干部被權力腐蝕,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下,一些領導干部的群眾觀念越來越淡薄,有的領導干部甚至由人民公仆變成了人民老爺。同群眾的關系從“魚水關系”變成“油水關系”,甚至“水火關系”、“火柴關系”。事實上,我們許多同志確實已經沾染了不少官氣。這讓我想到了著名的“耿飚之問”。
耿飆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一位不要軍銜的國防部長,在他的回憶錄里,很少講他的赫赫戰功,卻說了“一件非常痛心的事”。1991年,耿飆重返半世紀前戰斗過的隴東某縣。就在抵達慶陽縣的當天晚上,他住的招待所外人聲鼎沸,黑壓壓來了一大批告狀的老百姓,訴說他們對縣鄉干部的不滿,怎么勸說也不肯離開。耿飚感到震動,也深為痛心。在離開慶陽的最后一天,耿飚接見了縣里主要領導同志,到場的還有甘肅省的負責人。耿飚沒有批評也沒有責備,只是講了一件真實往事。50年前,耿飆任副旅長的129師385旅就駐扎在這里,有一個戰士侵犯了當地群眾的利益,而且還很嚴重,旅部決定按紀律槍斃他。老百姓知道后,也是黑壓壓來了一大群人,齊刷刷下跪為這個違紀的戰士求情。往事說完后,耿飆十分激動,大聲地問道:“現在,我要問問今天在座的你們這些人,不管哪一個,如果犯了事,老百姓還會替你們求情嗎?!”耿飆一問驚人,全場鴉雀無聲。“耿飚之問”告訴我們每一名黨員,現在的百姓對于我們的黨,對于我們的領導干部是“四看四不看”,不看歷史看現實,不看政績看敗績,不看宣言看行動,不看中央看地方。
三、堅持執政為民乃公仆本色
有人說“耿飚之問”問得好,振聾發聵、令人警醒,在于把戰爭時期軍民的魚水關系與如今官民水火不相容的差距揭示了出來;用事實闡述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深刻道理。誰脫離了人民,必將自取滅亡;告誡了“得民之心者勝,失民之心者敗;得民之心者榮,失民之心者辱”這個被歷史反復驗證的教訓。民為國之本,國以民而存。所以,我們的領導干部要堅守根本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一名人民滿意公仆。
堅守理想信念,追求宗旨意識。理想信念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人們政治信仰和世界觀的根本體現,是中國共產黨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強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曾說過: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并指出,理想信念就是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現在一些領導干部不信馬列信風水,不信蒼生信鬼神,這些迷信背后其根源就在于理想信念不堅定,不能明辨大是大非,折射的是信仰的缺失,宗旨意識的淡化。那么,我們黨員干部應該信仰什么?有人說信仰馬克思主義太虛,信共產主義太遠,只有信真金白銀最真。我們黨員干部應該信人民,我們黨執掌政權并將長期執政,說到底是人民的選擇。如果人民不選擇我們,那么,最終導致的后果將是國將不國,黨將不黨,我們的黨員干部應該信仰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堅持群眾路線,踐行宗旨意識。什么是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我們黨的群眾路線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持群眾路線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一個硬幣有二面,其最終的目的都是“服務”,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那么,誰是群眾?人民在哪里?對于國家工作人員來說,自己直接的工作對象就是人民群眾,對于領導干部來說,自己的下屬是人民群眾,對于我們自己來說,自己也是人民群眾。山西平遙古城縣衙大堂正門有副楹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莫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雖年代久遠,但道理依然深刻適用。我們來自人民、植根人民,不是游離群眾之外的另類。時刻牢記“自己也是人民”。堅守宗旨意識,堅持執政為民,就是要對人民有感情、有熱情、有激情,在人民最盼的地方贏民心,在人民最急的地方見真情,在人民最怨的地方改作風,我們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我們坐在臺上。
鄉鎮干部堅持根本宗旨勇于擔當作為主題發言稿 篇2
“堅持根本宗旨,發揮黨員作用”專題學習討論活動既是黨組織安排的規定動作,也是普通黨員的自覺性行動。作為一名黨員,要時刻牢記黨員身份,緊記本職工作責任,不畏困難,勇于擔當,無私奉獻,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全鎮所有黨員干部要對照“四講四有”合格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牢記根本宗旨,發揮黨員作用,著力提升黨群干群關系,以“四體現”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一要在謀篇布局中體現根本宗旨。始終把為人民謀福祉作為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在謀篇布局時充分考慮群眾需求,尊重群眾意愿,回應群眾關切;
二要在統籌推進中體現根本宗旨。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拉高工作標桿,高起點謀篇布局,當前要緊抓災后恢復重建,狠抓扶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民生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全鎮中心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并取得實效;
三要在勤政廉政中體現根本宗旨。作為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在工作中要率先垂范,切實做到勤政為民、廉政辦事,勇于擔當,不忘初心;
四要在建功見效中體現根本宗旨。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群眾的需求作為工作的落腳點,多想群眾之所想,多解群眾之所盼,以實績體現干事成效,共建羅嶺美好未來。
鄉鎮干部堅持根本宗旨勇于擔當作為主題發言稿 篇3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為的“總開關”。指出,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經得起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先烈在生死面前之所以能夠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就是因為他們對崇高的理想信念堅貞不渝、矢志不移。他們不為名、不為利,為的就是一個理想,靠的就是一種信仰。今天,我們處于和平建設時期,環境變了,面對的形勢任務也不一樣了,但不管怎么變化,理想信念不能變,關鍵是要堅定三個自信:一要堅定道路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被實踐反復證明了的適合中國國情的唯一正確道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輝煌成就,中國科學發展的實踐,是中國共產黨人堅定道路自信的最強有力的現實支撐。二要堅定理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在實踐中迸發出巨大能量和勃勃生機,展示了其無可置疑的科學性。三要堅定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人類制度文明發展的偉大成果,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
理想信念從來都是具體的、現實的。把理想信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要體現到為民務實清廉這個根本要求上。要自覺克服形式主義,講實話、摸實情、出實招、辦實事;自覺克服官僚主義,想一切問題、做一切決斷,都應站在群眾立場上,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群眾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檢驗標準;自覺克服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敬畏權力、管好權力、慎用權力,筑牢拒腐防變的防線,守住廉潔自律的底線,永葆共產黨員政治本色。
堅定理想信念,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有的人立志不可謂不高遠,但就是不愿意為實現崇高的理想而付出自己的艱苦努力,不能把個人理想融入黨的最高理想和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不能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之臺,起于壘土”。如果只在口頭上講“為共產主義而奮斗”,行動中卻自私自利,不愿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點點愛心;一心要成就驚天動地的偉業,卻不肯一點一滴地學習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本領;整日想著成為名揚天下的英雄,本職工作卻做得一塌糊涂,那么,再遠大、再崇高的理想也只能歸之于想入非非的空談妄想。
所以,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盡自己所能,履行好自己的職能職責,沒有最好,但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