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雷鋒為主題的演講稿全新(精選3篇)
以雷鋒為主題的演講稿全新 篇1
師要我們閱讀《雷鋒的故事》時,班級里有人竟然問:“雷鋒是誰?怎么沒聽說過!”還有人大叫:“學雷鋒,做好事!”還有人說,郭明義就是“活雷鋒”!可是,雷鋒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雷鋒精神為什么值得學習?小學生怎么學雷鋒?卻不是每位同學都思考過的問題。
在讀《雷鋒的故事》之前,我一直認為雷鋒不過是一個頭腦簡單、樂于做好事的人,可是認真讀了這本書后,我才懂得了樂于做好事只是一種外部表現,雷鋒這樣做源于他對祖國和人民懷有的深厚感情,源于黨對他的教育熏陶,源于對人生價值的深刻認識。
雖然雷鋒只活了二十多歲,但親歷新舊兩個社會,加上刻苦的自學和積極投身社會實踐,使得他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了未來的人類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么?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付者。”
人不能只為自己活著,只有把自己真正融入于集體,融入于社會,才能真正體現一個人的價值。否則,必然會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奉獻精神永不過時,那些為國家為人民做了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的人都是具有大愛的人!
但是,我們不能僅有認識,而沒有行動,必須既有報國之志,還有報國之能,才能使我們的理想不落空。雷鋒短暫的一生是刻苦學習的一生,雖然所處的崗位很平常,但是他不斷地通過學習充實和提高自己,成為崗位標兵和工作能手。有人會問:“他做了那么多好事,哪來時間學習?”且看雷鋒自己是怎么說的:
“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于擠,愿不愿意鉆。”
“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善于鉆。”
這就是著名的“釘子”精神!有了這種精神什么困難不能克服呢?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非常需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
《雷鋒的故事》這本書使我對人為什么活著,應該怎樣活著,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和思考。希望同學們認真讀一讀這本書,因為雷鋒是一個永遠值得學習的人!
以雷鋒為主題的演講稿全新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領悟圣誕節的精神”。
12月25日是西方國家的圣誕節!是外國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就像我們中國的新年一樣,他們會舉行很隆重的儀式。當天全家人團聚在客廳中,圍繞圣誕樹唱圣誕歌曲,分享一年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互換禮物,互送祝福。現在許多中國人也很喜歡和好朋友一起過圣誕節。
我們都知道圣誕節是個快樂的節日,但大家知道圣誕節是怎么來的嗎?
圣誕節就是慶祝圣人耶穌基督的誕生,耶穌開創的基督教,是兩千多年以來西方精神的支柱,《圣經》成為人們精神力量的源泉。它包含了征服敵人、克服困難、勇敢、團結、責任等精神。正是在它的指引下,歐洲度過了多難的中世紀,并且從此改變了國家的面貌。把人類帶入了現代化社會。
圣誕節,在國外不是單純的歡慶節日,而是利用這個時間盤點一年的收獲和對來年的規劃。那么我們盤點自己一年的收獲了嗎?我們對來年有什么憧憬和期待嗎?我們在學著過西方圣誕節的同時更要學習和領會他們節日的內涵和精髓,學習他們好的素質和修養,這才是基督精神的精髓所在!
我想給大家講兩個故事:一個是在美國9.11事件中,當世貿大樓遭到襲擊,人們沒有驚慌失措,在狹窄的樓道里,男人給婦女和兒童讓路,年輕人給老人讓路。更讓人難忘的是,大樓停電有許多十幾歲甚至幾歲的孩子舉著蠟燭,在樓梯口給逃生的人照亮道路,而他們卻因此失去了生還的機會。這種勇敢、責任和團結精神我們學到了多少呢?我們中有一小部分同學甚至連吃飯都在擁擠、插隊,有的同學還為此吵架。我們不感到慚愧嗎?
另一個故事是我國代表團在德國參加中國入世談判期間,有一次去公園游玩,發現有一個男孩跟隨了很長時間,以為是乞丐,就問他為什么一直跟著,男孩說他看到我們成員中有人隨手扔香蕉皮,他怕我們再扔破壞環境,所以一直跟著。但在我們身邊,不要說主動揀起垃圾了,連亂扔垃圾的也大有人在,還時常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等等這些,我們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了。當然這些是我們龍洲校區發生在個別同學身上的現象。在圣誕節來臨之際,我們在學習西方人過節的同時,更應該深刻領會西方基督精神中的勇敢團結責任意識!
圣誕節的到來預示著新年的來臨,我也借此機會祝所有的老師和同學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
以雷鋒為主題的演講稿全新 篇3
20__年的春節前后到底發生了什么?正當大家喜慶張羅年貨的時候,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疫情,阻擋了中國人回家團圓的腳步。
一場無硝煙的戰爭迅速打響,無數醫護人員不懼風險,沖鋒前線,浴血奮戰。在奔向武漢的路上,他們成了最美的“逆行者”。“有戰爭就會有流血”,各大媒體每天上演著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疫情還沒有結束,但只要我們精誠協作,堅定信心,同心戰“疫”,我們一定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封一座城,護一國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這些吶喊聲在全國各地響起。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各個村莊拉起防控標語,安排村民看守路口,做好村民防控知識;各高速關口設置臨時檢查站,對通過的車輛人群進行檢測檢查。盡管千辛萬苦,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同心戰“疫”,我們一定贏!
作為在校師生,我們不能站在防疫救助的最前線,我們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積極宣傳防控知識,就是對防控新冠病毒工作的最大支持!學校及時響應國家的號召,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組建疫情防控工作群,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及應急預案,專人負責各項工作,密切跟蹤并隨時掌握全體師生的健康狀況,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網絡責任書簽名等方式開展健康教育,每天在各班微信群持續發布相關的推文。家長和孩子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毒,防控疫情。學校行政領導和老師還積極加入社區排查防控隊伍,到轄區內張貼公告,發放《社區防疫防控宣傳單》,告知居民不要聚會,協助社區對各類人員進行排查。
由于疫情延遲開學,學校有序地開展了“停課不停學”的線上學習。每科老師都充分準備了有效的課程,讓我們“宅家不停學”。我們每天堅持學習,堅持鍛煉,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相信,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同心戰“疫”,我們一定贏!
疫情無情,人有情。風霜雨雪的席卷,打壓不了我們對溫暖的希冀。滿城寂靜的蕭條,燃起了我們同心同行的熊熊烈火。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待春暖花開時,我們相聚在溫暖的校園。
以抗擊疫情為主題的演講范文三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今年的這個春節過得不平凡。
通過網絡進行學習之余,我在電視上看到了這樣一群人:他們一聽到疫情爆發,顧不上過年與家人團圓,立刻起程趕往武漢,乃至整個湖北,投身到各大醫院,與時間賽跑、跟病毒搏擊,抗擊疫情。他們是醫護人員,是“白衣天使”。當我們所有人都宅在家中時,他們卻義無反顧地趕往疫情高發地區,他們是“最美逆行者”。他們或穿著厚重的隔離服,為病人治療;或推著病床,爭分奪秒……是他們,為我們帶來了希望。
近日,我看到了一組醫務人員摘下口罩的照片,由于長時間佩戴醫用裝備,經歷了連續多日超負荷工作,很多人的臉頰都過敏紅腫了;有的為了搶時間救護病人,自己穿上了成人紙尿褲;為避免交叉感染,女護士剪掉美麗的長發,剃成光頭;還有的鼻梁被口罩和護目鏡磨出了血,著實令人淚目、心疼。但深深的壓痕、疲憊的神態,擋不住醫者之美;堅毅的目光,依然透射著必勝的光芒;年幼的孩子隔著防護欄探望幾天沒有回家的護士媽媽;有的還是20歲剛出頭的孩子,換了一身衣服,便學著像前輩一樣,“以我所學,盡我全力”,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戰場,是戰場就會有犧牲,這是常理。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披掛上陣,沖到最危險的抗擊疫情第一線;結婚剛一年的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icu年輕護士鄧甜甜,不顧家人的勸阻,義無反顧地趕赴武漢金銀潭醫院,她說:“作為黨員,必須沖在前面”;“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武漢“95后小護士”慷慨承諾;醫生父子隔防護玻璃彼此鼓勁打氣,是父子、更是戰友……于患者來說,“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危情時刻,白衣天使成了鋼鐵戰士;“迎著病毒走,勇做逆行者”的背后是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他們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除了醫護人員,很多人也擔任著“逆行者”的角色。中央赴湖北指導組、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工人、捐款、捐醫療器材的愛心人士……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我們每個人都要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少出門、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做好自身防護,共同扛起防疫抗疫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