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勞模的演講稿(精選3篇)
贊美勞模的演講稿 篇1
這個題目是我喜歡的一首歌的名字。每當我感到疲憊和倦怠時,我就喜歡聽一聽她。那激昂向上的樂曲會帶動我的心一同奮發。在我們的身邊,有著這么一群人,她們就同這首歌一樣用其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激勵著我們一路向前,我們親切而又崇敬的叫她們——勞模。
這個詞語背后承載著太多的光輝記憶。冰天雪地跳進刺骨水池的熱血漢子王進喜;公交車上待人如和暖春風的李素麗;非典襲來,臨危受命,力挽狂瀾的鐘南山……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卻有著相同的特質。勤勤懇懇、立足本職。當我們仰起頭來,用贊嘆的目光注視著他們時,請看看你的四周,因為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著和他們一樣的先行者。
對于我們這群80后,上學時,“勞模”大多是需要仰視的群體,未曾參加工作的我們,不太懂得這個詞語的分量。十分感謝剛剛參加工作的我有幸結識了她們。感受著她們所帶給我的心靈洗禮。對于我這樣一個從教不過四年的教壇新兵而言,初登講壇時內心的那種忐忑至今難忘。還記得,那段日子,總有一雙眼睛溫暖的注視著我,那其中投射出的信任讓我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而后的日子,她親自為我們做課,從怎樣把握備課的脈絡到如何面對學生。甚至是寫板書要側身這樣的細節,她都不厭其煩的為我們指導。一點一滴,手把手的帶領我們成長成一名合格的教師。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教育先行者的胸懷,毫無保留的將自身的經驗傳授她人,對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熱切期盼。再后來,我見證了她帶領著全校師生不斷進取,硬是把一個別人眼中素質低下的打工子弟學校建設成一個處處書香四溢,人人文質彬彬的禮儀名校。她就是我們學校的帶頭人劉曉敏。
從1990年從事教育工作起,她就把全部心血都拋灑在教書育人上,在承擔教學工作期間,她以火熱的激情感召學生,以真摯的愛心滋潤學生,培養出許多優秀的人才。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教學能手”;在擔任富林小學校長后,她努力做好學校管理工作,使學校走上了正規化、科學化,為學校的發展盡心盡力,在她的帶領下,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禮儀示范基地、小學英語全國實驗學校、包頭市平安校園,她自己也被賦予“自治區五一獎章獲得者、自治區勞模、包頭市學科帶頭人”等諸多榮譽。今天如果你走進我們的校園,如果看到一個人,時而會摸摸孩子們的小腦瓜看看她們長高了沒有;時而會坐在班里仔細傾聽青年教師講課。不用問,一定是她。這是在這樣的細節之中,她踐行著一個勞模對祖國和人民的承諾,也讓我們明白該如何去面對工作。
如果說這位勞模教會我的是面對工作的職業責任,是一種宛如大海般的深邃冷靜。那么校園中的另一位勞模帶給我的則是春風拂面般的溫暖,是她教會我如何以一顆包容博愛的心去面對學生、面對職業。她就是主管我校教學工作的高彩花副校長。在學生眼中,她是一位和藹可親,總是笑瞇瞇的老師。在老師眼中,她又是一位待人熱情、對事嚴謹的老大姐。誰在教學時遇到了難題,在班主任工作中碰到了坎兒都愛找她聊一聊。而她也在你言我語之間,蘭心蕙質的為我們解開心頭的疙瘩。她說過,正因為學生是不完美的才需要我們的指引和教導。請對他耐心再耐心些。即便是沉睡的蓮花也會有綻放的時候。我相信,只有出于對這份工作真摯的熱愛才能始終如她,保持著這樣一種心態。
很感謝,在我第一次走進工作時就遇到了她們。猶如一盞菊花茶,她們在工作中徐徐綻放,漸漸充盈。面對職業,她們懂得責任,樂于堅守,甘于奉獻。當旁人都在追求房子、車子、票子的時候。總有這么一群人不為所動,用自己的身軀乃至靈魂撐起共和國的脊梁。今年,正逢建黨90周年。在這90載的歲月中有許許多多的勞模涌現,也許你我不能一一說出她們的名字。但我知道,祖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他們,將鐫刻在共和國的星河里,鐫刻在鮮艷的黨旗上,永遠閃光!
贊美勞模的演講稿 篇2
“勞動的快樂說不盡,勞動的創造最光榮!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這一首小時候便耳熟能詳的《勞動最光榮》至今仍在記憶中輕快地哼唱。隨著年齡的增長,身在校園的我們也越來越多地把目光投向社會,如海邊拾貝,有一些閃閃發光的人們吸引了我們,他們默默地點綴在金色的沙灘上,不為海水和流沙所動,帶著股堅毅的力量折射著耀眼的光芒。他們就是我們的勞動模范。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種先進的勞動模范的精神,這種精神就存在于我們身邊那些身份普通、崗位平凡卻勤勤懇懇、業績突出的勞動者身上,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著愛崗敬業、艱苦奮斗、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偉大品格和勞模精神。社會學家艾君說,勞模所體現出來的人文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價值觀、道德觀和精神風貌,展示了中華民族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崇高品格,體現了我們偉大的民族能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
帶著對他們的崇敬,我了解了家鄉的一些勞動模范。從公安局公交分局副局長到街區派出所民警,從公司總經理到愛心車隊司機,他們的工作相差甚異,對待工作的態度卻是一致的,腳踏實地在自己的崗位上流血流汗,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尤其是當我看到勞模李慶的事跡時,內心更是如同受到了感召。這個優秀的公務員,對本職工作不懈追求,創新進取。他把學習與實踐作為做好本職的首要環節,注重用先進的專業理論武裝頭腦,靠深入的實踐增長才干。為了推銷鎮江,千方百計為投資者落戶鎮江創造有利條件,他常常在異國他鄉餓著肚皮、厚著臉皮、磨破嘴皮,工作到深夜。他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更新知識,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在崗位上發光發熱。對工作的執著與熱愛讓我深深的觸動,同時他的付出,他的不斷學習更是讓我有了人生的榜樣。
我是一個學生,尚未踏足社會,但我可以通過學習這些勞模的精神在學生時期就不斷提高自己,為未來回報社會提前做準備。勞模的精神是一種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精神;一種對職業、對社會、對國家的道德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艱苦創業精神、忘我的勞動熱情和無私奉獻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精神,而我現在可以做的就是像李慶那樣,在校努力收獲知識,同時學習他們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奉獻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腳踏實地堅持不懈追求理想的意識,并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與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奉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主席說過,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開創我們的美好未來,必須依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我想,有這么多優秀的人們在我的身邊,我應該從模仿開始,逐漸改變自己,完善自己。我應該培養起自己的責任感、創造時代的勇氣。我應該將自己的夢想化作不斷前進的動力,如同“個十百千萬”這樣的積累,每一天都為自己增添新的能量,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積少成多,把夢想落實,以在未來能夠學以致用,將自己的夢匯入復興中華的偉大中國夢中。
贊美勞模的演講稿 篇3
有一種職業,它聯結千家萬戶,實現心與心的交流;有一種職業,它聯通天南地北,實現夢與夢的溝通。它,就是我為之奮斗了十五年的電信事業。為它興旺發達,為它發展壯大,我無怨無悔。
有一種追求,看似平凡渺小,它卻成就著不凡的業績;有一種追求,看似樸實無華,它卻輝煌著一個人的一生,那就是:勞動創造美!
我用勞動鑄造著青春年華,讓它在電信崗位上閃閃發光。16歲那年,我由郵電技校畢業后分配到蒲城郵電局機線班。機線班是一個需要體力勞動的班組,很多人都因我年齡小個子矮,認準我不適合干這一工種。我暗下決心:我要用勞動證明我能干,而且要干出名堂來。當時正值全國機線設備大整治,我主動申請要求參加,班長怕我吃不消,但經不住我的一再要求,只好答應我參加整治工作,于是我每天登著人力三輪車,奔波在線路整治一線。剛開始民工看我年輕,人小力薄不象干體力活的,不服氣,我就用實干精神使他們心服口服。我在桿子上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剛開始時還能忍受,時間一長雙腿僵直麻木,但我堅持不退縮,滿負荷工作,終于取得了別人一天完成十來戶,我卻每天干完二十多戶的業績。人雖累,但心理卻十分甜美。后來,機線班分成農話、市話兩個班,當時的市話班大都是年齡大的同志,我就搶著干活。常常是既要裝機、修障礙,又有許多小工程要干。我登著人力三輪車,裝載著梯子等工具,跑遍了縣城角角落落。局里每月有四天假,我因樂此不疲而全年沒有休一次假。十多年來,我大概累計有500多天該休息的日子沒有休息。我用勞動呵護著電信的基業,不讓它有絲毫損傷。91年冬天,連續下了好幾天大雪,縣上最遠的市話用戶防雹指揮部電話有故障,我就這樣敲一節,上一步,一節一節、一步一步循環往復,終于在艱難中排除了障礙。當我從查線機里聽到防雹站值班員清晰的話音時,稍一松氣,又坐上了溜溜板,重重摔在雪地上。好在雪厚,又有麥苗墊著,除了受點痛之外,也沒什么大傷。用戶被我執著敬業的精神深深感動,一定要為我準備飯菜,我婉言謝絕,伴著夜色和風雪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從99年開始,我被調入公話中心,負責全縣ic卡電話的安裝、維護工作。當時的情形是由于種種原因ic電話的破壞率特別高。我包片負責農村的200多部話機,散布在30個鄉鎮,幾乎有一半是被破壞的。我又急又恨又心疼,他們破壞一部,我搶修一部,搶修一部,他們又破壞一部,面對盜打猖撅,破壞沒能有效的制止,企業的收入不斷流失,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憑著一股黃牛般的精神奔波于公話的每一個角落,蹲點突擊抓盜,全力扼制破壞事件的擴散和惡化。通過不辭辛苦的努力,至今年我和同事共抓獲破壞公話和非法盜打電話者18人,挽回損失6萬余元,狠狠打擊了這些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20__年6月份,個別非法分子偷盜話機讀卡器,從中盜打的猖獗行為,一起起頻繁發生,而且神出鬼沒,常常引起用戶投訴,社會反響很大,中國電信的形象受到極大的創傷,我和同事們非常氣憤惱火,恨不得一下子把不法分子繩之于法,在請示領導后,認真分析出事地點的情況,通過對調出的障礙單來看多半作案時間都發生在半夜或凌晨等階段.刻不容緩,我依然決定對重點話機裝上了自行制作的報警器,我整夜守侯,深夜雖很困乏,但絲毫沒有放松警惕,餓了就買個餅子吃,一刻也不離開戰斗崗位,有時實在很累便在一旁的臺階上鋪上報紙打個盹,一直守到天亮,白天的維護工作照常進行,沒受到任何影響。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40多個日日夜夜的不懈奮斗,8月2日深夜1點多終于將不法分子當場抓獲,扭送公安機關處理。維護了企業的利益,并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我用勞動延續著電信的.輝煌,不讓它牢固的根基有絲毫動搖,公話業務是用戶窗口之一,稍不留神若被其它競爭對手挖走一個的話,就相當于損失幾十、甚至是上百個普通用戶。我采取在有其他運營商話吧的周圍也開通電信話吧的辦法,以優質的服務贏得用戶。蒲城紅旗路上有一家電信話吧,但因電腦年代太久,而三天兩頭出問題,常常是晚上話務最繁忙的時候,系統就出現癱瘓,只要用戶有申告,無論是在夜深人靜,還是雷電交加,我總是立刻趕到現場。今年某電信運營商剛一進縣城,其負責人就對這家話吧天天進行游說,他們甚至提出了贈送電腦,終生免費使用其寬帶、話費返還60%等誘人的條件。但我們以多年來的優質的網絡和服務,最終贏得用戶,讓用戶滿意并放心的使用電信業務。今年1-6月份,我共發展、安裝話吧44戶,超過了歷史的總和,對剛興起,但用戶不一定能接受的智能公話,逐門逐戶、上門服務宣傳,一年來共發展用戶四百余部,每月的話費基本穩定在3萬余元左右,為相對低廉的公話市場增添了新的活力。
我用勞動報答家人的理解和關愛,讓他們因我而自豪,作為一個普通的人,當想起我的家人,深感愧對他們。那是我永生難忘的一天,94年8月19日,當時正是程控開通電話大發展時期,母親已是病危,但當我忙完工作趕到醫院時,母親已離我而去,在她老人家咽最后一口氣時,沒能服侍在她跟前,讓她再看兒子最后一眼,那一刻,我欲哭無淚。生活是殘酷的,剛剛飽嘗失去親人撕心裂肺的痛苦,一年后,父親又突患腦溢血,一直昏迷了半年多才蘇醒,直到現在都是全身癱瘓。好在繼母人好,全心全意照顧我的父親。我的妻子也默默地承擔著家務,照顧著不滿3歲的孩子。家人的支持,就是我前進的動力,而我的進步和成長也是對家人的報答。參加工作以來,我先后榮獲省局“青年十大服務明星”、“渭南市青年崗位能手”,連續十四年被評為“先進生產者”,當選為渭南市二屆人大代表及共青團省委九屆后補委員,五一前夕被陜西省省委、省政府授予勞動模范稱號。
有一種事業,需要用青春和理想去追求;有一種追求,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力和心血汗水。我愿我所從事的電信事業,永遠年青而壯麗、興旺而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