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洗禮演講稿(通用3篇)
成長的洗禮演講稿 篇1
同學們,你們好!
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給予我們生命的人是誰?”大家肯定會異口同聲的回答道:“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快樂的世界里來的!”是啊!自從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來,父母又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看調皮的我們。盡管這是一項很沉重的負擔,但父母毫無怨言的將我們撫養大,給我們舒適的環境,他們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時候,我們理解不了父母的艱辛,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恩父母。
年初十,是我姨弟出生5天的日子。他在家里又哭又鬧,小姨和小姨夫七手八腳地又是換尿布,又是喂弟弟喝奶,忙得不亦樂乎……
看到這一幕,我禁不住笑了,但又怔了怔,這不就是我小時候的“縮影”嗎?
父母,就好比泥土,培育著我們這些嬌嫩的鮮花,父母,就好比春雨,滋潤著我們這棵棵樹苗,卻不求任何的回報及報答……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傷心的時候,有他們安慰的話語;沒有信心的時候,有他們堅定的微笑;生病的時候,有他們悉心地照顧……
中國,一直流傳著“尊敬長輩”的美德,可對于某些人不尊敬父母的人來說,卻成了那天邊的朵朵浮云……
在愛中,我們開心成長;在愛中,我們有勇氣向困難挑戰;在愛中,我們有了父母,才會有了我們的點點滴滴;有了父母,我們才會健康成長;有了父母,我們才會有這個陽光明媚的今天!我們有了歡樂,最快樂的是父母;我們有了苦悶,最牽掛的也是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愛比山高,比海深,同學們,學會感恩吧!
感恩是不求回報的,感恩是心甘情愿的,感恩是大方給予的,父母們就做到了這點。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寸草春暉,感念親情,是人類崇高的品德,那如春風般溫柔的母愛,那如高山般堅實的父愛,伴隨我們一生一世,我們怎能忘懷?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難道這豈止是“滴水之恩”嗎?那些不尊敬長輩的同學,我衷心地勸你們,學會感恩吧!想想有一天,你無緣無故,會落到哪種地步?會成為無人問津的人,會成為街頭的流浪漢,會成為人見人討厭的人……
在愛中成長,讀懂“感恩”兩字!
成長的洗禮演講稿 篇2
當一個人從安靜地在子宮里變得在媽媽肚子里“拳打腳踢”時,當一個人從牙牙學語的嬰兒變成活潑可愛的“紅領巾”時,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成長。當然,這只是肉體上的成長,一個人不僅個子要變高,要變重,還要有精神上的成長。伴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心智也成熟起來,會辯善惡,會識美丑。在老師的教育下,我們認識社會,了解天文地理,初識了祖國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們在成長,在學習中成長著,享受著屬于我們的時光。
漸漸地,我們的年級在增高,作業也日見增多,同學們整天叫苦。“唉,什么時候才能沒作業呢?”這想必一定是很多同學的心聲吧!也對,我也不愛寫作業。這似乎是成長道路上的“攔路虎”,一遇到它,就十分不爽。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我們能以好的心態面對它,見到它能好好地完成它給的任務,它不也會和藹的對你,讓你通行嗎?所以,在成長的這漫漫長路上,有一個好的心態是法寶。
成長是要經歷磨難的。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生中有各種坎坷,就好比凹凸不平的羊腸小道,努力的汗水和辛勤的勞動能讓這條小道更加平坦,從而成為我們的人生大道。在江海少年通訊社里,從不缺少競爭,有競爭才有成長。就拿中高層領導競選來說,這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只有擁有“狼性”的人,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記得我第一次競選,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愛心小使者團團長的職務。可惜,我那時不知是太小了,還是只有目標,卻沒付出行動。這次競選與我無緣。第二次,我依然選擇了這個職位,付出了努力、心血,但缺少干勁,沒有一點“狼性”,只是覺得,沒事,我還小呢,機會多的是!少了干勁,這個職位也只能和我揮手說“拜拜”了。也許是兩次失敗給了我經驗和教訓,在第三次競選時,我重新燃起斗志,依舊選擇了愛心小使者團。雖然團長已經由別人上任,但我毫不灰心,努力著,終于成功了!成功的喜悅像蜜糖一樣甜蜜,但這份喜悅并不是平白無故就來的,這是經過挫折換來的甜蜜。
努力,汗水也一樣會變得甜蜜!
還記得我們在成長路上總有一個默默支持我們的身影嗎?對,就是朋友。他是我們生活中無法缺少的角色。在你傷心時,他會安慰你;在你成功時,他會給你祝賀和掌聲;在你懦弱、膽小時,他會鼓勵、支持你。
一個好朋友,或是你交什么朋友,往往都會決定你的一生,在成長道路上,朋友的幫助是絕不可少的,但關系再好也會有吵架、鬧別扭的時候,有時,一句“我們絕交!”就會讓昔日的友誼破碎,怎樣才能和朋友和諧地相處下去呢?
首先就是要學會說“對不起”。不管是男女同學,之間總會有些小矛盾,或一句話引起的糾紛。這時,兩個人其實都有賭氣的心理,如果一個人先說了對不起,想必另一個人也不會有精力再和你吵下去,畢竟吵架可不是什么有趣的事。
二就是遇事要讓一點。兩個人一起玩,難免會競爭,當兩個人都想要這件東西或為了一個游戲角色爭奪時。一個人讓一點,退一步,就會讓一場爭紛早早結束。繼而兩個人的友誼也就會更加牢固。
聽了這兩點,大家也許會不滿,難道交個朋友就這么難,要到處忍讓嗎?當然不是,我們是需要朋友,但并不是指那些無理取鬧的人,如果交的朋友看見自己和別人玩得好了就耍脾氣,讓自己與別人絕交,那你會作何感想?對于這種事,我也是有著深刻體會。
記得那次,我赴約遲到了近1個小時,因為帶了一個朋友,陪她去拿了一下東西,加上路上堵車,我又是個沒時間觀念的馬虎鬼,一來就受到了與她一起來的人的責罵。她對我愛理不理,我去安慰她,她只會對我說“別碰我!”與她一起來的同學也盡說些刺激我的話。我十分失落,明明已經道了歉,作了解釋,為什么她還是這樣呢?這么一想,鼻子就酸酸的。我被她像空氣一樣忽視了,也許她是不耐煩了,直接說:“我們絕交吧!”而跟我來的朋友性子直,實在沒忍住,嘀咕道:“絕就絕唄!”這不,她們聽了我的朋友隨口一說,就說:“要和我們和好就必須和她絕交。”你說這是不是無理取鬧?遲到是我的不對,但也不能用我和別人的友誼做籌碼呀!最后,我選擇了對峙。果然,她最后和我道了歉,我也和她說了聲對不起,并把事情的因果都向她解釋清楚了。我們互相原諒了對方,友誼也更加深厚了。
許多人都知道“打是親,罵是愛”這句話吧!如果這樣說,阿涌叔叔對我們真是“親如手足”,換句話說,就是被阿涌叔叔罵得特多。但凡是我們通訊社的人都知道,越是被罵得兇,說明阿涌叔叔就越關心你。我想,所有通訊社的小記者都有被阿涌叔叔罵得一無是處,自愧不如的經歷吧!像我,一開始還有些不服氣,但漸漸久了,體會到這些被罵帶來的好處,就覺得被罵其實也是件幸福的事還想被多罵罵呢!我在工作上就經常因為不認真、粗心被罵。但是,這就像是一面能幫自己找出缺點的鏡子,能讓自己深刻認識自己的不足。有了這罵聲我們在工作甚至學習時都會更加專心幾分,好像阿涌叔叔就在面前呢!
你看,這罵聲也沒有這么討厭,還有一點讓人安心,這其中的絲絲溫暖和來自長輩們專屬的關愛,讓我在磨礪中成長著。如果我們把成長中師長的“嘮叨”、“閑話”這樣想想,無不是對我們的關愛呀!這就像是陰雨天里云層里透露出的一縷縷陽光,帶給我們溫暖。
聽我講了這么多,大家是不是認為成長就像唐僧西天取經一樣一波三折,十分艱險呢?如果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啦!成長路上是有考驗,是有挫折。它也是變幻無常的,但有一點是永遠不會變的,那就是永遠充滿歡笑。成長并不可怕,只要內心強大就沒有什么能阻止我們繼續成長下去。在成長路上,有許多陪伴我們的人,老師、親人、伙伴……有了這些堅強“后盾”,我們還會怕什么?
我們在磨礪中成長,磨礪是成長的動力之源,讓我來為大家講講我在通訊社中獲得的成長和磨練吧!
阿涌叔叔有一只奇怪的表,時快時慢,在我們寫作時,就是這只怪表幫我們計時。也許是這只表實在太怪了,搞得我們寫作文時都緊張兮兮的。不知不覺中,寫作文的速度就變快了。再看自己的表,咦!才過了十幾分鐘,看來阿涌叔叔的表又壞了。
忙完招考小記者又要忙招考輔導員,只見我們馬不停蹄地在校園間穿梭。有小學,也有大學,我們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一個班一個班的跑,一個人一個人的介紹。“同學,我們是江海少年通訊社的小記者,我們江海少年通訊社又要招考小記者了……”“哥哥,你好,我們是……”我們的身影在校園里奔走著,聲音在校園里回蕩。在每一次的活動中,我們變得更加大膽了,從一開始的你推我讓變成現在的爭先恐后,表達從不知所措時的結結巴巴變得談吐自如……這些都是我們成長的記錄。
但令我的心靈真正得到升華的還是愛心活動。參加活動的小伙伴們看不見天空、看不見綠草鮮花,生活在一片黑暗的世界里。但是,他們的心靈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心中,住著可愛的小動物,有百靈鳥的歌聲,白云在藍天中飄蕩,而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他們用清澈的心靈向我們訴說著自己的堅強,悄悄地,一點點的用歡笑把悲傷抹去,把空虛填滿。他們是堅強的,面對生活上的困難,他們以爽朗明快的笑聲迎接新的每一天;聽到別人的嘲笑,他們以自力更生來捍衛;得到社會的溫暖,他們以努力學習來回報。這些孩子都是天真的小天使,善良純潔,和他們在一起,你會發現有取之不盡的歡樂。小伙伴們就像一個個小太陽,給我們帶來溫暖,讓我們充滿正能量。那天真無邪的笑容就是我們愛心小使者團前進的動力,與其說是我們在幫助小伙伴,不如說是我們在接受一次次心靈的洗禮罷了,所以,真正得到幫助的說不定是自己。
在愛心活動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年紀最小的曹妍了。也許是因為年紀小,小曹妍在活動中很受照顧,不管是小伙伴還是小使者,都十分喜愛曹妍這個小天使。她才只有二年級,但能歌善舞,性格活潑開朗,待人熱情友善。愛心活動時,她總會表演自己新學的兒歌。看著她這積極向上的樣子,不管是多消沉的人,都會重新燃起希望吧!除了曹妍,還有許多小伙伴都與我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性格爽朗的曹陳放獨立自主、溫柔恬靜的凌霄瑩可愛風趣,從他們身上我們學到了平時難以接觸到的東西:對他人的感恩、對生活的信念、對任何事物的珍惜……
我們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我們每個人不都是在社會上成長嗎?成長,為什么有人覺得很輕松,有人卻像貓捉老鼠似的要東躲西藏呢?因為每個人掌握的方法不同。勤勞的人會扎穩根基,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完人生道路,好好享受這每天的24小時,一直到終老病死,都過得十分充實。但有些人的人生就是盼,小時候盼上大學,上大學后盼快工作,工作后盼早點結婚生子。就這樣一生就在盼中度過,并不快樂,也不充實,但有人就喜歡這么過,喜歡浪費美好的光陰,游手好閑。同樣終老病死,但兩者的差別是巨大的:一個好好利用了屬于自己的每分每秒,有了自己的事業,在妻兒子女的關懷中安享晚年。一個到死可能都在盼著什么時候我才能有好日子過?但卻從不動手行動。這就是兩者本質上的差別。
成長,一直伴隨我們一生,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們在祖國母親的陽光下茁壯地成長著,為祖國未來做著準備。成長著,我們的心靈升華了,心智成熟了,個子長高了,知識淵博了……這一切的一切,無不說明我們在成長著啊!
成長的洗禮演講稿 篇3
大家好,我是中華家庭教育網第60期家庭教育指導師陳昭,也是古田實驗幼兒園家庭教育的負責人。今天,我很榮幸地站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很感謝盧柳清老師給我指明的這條正道,感謝團長、承杏老師、曉卿老師、龍華老師給我們幫助和指導,感謝中華家庭教育網的老師們!
(一)推動現代家園合作。
從上學年起,我園家庭教育的工作主要有兩塊:一是在家長配合工作方面,我們在期初,就明確告訴家長本學期的主要工作及家長要配合我們老師的工作,我們經常開展與家長互動、增進親子間關系的活動。如:故事媽媽,讓故事媽媽進班級給孩子講故事,運動爸爸,讓爸爸以輪流形式,在早上或放學來園時間,和孩子們一起互動開展一些有趣的體育運動,我們還充分利用家長志愿者資源,進行親子閱讀的輪流借閱和學校的值日工作,讓家長參與體驗我們的活動,還有請一些大班的小小志愿者協助老師,在早上來園時迎接家長和孩子,維持安全工作等,從而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榮譽感,以上這些都要請家長配合的。因為我們發現有些班級的家長不怎么關心學校和班級的工作,我們通過家長會明確告訴家長:您的參與和積極配合工作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對孩子的關心,對教育的重視,如果您想讓我們多關注您的孩子,那就要多配合我們的工作。二是在提升家長育兒素養和改變家長育兒觀念上,我們期初就把不輸分到每個家長手上,以讀書沙龍的分享為主,除了全園性開展讀書沙龍外,還有個別班級作為試點班,以個別家長帶頭,如果他們需要我,我就會隨時給他們開展讀書沙龍,我覺得這種方式挺好,能一部分帶動另一部分把家長的學習氛圍提高。另外,我們除了定期開展一些家庭教育講座,還鼓勵多去參加學習家長學校的學習,給他們提供學習的途徑。
(二)開展體驗式家長會,帶動家長成長。
體驗式家長會,顧名思義,就是讓家長與教師面對面坐在一起,有時候把家長變為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家庭教育思想和觀念的碰撞,充分調動家長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家長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我們先在教研會上通過培訓,再讓老師們到班級和家長進行體驗式互動,具體是這樣做的:把一個家長當家長,另一個家長當孩子,家長幫孩子穿衣服,讓家長通過體驗,是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容易還是請家長幫忙穿容易,通過對比后,家長一致認為是讓孩子自己穿容易,這個時候老師再進行總結提升,要培養孩子的處理能力而不能包辦代替,這是小班的內容,在中大班,我們通過“找優點”“貓捉老鼠”的游戲讓家長們要多捕捉到孩子的優點和閃光點而不能放大了孩子的缺點,要對進行積極的暗示強化,通過體驗,他們真的能改變一些育兒觀念,最后我們播放誦讀文章,隨著優美的音樂,大家一起誦讀。
(三)開展多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導。
另外,我會對一些家長工作開展不好的班級和一些老師們提出的孩子困惑和問題進行個別解答。比如,有的老師說,她班上家長工作不好開展,我會針對性地到他們班上進行開導工作。還有的老師反應孩子的情況,我會一一給以解答。總之,我感覺通過這些方法和形式,不但家長工作好開展了,同時老師和家長的育兒理念都得到了提升,現在他們都很經常咨詢我問題,真是一舉兩得。
(四)今后思路。
家庭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想在座的各位家庭教育指導師都深有體會。其實我們都是非常喜歡這項充滿正能量的工作,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工作都很難開展,我想如果有時間、有精力,建立微信學習群,通過微課,讀書沙龍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素養。
(五)我的學習,蛻變與成長。
我的學習,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同,我喜歡寫博客,大家都知道的,寫博客能讓我在實踐中反思,成長得更快,我平時利用早上起來做飯的時間,爬山的時間聽一些微課,專家講座,平時還有做些心得體會,還有看一些課外的有關家庭教育的書等來提升自己。通過學習我很容易找到孩子的優點,半年來堅持給我的兒子寫成功日志,每天告訴他有多好,把孩子的任何小事記下來,比如孩子第一次穿衣,吃飯等,我個人認為過于自信總比不自信好,所以我不間斷地堅持做這件事,對我和孩子意義重大,所以孩子小的家長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所有這些,給我的感受是父母不是簡單地要爾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而是先通過努力做最好的父母!父母的身傳言教比任何的教育方法更重要,教育孩子不是和孩子斗智斗勇,通過學習,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放下,現在兒子充滿陽光、開朗、愛交朋友,快樂,與以前大不同,女兒在學習上克服困難勇氣和動力,前幾天高一的女兒跟我說,高中的數學不好讀,幾次考試的成績不大理想,但她卻說,雖然數學不好讀,但我一定要拿下她,我聽了很欣慰,也相信女兒能做到的,如果是以前,她沒有這么信心地克服困難勇氣的。
我的蛻變,學習后,我認識到父母匱乏的部分是無法給到孩子的,而且會讓孩子繼續延續父母內在匱乏的那個部分,因為我們是沿襲了原生家庭的影響,這里并不是代表原生家庭有多不好,原生家庭還是帶給我們很多的優點,比如我的好學,勤快,能吃苦等,但是我們缺乏的比如,父母沒有的安全感,自我價值感等就很容易帶給孩子,孩子就會缺少安全感,自信心不足,不容易發現別人的優點等,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反思,修正自己,改變自己不夠完善的部分,把孩子帶到一個父母不曾達到的高度,回想當初,我也是和大部分父母一樣,學習家庭教育,為了更好地教育好孩子,所以學習的動機是為了改變孩子,而不是改變自己,現在我感覺單純的教育和說教改變不了孩子,唯一能讓對方改變的方法是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就是我的蛻變——先要學會改變自己。
我的成長,在學習的路上,我不斷堅持,改變,這種改變是由內至外的改變,這種改變讓我不斷自我完善,自我修復,做一個成熟的人,遇到事情能冷靜處理,能保持自己的平和,不被情緒左右,懂得寬容與原諒,學會放手,理解所有人在他們立場上都是正確的,不去評判別人,做一個學會付出和感恩的人,我很感動承杏老師的故事,幫助自己那一棟樓打掃樓梯,用愛感動別人,偶爾在街上,我看到拉板車的人,我也會幫忙推一把,垃圾一定要放到桶內,家里來了送水送煤氣的,不忘記給他們一杯水,家里做好吃的,給鄰居端上一碗,雖然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不起眼的小事,但這些都能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柔軟,充滿正能量,給自己增加一份勇氣一正能量,有一句話:一個人心中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
我想,讓學習成為習慣,讓自己永不止步,我要堅持學習,通過努力,做最好的父母,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