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教育班會演講稿(精選3篇)
防溺水教育班會演講稿 篇1
各直屬單位、高中、鎮中心輔導學校、街道中心學校、初中、中心小學、____文化技術學校、中心幼兒園、民辦學校: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保障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近年來,我區在校學生溺水死亡事件頻發,溺水已成為我區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大“殺手”。這些事件的發生,既終結了本不該終結的花季少年的生命,也給這些家庭帶來了莫大的悲傷和不幸。為進一步落實“以人為本”理念,構建和諧社會,減少和遏制青少年學生溺水死亡事件的發生,結合五月份的“安全生產月”,經研究,決定在全區中小學、幼兒園中開展“珍愛生命,預防溺水”專題教育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通過教育,使廣大青少年學生自覺遠離危險,同時,也使廣大青少年學生了解掌握水中遇險時的自救互救常識,從而減少青少年學生溺水死亡事件的發生。
二、活動時間
20_年X月_日~X月_日。
三、參加對象
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均應開展教育活動,農村中小學、民工子弟學校是此次教育活動的重點,小學三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年段內的中小學生是此次教育活動的主要參加對象。
四、活動內容
針對歷年來各類中小學生溺水事件發生的成因,此次教育活動要重點開展好以下“六個一”活動:
1.各校要開展一次全校性的“珍愛生命,預防溺水”教育動員大會,使全體師生人人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人人為預防青少年學生溺水事件的發生獻計獻策。
2.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讓學生講述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易發生溺水的危險地帶、水域,發動學生自己來分析應如何避免溺水現象的發生。
3.出一期防止溺水的黑板報或宣傳櫥窗,向學生宣傳防止溺水的基本常識。
4.發一份《告家長書》,告知學生家長在防止孩子溺水問題上應負的監護責任,請家長共同做好學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5.向小學三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年段的學生每人發放一本《預防青少年溺水手冊》。
6.針對校外各類涉水區域,各校要與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聯系,在危險水域的入口醒目位置,設立一塊警示牌。
五、要求
1.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要高度重視對青少年學生和兒童的安全教育,溺水作為我區學生非正常死亡的頭號“殺手”,在夏季即將來臨之際,對學生進行防溺水專項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因此,各校要從重視人的生命的高度,認真開展好“珍愛生命,預防溺水”教育活動。
2.在廣泛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各校要對校園內的各類聚水區域進行一次安全隱患大排查,必要時應在水域周圍安裝護欄、設立警示牌,禁止學生下水游泳、玩耍。
3.各校要積極做好學生離校時與家長的銜接工作,避免出現學生管理上的空檔,特別是在考試期間,學校應及時把考試期間的作息時間通知家長,使家長能準時接送孩子。
4.有條件的學校,應利用體育課等時間,對學生進行游泳訓練,并進行溺水救護演練。
5.在春假及暑假前夕,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時,必須進行預防溺水的安全教育。
溺水是可以避免
20_年7月17日中午,青田縣_小學三班學生殷某與外公一起去游泳,不幸溺水死亡。
20_年7月20日下午5時許,青田縣_小學三年級學生劉某和_幼兒園羅某一起到甌江游泳,不幸兩人均溺水死亡。
20_年7月26日晚飯后,青田縣_小學二年級學生葉某與舅舅到埠頭小溪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20_年11月13日下午3時,青田縣_小學二年級學生劉某到_碼頭往麗水方向的第二個橋墩旁邊的小水潭里摸鋼筋不幸溺水身亡。
每年,我們青田縣都會發生青少年游泳溺水事故。一個個例子,一組組數據,實在讓人觸目驚心。有讀者或許會問,難道這些溺水事故就不能避免嗎?大量的人涌入小溪或水庫中游泳,使得事故頻頻發生。造成事故發生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有很多是可以避免的。
一些學生為了逞強好勝,在不知水的深度和水底的情況下,就潛入水底,有的甚至在水里連續游兩個小時以上,還做各式各樣的姿勢,很容易因體力不支而溺水。
夏季天氣炎熱,游泳者來到水邊游沒做任何準備動作就跳下水了,結果導致頭暈、惡心、心慌等不適應感覺,或出現抽筋、肌肉拉傷等事故。
有些學生下水前沒有觀察游泳處的環境,到一些水深,有旋渦,有障礙物等水域游泳。這些地方游泳時容易發生危險。發生危險時,小學生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搶救,有的甚至害怕逃走了,沒有呼救,時溺水者失去援救的機會。
在小溪和水庫游泳的小孩占了絕大部分,大多數孩子都沒有家長陪同,獨自或兩三個人結伴而來,結果出現事故也沒人知道。所以小孩游泳家長一定要陪同,而且家長一定要會游泳。這樣萬一發生溺水事故,也便于搶。
如果每個人在游泳前都能注意以上幾點,我想溺水事故就不會這樣頻繁的發生了,請大家“珍愛生命,預防溺水”。
防溺水教育班會演講稿 篇2
同學們,死亡是個沉重的話題。當一場意外死亡突然降臨在朝氣蓬勃的少年兒童身上,悲劇色彩就更加濃重。因為這不僅僅是年輕生命消失之痛,由此帶來的對家庭、學校甚至整個社會來說,也是一塊抹不去的&ldqu珍愛生命預防溺水演講稿3篇來自嚴禁學生私在水庫邊、水溝邊、池塘邊、海邊、建設工地水坑邊玩耍、追趕,以防滑入水中。
2.嚴禁學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別是小學生必須有家長的陪同并帶好救生圈,同時必須是安全的水域。不到無安全設備、不熟悉的區域和無救護的水域游泳。
3.嚴禁學生私自或結伴外出釣魚。因為釣魚蹲在水邊,水邊的泥土、沙石長期被水浸泡,而變很松散,有些水邊長年累月被水浸泡還長了一層苔蘚,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傷的危險。
4.嚴禁私自結伙去公園劃船。
5.不要到溝、塘、渠、壩邊、海邊等危險地域洗手、洗腳、洗衣服。
6.如果不慎滑落水中,應吸足氣,拍打著水,大聲地呼喊,岸上的人應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有長樹枝、竹子、草藤什么的,便于拋向落水的人讓他抓住,避免嗆水。
防溺水教育班會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八年級(6)班的邱卓穎。
相信大家都已看到了主席臺旁掛著的橫幅,“4·18防溺水安全警示日”。紅的布,白的字,那強烈的對比,似是一個永遠沉重的符號,警示著我們。不能忘記那起刻骨銘心的、以生命為代價的教訓。幾年前,我校一位名叫陳佳豪的同學,在4月18日外出時,不慎落入水中,因未能及時獲救而不幸溺亡。
他的離去,使老師、同學遺憾、痛心,但最重要的,更是給他的親人、父母,帶來了無盡的悲痛、絕望。“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每一個鮮活的生命的離去,都會遺留下一對傷心的父母。
或許有人會說,這件事離我們太過遙遠,與我們無關。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這段時間,隨著氣溫的攀升,下河或去水庫游泳的人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和我們年齡相仿的青少年,甚至更年幼的兒童。缺乏安全意識或是沒有急救知識等種種原因,造成了溺亡事件頻發。每一起事件的發生,都意味著一個生命的逝去。據統計,每年全國因溺水而喪生的人多達五萬七千人,像我們這般大的孩子竟占了這個數據的56.58%,也就是超過一半。更為可怕的是,按照這個總量估算,中小學生平均每天約有40人溺亡。
看著這些驚人的數字,除了嘆息、痛心、悲哀或是恐懼,我們還能做些什么?為此,我對同學們做出以下倡議:
1、 樹立完全意識,加強自我防護,不走河邊、沿溝、偏僻的道路,放學時結伴同行。
2、 用所學的防溺水知識運用于實際急救中。
3、 從我做起,嚴守學校紀律,將校領導的三令五申銘記心中,堅決不玩水、嬉水。
4、 在加強自我安全意識的同時,努力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對于那些違反學校紀律,私自玩水的行為,要堅決抵制和勸阻。
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將生命緊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讓它綻放出最艷麗的花朵!
最后,祝福各位同學,能夠健康、無憂地成長!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