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1分鐘演講(通用4篇)
數學1分鐘演講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學習是一個不斷溫故而知新的過程,每個人的學習方法不經相同,也許我的學習方法不是最好的,但是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才最有效的。
課后復習:我每天課后除了完成老師的作業(yè)外,首先我會把當天的知識回顧一遍,尤其是對作業(yè)中的錯題要進行整理,把錯題摘抄到我的錯題本上,把錯題原因,解決方法總結一下,再把錯題重新做一遍。加深印象。概念性的知識點,做到背熟。做題時,在講求準確率的基礎上,再提升做題速度。草稿本是必不可少的學習工具,即使再簡單的計算做好也要在草稿本上演算一下,俗話說好記心不如爛筆頭。我一直認為,天才是有的,但是勤奮才是王道。復習完課內知識外,我還會涉及一些比較有難度的題,讓自己多見識一下各種各樣的題型,這些才能在考試中,不至于遇到難題就慌了神。多練習,多做題,是我致勝的法寶。雖然他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學習好方法,卻是很適合我的學習秘訣。
考前復習:在考試之前,我一般不會過多的去做題了,只是把錯題本拿出來再看看,把沒有把握的,或有疑問的題再看看,就休息了。好的精神狀態(tài)在考試時是非常重要的。
考后總結:我一般拿到卷子會先看自己哪錯了,分析一下錯題,是不懂錯的,還是粗心錯的,但是一般都是粗心錯的,這是我的弱項,還是要加強細心程度。接下來當然還是重要的錯題本了,把錯題收集在錯題本上,按照課后復習里提到的錯題整理方法把錯題再梳理一遍。最后再了解一下自己的分數在班級或年級成績里是一個什么檔次。這并不是過分在意分數,而是了解自己實力的好辦法。俗話話說:知自知彼,百戰(zhàn)不殆。知道了差距,給自己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爭取下次能到達自己設定的目標,這樣才能不斷的進步。
這就是我的學習數學的方法,也許我的學習方法不是最好的,但是我的父母經常跟我講勤能補拙,笨鳥先飛的道理。我相信,只要我勤奮,努力,好的成績一定是屬于我的。希望我的學習方法,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1分鐘演講 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學生時代,我最討厭的課程就是數學。
為什么討厭數學呢?因為數學是要計算那些無聊的數字,又是加啊,又是減啊,還有乘啊除啊什么的,后來還出現了平方、開方更復雜的算法;后來,還有幾何圖形的計算、繪制,要求計算得十分準確,無論怎樣,最后的結果都是一致的,真辛苦啊。
我喜歡語文,也喜歡寫作文,同一個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多有意思啊。我喜歡畫畫,可以畫自己看到的、聽說過的、甚至想象的……也有很有趣。數學很枯燥,除了數字就是線條,太無趣了。所以,從小到大,我就討厭數學,甚至一看到數字就頭大,也形成了一個概念,數學是一門很無聊的功課。其實,我也知道,數學是一門很實用的課程,但就是不喜歡。
一個偶爾的機會,接觸到了日本作家安野光雅的《走進奇妙的數學世界》這套書,被深深地吸引了。這套書改變了我討厭數學的想法。哇,原來數學是這么有趣的事情,除了數字和線條,也可以用圖畫和生活中的事例來表達的。生動簡潔的畫面,十分有趣:比大小、高矮、長短,分類別、顏色、形狀,排順序、組合、拆分……等等問題,都是有趣的數學問題。
對所有人而言,表達形式都很重要。這種對數學的表達方式,讓數學變得形象、生活化,讓我這個討厭數學的人對數學另眼相看。媒體何嘗不是如此呢?這套書,又一次給我啟示,表達方式真的很重要,除了語言,觀念上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更為重要。
數學1分鐘演講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請在1-999的數字中任選1個數字,用這個數字減去它各個位數上的數字之和,然后將這個差的數字任意一位隱去,我就可以猜出這個數字是什么。”“牛娃奧數課程”創(chuàng)始人、錢塘文理院校長、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金牌教練章老師一開場就給大家出了個神秘的“魔法題”。他話音剛落,我們就爭先恐后地選數字、算數字,紛紛舉手讓章老師來猜數字。沒想到,章老師真是太神奇了,每個數字都能猜對,果然是奧數王國的大神!
我們一下子就被吸引到了有趣的數學王國里。接著,章老師給我們認真分析起三四年級的數學課本知識點,結合剛剛結束的三四年級數學期末考卷的易錯點,比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面積等,進行了細致的講解。章老師出了幾個和期末考試類似的題目讓我們回答,使我們對一些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固了。
通過學習和分析,把本來不會的題目研究明白,是遨游數學王國最有意思的地方。考試雖然辛苦,甚至有點枯燥,但是考試是檢驗我們學習有沒有效果的最好方法,如果我們考完試后不注意總結,考完就算了,那么我們考試就沒有意義了。因此,考后總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可以通過分析試卷,來看看自己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幫助我們更好進步,更好徜徉在數學知識的海洋里。
數學1分鐘演講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我們家有一個口頭協(xié)議,那就是每當我們的家庭作業(yè)全對,爸爸媽媽就得答應陪我們玩游戲,而且游戲的內容由我們來決定。
最近我們迷上了撲克牌24點游戲。游戲規(guī)則:在所有的撲克牌當中任意收取四張牌,每次都用抽到的牌組成一個綜合算式,結果當然必須等于24。這個游戲看似簡單,其實對我們的速算能力要求很高的吆!
游戲通常由爸爸(高智商)當裁判并發(fā)牌,我和媽媽以及妹妹三人進行淘汰賽。第一輪爸爸發(fā)的四張牌分別是3、1、4和9,我看到這四張牌的瞬間就有了答案:(9-3)X4X1=24。取得第一回合勝利的我開始沾沾自喜,當爸爸發(fā)出第二輪牌(10、3、1、5)的時候,我的腦子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媽媽(3X5+10-1=24)搶先了。看來驕傲真的使人失敗啊!
也許有人會問我,為什么你有如此之快的速算能力呢?其實不是我有多厲害,其實只要我們靈活運用乘法口訣和小括號就可以如魚得水了。怎么樣,我是不是一語點醒夢中人了呢!請別謝我,請叫我“雷鋒”。
神奇的數學,它也許在有趣的故事書里,也許在好看的動畫片里,也許在嘈雜的菜市場里……只要善于發(fā)現,我們就可以將數學和生活游樂有效地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