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幸福為演講的稿子2024(通用3篇)
以幸福為演講的稿子2024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有機會站在這里進行一次簡短的演講。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幸!。
幸福,一個多么美好的字眼,它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追求,更是每個人一生最高的向往。關于幸福,可以衍生出無數的話題,今天我想從四個方面入手,和大家來共同探討一下幸福。
首先要探討的是幸福究竟是什么?有句名言說的好,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至于幸福也是如此,不同的人身處不同的處境對幸福都會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和感悟:對于饑寒交迫的人來說,只要有一頓飽飯就是最大的幸福;對于疲憊不堪的人來說,只要能美美的睡上一覺,就是幸福;對于孤苦伶仃的人來說,能有個親人相伴是幸福;對于心靈孤獨的人來說,能找個愿意傾聽心聲的人是幸福;對于迷路的人來說,能遇到個熱心人幫忙指路就是幸福。
漁夫與哲學家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一個哲學家看見一位漁夫在海灘上曬太陽覺得很奇怪于是就問漁夫:“你怎么不去捕魚?”
漁夫說:“我已經回來了!
哲學家說:“為什么不多捕一船?”
漁夫答:“我們吃喝夠用了。”
哲學家說:“多捕魚可以多存錢呀!
漁夫搖頭道:“存錢干什么?”
哲學家算道:“如果你每天多捕一船魚,十五年后就會買很多船。”
漁夫懶洋洋地說:“那又怎么樣?”
哲學家認真地說:“那時,你就可以安安穩穩地躺在海邊曬太陽了!
漁夫說:“我現在已經安安穩穩地躺在這個海邊曬太陽了!
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幸福與否不能靠金錢的多少來計算,也不能靠事業的成功與否來衡量。一位百萬富翁得到的幸福未必就比一位平凡的漁夫多,而一位功成名就的企業家的幸福也不一定就多過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市民。所謂幸福并不是一種刻意的追求,而是一種淡然、一種簡單,一種個人的感覺。
接下來我們要探討的是幸福究竟在哪里?
曾幾何時,我們偎依在父母的懷中,聆聽這世間最美妙的話語;曾幾何時,我們挽著朋友的手,訴說著我們真誠的友誼;曾幾何時,我們漫步在林中的小路,感受著自然給予的恩賜,這些看似平凡的往事如今都是值得我們珍藏的幸福,其實幸福近在咫尺,它就在我們生活的時時刻刻,點點滴滴之中。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寫道他的父親是一個迂而不合時宜的老頭,和他走在一起仿佛都有損自己的面子。然而當父親為了給自己買幾個桔子,邁著蹣跚地步子越過月臺,那胖胖的穿著黑布棉袍的背影讓他陡然明白了父愛的深沉和偉大,感受到了幸福的所在。著名作家史鐵生在痛苦中沉淪了十五年,痛心回眸之時,母親已離他而去,那時他才頓悟:兒子的痛苦在母親那里是無限加倍的,而母親十多年來默默地關注,有淚一個人往心里咽,這種博大和無私的母愛是他人生最大的所得,幸福其實一直就在他身邊。
第三個問題是幸福到底有多長?
但凡父母都會對孩子說:“我愿讓你一輩子都幸福,我親愛的寶貝!”
相愛的情侶都會彼此承諾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幸福走過生生世世!
絕癥患者得知自己只有1個月的生命后,并不害怕,而是快樂的度過這一個月,在生命的最后感受到了幸福的美好。
由此看來,幸?梢允且惠呑,可以只是一個月,也可以是稍縱既逝的一瞬間。 最后,讓我們來說說怎樣才能獲得幸福。
親情能給予我們幸福,因為它是生命的起點,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就給予我們關心和愛護。愛情能給予我們幸福,因為它是生命的依靠,在每一句溫暖的話語中,都精心呵護著柔軟的心。友情能給予我們幸福,因為它是生命的支點,在每一次與朋友的打鬧說笑中,都可能得到深刻的體會。
當然,幸福不僅是得到,更是一種真誠的付出。雷鋒做了一輩子好事,即使累得滿頭大汗他也樂呵呵的,他說“別人說我是傻子,我卻愿意做這樣的傻子”,你能說他不幸福嗎?公交車售票員李素麗,每天守著那四方形的空間,卻讓熱情和微笑永駐乘客心中,你能說他不幸福?幸福就像花朵,只要我們真誠地付出和澆灌,無私地奉獻出熱情和關愛,我們終將得到片片姹紫嫣紅。
幸福是一種心靈的感覺,幸福是生命的體驗。幸福,觸手可即,但一不小心,就會遙不可及。幸福,可能擁有一輩子,但也許只是那么一瞬間。奉獻是幸福,給予是幸福,獲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這就是我要告訴大家的“幸!。
最后,借用海子的詩送上我的祝福:愿你們擁有燦爛的前程,愿你們有情人總成眷屬,愿你們在塵世間獲得幸福,讓我們都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以幸福為演講的稿子2024 篇2
幸福分為兩種,一種是“物質幸!,一種是“精神幸!薄N镔|幸福只在乎身外的東西,比如錢,有些人得到錢,感到很“幸福”,有的人失去錢,覺得一點也不“幸福”;精神幸福追求的是高尚的心靈,無私的愛,即便犧牲自己也感覺如抹了蜜般甜,后者才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相似于快樂?鞓芬灿懈叩椭,物質幸福相似于那種低級趣味,都有著不堪的心理;精神幸福相似于那種高級的快樂,都停留在更高的境界。
幸福不等于快樂,F代漢語詞典上說,感到幸福或滿意即為快樂。沒錯,感到幸福時就會很快樂,然而感到快樂時就不一定是幸福,精神幸福和高級的快樂固然都有著高層次的境界,但精神幸福還是更高一些。
幸福是一種自我的心理狀態。無可否認,就是因為有了“物質幸福”才建設的“物質文明”,也無可否認,現在著重“物質幸!钡娜瞬皇菦]有,但要記住的是,金錢可以使“鬼推磨”,可以得到功名利祿,甚至可以得到“快樂”,但在這同時,真正的幸福丟了,內心的凈土也荒漠化了。
幸福是崇高的理想追求。追求即理想,羅曼。羅蘭說:一種理想,就是一種動力。低俗的物質幸福有著低俗的理想,低俗的理想所產生的動力很小,會使人一直徘徊在社會的最底層,崇高的精神幸福則正好相反。
幸福是奉獻他人,關心他人的人生大境界,可以說,晚上依舊為學生批改作業的老師是幸福的,為人民保衛邊疆的軍人是幸福的,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為了廣大人民操勞了一生,與病魔斗爭了一生,周總理固然是辛苦的,但他卻幸福著。
真正的幸福是在上甘嶺坑道里被戰士們傳來傳去的蘋果,真正的幸福是夸父逐日被遺留下的手杖化作的桃林,真正的幸福是抹去汗水后璀璨的微笑……
以幸福為演講的稿子2024 篇3
尊敬的: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做一名幸福的幼兒教師
還是在兒時,我的老師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一顆對“教師”這一職業期望的種子。這顆種子在她愛的雨露滋潤下,漸漸地在我心中生了根,發了芽。
常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就是這份熱愛,這份執著,給了我無窮的力量,使我更加堅定,在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我毅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
當我帶著這樣一份崇敬走進教師的隊伍,才漸漸地理解了它的內涵。教師,人是平凡的,但事業卻是偉大的,因為他們所從事的事業是默默的奉獻和無私的犧牲。不長的幼教工作,已經讓我親身體驗了它的辛苦,也充分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孩子一生的學習、生活將從幼兒園開始,一切將從這里延續和發展,我們每個幼教工作者肩上所擔負的,是讓每個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成功地邁出第一步,是我們所有幼兒教育工作者的義務所在。
目前,隨著學前教育的不斷發展,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幼師,我更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反思,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而幼兒教師專業化特征是多維度的,其實現途徑也應該是多維度的。所以我們應當從社會、幼兒園、教師個人三個方面入手,實現自己教師生涯的專業化途徑。
首先,必須樹立個人終身學習的學習觀,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適應新的變化,當代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促使“經驗型”教師向“專業化”教師的轉化,幼兒教師的專業水準已成為決定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幼兒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中心,扮演著知識的傳授者,教育教學的管理者等多種角色,所以教師知識結構的寬度,直接決定了教育的深度。
其次,注重團隊專業學習。教師的專業活動大都著重教師的個人表現,而較少存在教師團體的互動和相互依賴。團隊學習能激發集體的洞察能力,培養合作能力,促進學習的速度,以發揮更大的學習效果。透過教師成員間的相互對話,使個人的思想在團體中相互交流、相互激蕩、相互碰撞,彼此(工作計劃)影響,從而產生新的見解。因此,應當積極投身于“學習型組織”的氛圍,在這樣的組織中,盡可能找到擴展自身能力的空間,保持銳意思考的心態、激發探究未知事物的強烈動機。
最后,落實行動研究學習。行動研究是“自下而上”、“由內到外”的教育專業發展過程,其研究歷程就是行動者“自我反思”的過程,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行動、觀察、修改、再行動的循環通路,不斷激發自己反省、深化自身專業,行動研究的直接結果是:教師本身借行動研究獲得專業成長的機會,幼兒園教育活動因行動研究而獲得改善。
作為新一代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個人特色,以獨特的教學方式實踐教學,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形成個人特色的過程中,個人認為應該著重踐行以下五個方面:
學科知識和專業知識。幼兒教師需要教育學的、心理學的以及有關幼兒發展的各類專門知識,需要自然科學的、人文學科方面的基本知識和素養,還特別需要豐富的教育藝術、教育智慧以及熟練的互動策略和技能技巧。學科知識不僅要教給學生,而且在教育活動中與教育學知識可以一起應用,構成幼兒教師教育知識中的應用理論成分。
實踐智慧。實踐智慧,顧名思義,當然要在實踐中生成。幼兒教師職前教育的實踐類課程普遍偏少,基本無法形成一定的實踐智慧,職后教育在著力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如何提升教育觀念在不同教育情境中的具體運用的能力。
合作和反思能力。每一名幼兒的成長,是多種關系整合的結果,或者說,兒童是在關系中成長的。幼兒教師實際生活在一個人際交往群體中,她必須具有合作性的品格,要善于和幼兒合作、與同事合作、與幼兒園教學集體合作、與家長和家庭其他成員合作、與社會機構合作。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合作與反思是幼兒教師不斷獲得專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人文素養。不論是高等教育還是初級教育,它的對象都是人,人對人的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須具備相當的人文素養,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我們更應該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已有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用適當的方式給予幫助和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
批判理性。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我們正被無窮無盡的網絡信息包圍著。面對這無際的信息海洋,人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掌握所有的信息,而應該掌握的是“關于信息的信息”。教師必須對職業實踐中的知識進行價值判斷,為新生一代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這五點的實現可能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我們可以從課堂常規開始,也可以從自己的專長開始,堅持不懈,堅定地貫徹自己的教學思想方法,長期努力,必將取得成功。
今天,站在這個領獎臺上,我的內心是三分激動,七分沉重,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過去工作的鼓勵,更是對我未來工作的鞭策,要求我在現在的基礎上愈加努力,更進一步。
如果要我談對未來工作的思考,我一定會把堅持以人為本,善待和關愛學生放在首位。教育是人和人心靈之間最微妙的接觸。我們的一言一行對于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乃至一生的成長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孩子會因為教師的每一個溫和的笑容,每一個友好的動作,每一句發自內心的贊美而煥發光彩,找到自我,充滿自信。在未來的工作中,我依舊會秉承我一貫的思想,走進學生,關愛學生,善待學生,讓他們在循循善誘中受到觸動,健康成長,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的成功。
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我在教師這條道路上剛剛起步,今后,我一定會揮灑青春,孕育花朵,傾注心血,抒寫輝煌,無私奉獻,弘揚師德。
讓教師的光環生生不息,讓祖國的未來光芒四射!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