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藝術生勵志演講稿(精選3篇)
關于藝術生勵志演講稿 篇1
各位家長:下午好!
今天,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參加今天的家長會,我代表學校對各位的蒞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各位對我校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今天召開的會,是桃江縣第六屆中小學幼兒園藝術節參演學生家長會。在座的各位都是帶著燦爛的笑容來的。確實,我校1248名學生,只有97名學生參加本次藝術節表演。他們是我校的文藝骨干,是我校學生中的佼佼者,作為他們的家長,你們是應該感到快樂,是應該為他們自豪!熱愛藝術的心靈是美好的,懂得藝術的生活是幸福的。你們的孩子,在藝術的熏陶下,一定會有一顆純真美好的心靈,也一定會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
沒有藝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直以來,我校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十幾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我校選送的文藝節目,多次在省、市、縣各級比賽中獲獎,我校已經成為桃江縣藝術教育示范學校,成為了益陽市藝術教育示范學校,去年上學期,益陽市藝術教育現場會就在我校召開。學生們慕名而來,我校已從幾年前的12個教學班發展到如今的18個班級,學生人數也翻了兩番,出現了教室里再擠不下座椅的局面,甚至社會上流傳,到“鎮小學讀個一年級比到四中讀優生班還難”的說法。當然,這只是一種夸張的說法,但確實,承蒙社會各界的抬愛,我校的聲譽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了!
我校藝術教育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績,一方面得益于有一批高素質的藝術教師隊伍,如我校藝術專干李衛紅老師,她是全市有名的聲樂老師,曾多次在長沙、廣州等地全國音樂骨干教師培訓,尤其擅長指揮合唱。前年,由她組織和指揮的灰山港鎮教師合唱隊,在益陽市教師合唱比賽中擊敗益陽市一中、益陽師范等知名學校,一舉奪得第一名;再如舒亮老師,她多才多藝,不僅舞跳得好,鋼琴彈得出色,二胡、古箏、電子琴、洋鼓等多種樂器也是樣樣精通。xx年,由她組織指揮的器樂合奏《灰山港風》先是在桃江縣藝術節上獲一等獎,然后在市藝術節上獲得一等獎,繼而在湖南省中小學藝術節上也獲得了一等獎,我們學校器樂演奏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名聲大噪;xx年,由她組織指揮的器樂合奏《春到桃花江》也相繼在縣、市比賽中獲得一等獎,這首我校自編自導的曲子也響遍了桃花江畔。
我們藝術教育的成績,更離不開社會各界特別是家長的鼎力支持。我校從98年起開始進行藝術培訓,家長非常踴躍,熱烈支持孩子參加培訓,并積極督促孩子練習,更有不少家長,不惜重金送孩子到益陽、長沙等地進行更高層次的培訓。對學校的各種藝術活動更是大力支持。去年我校舉行藝術教育十周年慶典活動,縣委、政府各界領導、社會名流及其他兄弟學校領導共一千多人參加,在座的各位家長也是鼎立支助。所以,從去年下半年起,我校在沒有收取學生一分錢培訓費用的情況下,從緊張的辦公經費中擠出錢來,仍然高薪從益陽聘請笛子、二胡、小提琴老師,免費為學生提供器樂培訓。不僅如此,我們還開設了課外活動小組,在每周星期四下午進行課外活動。這樣以來,我們學器樂的學生每周至少在學校訓練了兩天。
這兩周來,學生的訓練機會更多了,時間也更充足了,為了迎接這次藝術節,我們每周星期二、星期三第七節課也由專業老師分組組織了訓練,老師都很盡職,如李衛紅老師,昨天都訓練到5:30,學生雖然辛苦,但進步也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像劉子瓊等學生,勤奮練習,家長也很重視,兩個節目都參加了。再如二胡班的危奕、張劍詩、李嘉軒,去年才學二胡,因為進步很快,本學期就調到了二胡大班;還有張郁、劉妮、劉佳蕾等學生,才讀三年級,學小提琴時間也很短,但也被選到了本次表演中;另外如鄧中柱、劉婧慧、高婷等學生,學樂器幾年了,天賦好,本人也很努力,家長也重視,已經成為了我校的藝術骨干。合唱隊的劉振,平常學習很調皮,但學唱歌很認真,這也激發了他的自信心。另外像文婧瑩、文婧璐、陸璇、楊濤、劉雅婷等等都是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
今天將各位家長接到學校,也是為了共商本次藝術節大事。我們縣每兩年舉辦一次中小學幼兒園學生藝術節,今年是第六屆。全縣共有中小學100多所,但參賽節目不超過25個。我們灰山港鎮16所中小學,15所幼兒園,參賽節目只有4個,而我們學校就占了兩個。一個是舒亮老師主持的器樂合奏,參加演出的學生37名,包括小提琴、二胡、笛子、古箏、電子琴等;另一個節目是李衛紅老師負責的合唱,已經從四五六年級中精心挑選了60名同學,進行了兩個星期的訓練。與前幾屆藝術節相比,我們今年參演的節目有兩個(這都是因為我們學校工作出色,上級看得起,給了我們學生更多的機會),但排練的時間只有一個多月,演出時間是4月底。
任務重,時間緊,而且,我們的器樂合奏難度大,特別是二胡和小提琴,參演的25名同學中,有十來名只學了一兩年,學生功底不深,演奏技巧不熟,還需要精心的指導和刻苦的訓練。這里我們要拜托各位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加強訓練,確保每天練習20分鐘到半小時。熟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只有刻苦練習,才能熟能生巧。勤奮才能出天才。學校每周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日都進行了訓練,那就請家長督促星期一和星期六的訓練,特別是在他們松勁的時候給他們鼓勵,給他們打氣!如果我們學校和家長能通力合作,我們的節目一定能再次為學校爭得榮譽,我們的孩子能參加這么大型的活動,取得這么優異的成績,也一定能成為他們人生中難得的紀念,激勵他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攀登更高的目標。
另外,大家都知道,大型文藝演出,服裝、道具、舞臺設計也非常重要。特別是服裝,整齊、大方、美觀的服裝能加強藝術效果。為了保證本次演出的效果,學校決定為兩個節目的演員統一服裝。但是,現在物價較高,一套服裝(加上鞋子、襪子、帽子等)要一百多近兩百元,數目也不小,我們學校本著民主、公開的原則,特意請各位來學校共同商議。這也是我們本次家長會的主要目的。
一是家校共商,大家群策群力,一定能采購到更美觀、更實惠的服裝;二是經費問題是敏感問題,我們學校歷來的收費都是非常透明的,我們也從沒有打算趁什么機會收取什么不正當的費用。本次活動的服裝費,我們學校建議由家長代表收取,也由家長代表采購,當然,學校也參與。大家覺得這樣妥當嗎?如果可行,我們就推選兩名代表來為我們的孩子當好這次活動的管家,好嗎?
關于藝術生勵志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前輩、同事、朋友們:
大家好!
大家好,我是馬飛揚,我并沒有接受過非常專業的藝術教育,甚至我沒有上過高中。完全自學的狀態下,出乎意料的考上的大學,隨后來到了北京,考進了央美廣告設計。
今天,也算是躋身在北京的設計師大軍里。
今天,我來跟大家講的話題是:“再會吧!藝術”,主要目的是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設計與藝術之間的關系”這個話題。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設計”這個行業,它在我們身邊發展得比較特別,最大的特別就是相比國外起步晚,國外最原始的平面設計可以追溯到古巴比倫文明的漢摩拉比法典,近代,我們如果不翻查設計歷史,我們怎么知道我們身邊的品牌,例如:可口可樂品牌標識,它誕生于1887年,三菱品牌標識誕生于1870年,雀巢品牌那是1875年誕生的最古老的標識品牌要數盧云堡啤酒,它誕生于1383年。
而我們,近年來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戰火摧殘,也經歷過一段身上只能穿黑加藍的歲月,我們歷史上很多珍貴的設計都在那個時期被摧毀了,然后又經歷了改革開放之后拜金主義風暴,我們的民族幾乎什么都沒有剩下,導致了我們的設計和現代設計有不小的斷層,現在我們看到的設計都是改革開放后有的,我們起步得晚,是的,很晚很晚!而且,我們有很多人對設計與藝術一直沒分得太清楚,導致了很多設計盲點,讓很多年輕的設計師看不到前進的前景,干了幾年就忍受不住而改行。
這些年來,我們的設計主力軍一直是20歲左右為主力的軍隊,所以,我們這個設計行業是一個低齡化的行業,低齡化,代表著人生履歷的不足、不夠成熟與穩健,對奢侈品的不了解、浮躁等等問題,現在,我們能看到絕大部分設計作品都是在不成熟思維下所衍生的。
其實我們的設計現在只是走到時代的大門,滿屋子都是寶藏,我們現在還沒走進去呢,可惜的是,已經累趴了不少人。因為看不到前景而改行的設計師數不勝數,這是我最惋惜的地方。
設計其實很美妙,它的最大價值在于它能幫別人掩蓋利潤,客觀的說,如果沒有設計,耐克的成本也就幾十元,但是它可以瘋狂的叫價,而且是明目張膽的。耐克的一件衣服能買到四位數,同樣是這件衣服,如果沒打上耐克的標志,那么它只值幾十元,甚至更低,如果沒有品牌設計的輔助,耐克的利潤肯定賺不到百分之十。
我們近年來大學里涌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天才學子,他們每個人都才華橫溢,但是最后能在行內留下的人,三年后不足2%。一批批的天才新星都隕落了。
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幾年中國設計院校的畢業生展吧,是不是越來越像行為藝術沙龍呢我認為在這樣的思潮下,我們的后繼者距離行業產業化會越來越遠。最后會把少年天才帶到一個小眾化的自娛自樂的世界里。
但是這個行業也給予了我們很多快樂的回憶,可能這就是這個行業的特色和魅力。你愛你的工作么我面試過很多設計師,絕大多的人都會用肯定的眼神對我說“愛這個工作”,就如同追一個漂亮女孩的時候,那些男生們的保證與誓言,可是當追到手,相處下來,你是否能接受對方的缺點是否能在多年后保持“人生若只如初見”的那份真誠。
還有很多企業管理者,所謂隔行如隔山,他們并不知道,其實藝術和設計是兩個概念的東西。經常我們會聽到高呼這創新和創意的旗幟,經常運用聽起來千真萬確道理,卻毫無現實操作可能的理論,給社會生產,信息傳播制造麻煩,很多都是源自我們大家對設計的空白。
關于藝術生勵志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晚上好!
我是高二10班的周君俏,很高興在此和同學們分享我學習的那些事兒。眾所周知,作為一名藝考生,文化學習與專業訓練是同等重要的,它們就好比同舟共濟的一雙船槳,只有并駕齊驅才能順利航行,又好比共歷風雨的一對羽翼,只有維持平衡才能展翅翱翔。所以,文化和專業,缺一不可,很多同學專業過硬,成績優異,但是往往在文化成績上跌得慘重,最終與大學擦肩而過,非常可惜。
所以,利用這次機會,在此我給大家分享我的學習之道,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發。
我從不忽視預習、復習這兩項工作。在課前,我經常在晚自習時根據練習冊上的預習題目在課本上劃下知識點,并根據練習冊所提供的拓展知識補充知識筆記。加深知識理解,構建自己知識框架雛形,寫下疑問,方便在課堂上提問老師。在課堂上積極與老師溝通,勇敢提出自己的疑惑,認真補充筆記,完善知識框架,課后將課上的知識重新瀏覽一遍,加深記憶。
我會制定每日目標,合理分配自己學習時間和專業時間。因為我們是文科生,所以我們應將大部分時間分配給文科,尤其弱勢文科科目,要著重復習。當然,理科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剩余時間應把理科科目知識點進行梳理和鞏固。而在周末時,我們應該抽出大量時間了解和深入專業知識,并計劃一定時間來進行專業練習。
我會認真對待每件事,不一心二用,學習文化時間就好好學習,一定要做到高效率。要想得到高效率,前提是要有充足的休息。要花時間專門整理重要知識點,構建知識框架,非常重要的題目要做到心中有綱,答題時就會有條理。
在學習過程中能不斷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不斷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我們在學習文化的過程中就是學習鍛煉的過程,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的過程。這有利于我們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探索到良好的學習方法,來提高自身對專業的學習、領悟能力,所以我們要把自己學習文化的方法轉變應用到學習專業知識上。文化與專業是相通的,所以不要忽視文化知識的學習,這是你專業水平提升的重要一環。
最后,我祝愿同學們都能在高考上考到理想成績,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