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母校的勵志演講
作為第一次創業的我,經驗不足,準備不充分,沒有仔細的考慮過投入和產出的關系。我只是憑著一股自信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認為別人能走的我也能做,一定能比別人做得好,至于怎么去做,用什么方法,當時我是完全沒有想過的。開業以后,我算帳才發現自己這個店每個月都要一萬多元的費用,嚇得出了一身冷汗,頓時冒出一個念頭就是:不要做了,我還是去打工吧!
以前打工的時候,我只要每天銷售出一定的量,能夠掙回自己的工資就沒有太大壓力了,市場的維護費用、公司運營費用這些一概不管,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現在自己創業了,開始要操心房租、水電、員工工資、各種稅費、業績、進貨、結款等事,覺得頭都大了,一天到晚腦子不夠用,覺得千頭萬緒的事不知抓哪一頭。不巧的是,我的茶葉店7月份開業,8月份深圳龍崗發生了“舞王大火事件”,全部的營業場所都要重新檢查消防,有的門店被停業整頓了,市場一下變得很冷清,一天難得有一個生意上門,即使上門了,也不一定買茶葉,即使買茶葉了,也不一定能賺錢。盤算著每天固定凈支出400多元費用,我心急如焚。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我使用了最笨的辦法:每天拎四大袋茶葉出去挨家挨戶推銷,有次我跑到一家建材市場,保安一看我是推銷的就把我趕了出來,他一轉身,我又進去了,那個保安說:你再這樣,我就把你的東西丟出去。沒有辦法,我只好走了。第二天,我又去了那里,這一次,我沒有帶大袋茶葉去,而是帶著小包裝做樣品,我跟保安說:“我的店里要裝修,我來買材料的。 ”保安只好讓我進去了,進了一家瓷磚店,我看到兩個營業員比較友善,就進去跟她們打招呼、聊天,一會他們店里來了客人,我就幫她們泡茶。保安看見我在店里忙的很起勁,我就笑著跟他說:她們是我表妹,我這才知道他們在這上班呢。保安也笑著走了。通過這兩個營業員,我認識了建材市場的經理,經理又給我介紹了很多客戶,現在那個建材市場里有百分之八十的商戶都是我的客戶了。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在深圳沒有什么親戚、朋友,更沒有什么背景,用句網絡流行語就是:人家有的是背景,我有的只是拼命奮斗的背影。特別是做生意,熟人可以照顧一次兩次生意,但不會一直照顧,客源還需要自己去挖掘。而且我的店面所在的地方是茶都,有幾百家茶葉店開在一起,其實大家經營的種類是非常相似的,我有的,人家也有,我如果壓低價格,人家可能比我更低,搞到最后大家都沒有利潤,這個市場就做死了,或者大家都以次充好,顧客上了一次當以后絕不會上第二次,自己的聲譽就搞壞了。所以,做生意是門學問,需要兼顧平衡的東西很多,挖掘客戶維護客戶也是,我以前是憑著悟性在做,我的理論是非常樸素的,全部由自身經驗得來。以前是啤酒行業,后來是方便食品行業,現在是茶葉行業。盡管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但我認為隔行不隔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用真誠,用最好的產品和最周到貼心的服務給大家,沒有人會拒絕我。就算一開始拒絕,只要我不放棄,大家了解了之后還是會接受我。就像很多資深的營銷人員說的:推銷產品不如推銷你自己。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人和人的交往必須建立在互相信任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當你本人和產品能夠擁有廣泛的接受度的時候,那么你就會變得很容易。當然實現這個過程是不容易的。很多人很含蓄,他不能夠明白的告訴別人自己的需求,或者是不好意思,總是讓別人猜,或者相信所謂的心有靈犀,其實這樣的溝通成本是很高的。很多人臉皮薄,怕丟面子,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每個人都怕傷面子,做銷售的很多時候就要用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這個時候,我同樣也很難受。但是對于我來說,如果我今天拎了四袋茶葉出去,但是只賣了兩袋,還得臨兩袋回店里,這才是最大的沒面子。我的員工要開工資,我的門店要租金,我的各種費用一分也不能少,這已經不光是面子的問題,而是里子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