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責任的演講稿00后(通用3篇)
關于責任的演講稿00后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責任與擔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對億萬蒼生的責任與擔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是對整個蜀國的責任與擔當;林則徐“茍利家國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對華夏民族的責任與擔當。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心系責任,行于擔當。萬源保衛戰中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是對勞苦大眾追求翻身解放的責任與擔當;“7·17特大洪災”中,萬源軍民英勇奮戰,全力抗洪,是對萬源人民生命財產的責任與擔當;李林森部長把工作當命,把事業當命、把命令當命,燃盡生命寫忠誠,是對黨為民務實清廉的責任與擔當。
“事不避難,責任在心,擔當在行,奮勇向前”。20xx年離開象牙塔的我有幸成為一名國土衛士,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五年多來,無論是作為一名普通職工還是榮升為中層干部,我始終鞭策自己“做一個盡心責任、勇于擔當的人”。地災防治工作直接關系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一名基層地災防治公職人員,我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曾徒步五個半小時只為破除一個“地災謊言”;加班加點只為做細、做全、做實各項群測群防工作;電話不斷只為不厭其煩告知連群眾自己都能倒背如流的地災防治注意事項。哪怕受到的是群眾的不理解、不耐煩,我依然樂此不疲。因為面對地災防治工作,寧愿聽千萬次的罵聲,也不愿聽一次哭聲啊!
“每一處地災點必須走到、走全。”這是一代代萬源國土人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責任與擔當。我們不會忘記,為掌握因“7·17特大洪災”而陡增至數千余處地災患點的第一手資料,國土人頂著烈日酷暑,踏著爛泥地深一腳淺一腳的奔赴各地。塌方阻斷了前行的道路沒關系,有堅毅的步伐;磨破了腳沒關系,有裝滿衣兜的創可貼;汗水迷了眼沒關系,有布滿結晶體的衣袖;荊棘掩蓋了災體沒關系,有手腳并用的爬行!搞地災就要甘當“山耗子”、“泥腿子”。
中國“地質之光”李四光是我的偶像。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亟需石油能源時,67歲高齡的他親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以他自創的地質力學為理論基礎,指出石油勘探工作應該打破“偏西北一隅”的局面,“到新華夏構造體系的坳陷帶找油”。在他的理論指導下,勘探隊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先后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一舉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時至今日,這依然是那個時代最振奮人心的標志性圖景。是什么讓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能夠孜孜不倦地為祖國尋找石油,正是銘記于心的責任和為國分憂的擔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責任,言行中都折射著一份擔當。學生有學習知識的責任和擔當,老師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和擔當,作家有笞惡揚善的責任和擔當,醫生有救死扶傷的責任和擔當。責任和擔當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精神。我們的隊伍中不乏抱著“得罪人”的事不干,“討人嫌”的話不說,不愿負責,不敢擔當之人。忽視國家所賦予的崗位職責,對工作松懈,遇問題推卸責任,上班玩游戲、逛淘寶,下班觥籌交錯,打麻將...沒有絲毫的主人翁精神,沒有責任擔當意識,這就是極大的失職啊!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責任,講擔當,無需豪言壯語,無需驚天壯舉,只需我們放眼當前,從本職工作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為我市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果責任是顆渺小的種子,那么擔當就是肥沃的土壤,一旦播種,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就會生根、發芽;它就會開花、結果;從而點綴你的人生,充實你的人生。責任和擔當,是一縷璀璨的陽光,照亮每個人的心底;責任和擔當,是推動人類歷史、開創人類文明的那滾滾車輪。讓我們將責任時刻銘記于心,將擔當處處落實于行,做一個有責任,勇擔當的人。
關于責任的演講稿00后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責任并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巖石般的冷峻。一個人真正地成為社會一分子的時候,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的禮物已悄然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個你時時必須付出一切去呵護的孩子,而它給予你的,往往只是靈魂與肉體上感到的痛苦,這樣的一個十字架,我們為什么要背負呢?因為它最終帶給你的是無價的珍寶——人格的偉大。
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意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搶劫導致了他非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去了存款。當他帶著一個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筆“債務”時,他輕嘆:“現在我終于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許多人承受了,戴上了荊冠。逃匿的人隨著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承受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仍然活著,死了也仍然活著,精神使他們流芳百世。
責任,讓即將沉淪的浪子回頭;責任,讓弱不禁風的幼苗逐漸承受風吹雨打。
責任是苦澀的,是沉重的,然而,它也是一種愛,甚至是一種最為崇高的愛。
愿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
關于責任的演講稿00后 篇3
尊敬的陳市長,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新的學期,是新的起點。我們大家又回到這個熟悉的校園,面對著莊嚴的升旗儀式,在這樣的時刻進行國旗下演講,我感到非常的榮幸,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歷史責任美。這三個看似沒有關聯的詞匯,正是我在這個嶄新的日子里想要和大家交流的。
首先談談歷史。時光荏苒,歲月變遷,百年時光轉眼飛逝。一百年對于人類的文明史而言不過是滄海一粟,然而這一百年無論世界如何風云變幻,有一件事你我不能忘記——這一百年,亦是五中的百年。從一百多年前起一直走到今天,走到現在。就是現在,就是這里,就是你我腳下的這一片土地,可能它不是五中百年歷史的完全親歷者,但這里儼然已經成為一座精神的座標,它指引著每一個五中人去拼搏奮斗。在這樣的指引下,五中人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說第一等話,抱第一等識,立校百年,始終不墜此青云之志,并且愈挫愈奮!也正是因為如此,每一年的這一天,我們大家都應該好好審視我們的內心,并告訴我們自己一句話——我們是五中人!
而我想,身為一名五中人,該有這樣的一份情懷,該承擔這樣的一份責任,那就是用你的鐵肩擔起天下的道義!用我們的所學去回饋這個社會,回饋這個國家,回饋我們的家鄉,我們的學校,這就是道義所在。我個人很欣賞這屆倫敦奧運會的口號——“激勵一代人”!我們是一代人,我們被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所激勵,我們被自己的情懷與責任所激勵,所以請擔起這份道義吧!并且從今天起,從此刻起,因為這份情懷與責任去好好打拼,也同樣地去好好奮斗,好好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堅強,讓自己成為一個強者,讓這個世界因為有你有我,而變得有一點點不一樣!
最后說說“美”吧,這個詞似乎與今天的演講沒有太大的關聯,然而實際上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話題。20xx年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的主題便是“美,在你身邊”。是的,美在你我身邊,一朵盛開的花,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善意的幫忙,一句溫暖的話,這一切都是美的,去發現美,去感知美,你會收獲快樂,收獲感動。所以請帶上自己發現美的眼睛和自己感知美的心靈,踏上新的征程吧!讓我們的校園更加美麗,讓我們的城市更加和諧!
同學們!一切都是那么得美好!讓我們感悟著歷史、懷揣著責任,期待著美,開始新的學期,走向更光輝的明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