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堅持=可能
莉茲·莫雷從小生活在紐約布朗克斯貧民區,父母都是癮君子,她常常吃不飽穿不暖。她母親為了毒資甚至賣掉了她妹妹的冬衣。她父親留宿街頭,她母親患有艾滋病。9歲時,她成了全家的頂梁柱,靠在加油站和雜貨店打工養家糊口,照顧患病的母親,養育妹妹。15歲時,她母親因病去世,父親流落街頭,莉茲·莫雷無家可歸。她的生活,在我們大多數人眼里,簡直就是人間地獄。但是,即便在這么可怕的環境中,她也知道她能夠自救,她下決心走出絕境。莉茲·莫雷找到了她的父親,為他借了一套西裝,讓他簽署文件,使自己進入一所聲望卓著的公立高中就讀。她做別人兩倍的課外作業來彌補失去的時間。她如饑似渴地學習,有時就在學校不熄燈的樓梯井里學習和睡覺。如果沒有家,你還會稱之為回家作業嗎?她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四年的高中學業。當她聽說為當地貧困生設立的《紐約時報》獎學金時,毫不猶豫地申請了。
有一次學校組織去哈佛大學實地考察,莉茲·莫雷看著哈佛校園和它的主圖書館想:為什么不是我?這所學校里的人和我到底有什么區別?她申請了哈佛。然后,她接到通知,她贏得了《紐約時報》獎學金。實際情況是,《紐約時報》的讀者被她的故事深深打動,他們捐款給獎學金基金,允許再資助15個孩子。莉茲·莫雷,這個兩年前還在垃圾堆里找食物的女孩,拿著獎學金搬到了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莉茲·莫雷成了哈佛的一員,已于XX年畢業。
莉茲·莫雷的故事無可辯駁地證明了你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如果有什么證據可以證明熱情,而非背景,能夠贏得勝利,這就是。
perserverence堅持
在80年代,我的音樂事業達到巔峰。但正當你以為自己一切盡在掌握時,人生之路就會改變方向。你要么繼續前行,要么探尋未知的路途。那是1991年,在之前的7年里,我已經發行了5張專輯,寫了5張單曲,贏得了一座金球獎,得到過一次奧斯卡提名,唱片銷量4千萬張。那是急流勇退、金盆洗手的好時機。這面大旗就像我的畢業證,我可以盡情揮舞,說我功成名就。但是我選擇在一個新的領域從頭開始。我踏上了演藝之路,不是在巔峰,而是谷底。
從第一天開始,我就是一個找工作的演員。我在音樂界的名聲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是一個很大的包袱。在好萊塢沒人會鼓勵音樂人轉行做演員。讓我們面對現實,搖滾歌星成功轉型為演員的例子并不是很多。我連請表演教練都要試鏡。雖然我學過多年表演課,我并沒有得到角色,我只能不停試鏡。沒有什么是容易的,經過堅持、忍耐和多年的等待,我終于贏得了自己的第一個電影角色。說實話,在第一天從機場去片場的路上,我真的想過搭乘下一班飛機回去。跟一名表演教練學習了三年之后,我發現自己身旁坐著烏比 ? 戈德堡、格溫妮絲 ? 帕特洛和凱薩琳 ? 透納。在過去的7年里我出演了9部影片,依然是一個剛入門的學生,還需要努力。
possibility可能
我們說了熱情和堅持,還要說什么呢?可能。我以前會想到自己的生活會像現在這樣幸運嗎?不,不可能。但記住那些我們先前討論過的錯誤概念。
只要你能得到,這就是一份好工作。我每天上班,簡直不敢相信我能把自己喜歡的事情作為工作。的確,我不用去辦公室上班,但相信我,不論白天還是黑夜,不論在世界何地,我們都在工作。演出不是工作——沒有錢我也會演出。關鍵是犧牲孩子的生日、結婚紀念日、橄欖球賽季,我不是在埋怨,我也用不著老是窩在旅館里吃總匯三明治。但即使你們有學位,即使我有成就,也絕不要以為成功是理所當然的。成名不是成功,滿足才是。不要以為你有觀眾是理所當然的,絕不要忘記你是從哪里來的。要謙卑,保持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