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民族團結演講稿(精選3篇)
國旗下民族團結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民族團結,共建和諧。”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宋祖英有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唱的就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國少數民族大多分布在邊界、內陸,比如藏族集中在、四川等地。新中國成立后,少數民族與漢族一樣,翻身當了國家的主人。我們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實行民族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在保障他們的平等政治權利,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和他們的宗教信仰,幫助他們發展經濟文化教育,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黨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加強民族團結,使少數民族充分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溫暖,許多原先隱瞞民族成分的少數民族人士消除了顧慮,恢復了本來的民族成分。他們與當地人相互認識、相互了解、相互學習。隨著時代的進步,民族團結的,也增添了新內容,加強民族團結不僅在政治上一致,經濟上共同繁榮進步,思想觀念和情感上的認同,彼此理解,和諧發展。
加強民族團結,不僅促進了各個民族之間的交流與進步。也促進了國家穩定、邊防鞏固,社會長治久安。提出:“歷史和現實,國內和國外的大量事實都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沒有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就沒有社會安定團結,國家繁榮昌盛。” 小到一個家庭,大至整個社會,都需要和諧。沒有了和諧,家庭會支離破碎;沒有了和諧,群體會分崩離析;沒有了和諧,國家會四分五裂。一個國家,只有每個公民都將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真正將國家構建成和諧社會,將國力提高,使國家走向繁榮富強。
國旗下民族團結演講稿 篇2
大家好!
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關系,并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局、小聚居的格局。
在籌建新中國的時候,中國共產黨提出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應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的建議。這個建議,體現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受到各民族的熱烈歡迎。全國已建立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對祖國統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長期以來,我國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很不平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少數民族地區得到迅速發展。如20世紀60年代初期,西藏地區勝利完成民主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翻身當家做了主人,進入社會主義階段。今天,西藏已成為我國的重要牧區。再如內蒙古自治區的莫力達瓦翰爾族自治旗,借改革開放的東風,農業大發展,成為國家商品糧基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橡膠事業發展迅速,是我國第二大橡膠基地。如今,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已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因為我國各民族團結有深厚的歷史淵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巨大也是各民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我國各族人民建立了平等的關系,有著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族人民能夠團結在祖國統一的大家庭。
謝謝大家!
國旗下民族團結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團結就是力量”!
還記得,上學以后,我學會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是中國人”慢慢又知道“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強大”。
從小,我就為我能生活在中國這片遼土上而自豪驕傲,因為我知道,這片土地,匯聚的56份熱情;這片土地,匯聚的是56種希望;這片土地,匯聚的是56顆熾熱的愛國之心!我知道,我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是一個各族兒女都團結一心,共同推動社會繁榮的發展大國。所以,站在這片土地上,我似乎從來都不會擔心會被遺棄,會被傷害。因為我深深地知道,中國很強大,各民族之間的團結,不會被任何困難打到!
祖國——這片古老的土地和世代相傳的人民。千百年來,她牽系、造就了我們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愛。無數的共產黨人、人民解放軍浴血奮戰、拋頭顱、撒熱血是為了她;無數的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毫不保留地獻出自己的智慧、才華,艱辛地勞動是為了她!這是一種抵御外侮、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民族精神。
滴水在大海中才能得到永生,生命在團結中才能綻放光芒。讓我們每個人都投入到偉大的民族團結進步這一洪流中去,團結進取、弘揚正氣、爭做民族團結的楷模。就像歌中唱到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一樣。親愛的各族兄弟姐妹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用心、用愛,去傳承各族人民永遠一家親的傳統,不斷譜寫民族團結事業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