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正能量勵志演講稿(精選3篇)
傳遞正能量勵志演講稿 篇1
5月12日,雖離現在已經有2個多月了,但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那一天。那一天,老天爺一下子奪走了8萬多人的生命;那一天,它凝聚了13億中國人的心;那一天,它引發了多少感人的事跡。
鏡頭—— 一個堅強好學的女孩
你聽,你聽,在廢墟下,在瓦礫下,傳來了一陣陣清脆的朗朗讀書聲,它,來自于一個被壓在廢墟下的女孩。她正打著手電筒忘情地讀書,忘記了危險,忘記了孤獨,忘記了外面的一切,只有自己和書。她用自己的讀書聲驅趕恐懼和死神,同時以在召喚著生的希望。
她的臨危不懼,她的從容鎮定,她的堅持頑強,無不顯示著中華民族不屈的品格和祖國光輝的未來。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美妙的未來。
鏡頭二 —— 一位無私奉獻的老師
„„還有四位同學已沒辦法沖出去了,譚千秋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蓋著四個學生。轟轟轟──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
當地震災難突然襲來時,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住了他的學生。在那千鈞一發之際,他首先想到了學生,他毅然地張開雙臂,護住自己的四個學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們,把死亡留給了自己。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個師者最真實的愛,用血肉為學生筑起一道永生的長城,用自己的行動,為學生上了最深刻的一課。
鏡頭三 —— 一位救人心切的戰士
他哭了,雷雨如下,泣不成聲;他跪下了,哀痛地請求,大聲喊道:“里面還有人,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救一個!”因為強烈的余震,房屋搖搖欲墜,即將倒塌,他被隊員們強行拉走了。他心有不甘啊!
他只是一個典范,在抗震救援的一線,又有多少位像他一樣救人心切、舍身忘死的戰士啊,又有多少位愛心天使給災民們送去了無限的溫暖。
災難是短暫的,但精神卻是永恒的。在5.12期間,這種感人的故事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我也被他們堅持不懈、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染,在遇到難題時,心中有著頑強不倒的精神支持著我,我不再退縮,不再抱怨,而是迎難而上,去解決它。經典,不再單指書籍、音樂等,更包括了這驚天動地的不朽精神。讓我們帶著這經典創造美好的未來吧!
傳遞正能量勵志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對廣大青年寄予厚望,強調“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中國共產黨中央也對中國青年也提出了殷切期望,強調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這都體現了當代領導對青年的關注。
夢想就是動力。經過半個多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艱難探索和奮斗,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并將在這條道路上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廣大中國青年共有的“中國夢”。要實現“中國夢”,就需要青年人腳踏實地、埋頭苦干。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有自己的“夢”,這樣前進才能有方向,同時還要刻苦學習、扎實工作,立足本職崗位,相信通過每一名青年的共同努力,最終必將以更加開闊的思路、更加有力的措施,迎接新時期的任務和挑戰,展現青春風采,共筑中國夢想。
作為青年人,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為實現夢想貢獻青春的力量。夢想變成現實,不僅需要青春的激情,更需要責任感、使命感和默默奮斗的精神。現階段要實現中國夢,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肩負的任務還很艱巨,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還會很多。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永遠緊跟黨,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要經受鍛煉、增長才干,不斷提高與時代發展和事業要求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我們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學習和鍛煉,不斷提高與時代發展和事業要求相適應的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要刻苦學習,長期積累,堅持不懈,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
要上下求索、開拓進取,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績。我們要具有堅定的事業觀,具有為推進事業而頑強奮斗的精神力量和實踐能力。要以高尚的職業道德和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勤勤懇懇、扎扎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
要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眾,引領社會風尚。
而作為__調查干部,站在國家宏觀經濟運行監測的最前沿,肩負重要數據調查、分析等重要責任,其素質的高低、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夢”的進程。這一特殊身份就決定了我們__人必須勤于學,善于思、敏于行,牢固樹立“真實可靠、科學嚴謹、創新進取、服務人民”的__核心價值觀,勇于擔當起繪就“中國夢”的開拓者。
要勤于學。這是當好__干部的基本素質,今年以來,我隊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抓手,以建設學習型機關、學習型領導班子、學習型__干部為載體,引導全省調查隊系統干部學習精神、__法規、政策文件、工作方法等基礎知識,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不斷提高__干部的知識化、專業化水平。
要善于思。作為__干部,經常面臨著許多壓力與難題,要冷靜思考,依法__,加強思想武裝,提升黨性修養,始終保持頭腦清醒、立場堅定、實事求是、服務人民。要高度關注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準確理解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政策,提升戰略思考和分析判斷能力。對“怎樣提高__公信力”“怎樣做好服務型_x_等問題要有自己的見解,鼓舞、激發青年干部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要敏于行。美國西點軍校有句名言說,細節決定成敗。對__干部來講,細節首先表現在嚴謹細致和創新進取中。是否注重細節、敬業樂業將會決定你自己事業的成敗。
堅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滿懷對自己事業的熱忱和希望,相信自己的奮斗目標。在日常工作中,不單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堅定每個中國人的‘中國夢’都能夠實現的信心,更要把這種‘正能量’傳遞下去、傳播開來,助力全社會堅定理想信念。對青春,對中國夢,對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我們有了更多的領會與感悟。扎根基層、奉獻青春。這不倒的理想信念,將永遠激勵著全國廣大青年為中國夢矢志奮斗!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傳遞正能量勵志演講稿 篇3
通過學習,我首先了解到:教師作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和美德的傳播者,我們肩負著培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青少年的重任;我們肩負著振興民族、富強國家、幸福人類的重任。我們應該向學生們傳遞正能量。德為師之本,師德師風建設的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們教師隊伍的形象,以及實現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的達成度,是教育發展的根本保障。這一論述充分體現出教師職業的偉大使命和優良師德師風的重要作用。反觀自我,對于教育事業不能說不盡職盡責,但卻偶爾還會有無謂的抱怨和牢騷的小火苗出現。這樣一來,既影響我的實際教育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的身心健康。今后我要提高對教師職業和師德師風的認識,進一步養成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品質和習慣,努力塑造自身優良的師德師風。我還了解到:我們要把愛與責任放在師德的首位,時常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度,以德修身、以德立威,內鑄師魂、外塑師表,在教師這一平凡而又神圣的崗位上,努力做一名有愛心、有責任心的老師,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品德志趣高尚、風度氣質優雅的人。教師職業任重而道遠,平凡而偉大。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反觀自我,常常因為偷懶而缺少了“每日三省吾身”;多是關注了自身業務知識的豐富和專業技能的提高而淡化了對師德師魂師表的注意和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多是強調師道尊嚴而忽視了以德服人、以德立威;常常夢想卓越但不甘于從平凡人、平凡事做起,從身邊簡單的點點滴滴做起。所以,在實際上,我往往是容易重復出現同樣的失誤,事與愿違,高不成、低不就。今后,我要進一步加強正反思,內鑄師魂、外塑師表,敬業愛生,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積極積累點滴的成功和進步。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在做到以上幾點之外,還要認真向報告團的師德先進學習,向身邊的教師先進學習:學習他們熱愛教育、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的崇高理想,他們熱愛學生、教書育人、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學習他們鞠躬盡瘁、艱苦奮斗、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的敬業精神。要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教育觀,不斷提高自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書育人的能力。反觀自我,這些先進人物的優點和善根在我身上多少有一點兒,但多是我的正確觀念不夠堅定,實際行動不能有效堅持。今后,我要努力向他們學習,堅定正確的信念,大膽實踐、持之以恒。同時,我還清醒地認識到,我要認真學習體會國家教育部部長提出的他心中的教育夢和鄭州市教育局毛杰局長專門提出的我們的教育夢,設計和踐行自己的教育夢。雖然我能引導孩子們一起為同伴的出色表現而喝彩,但經常方式單一、不夠及時,又何談能在教室里處處洋溢著笑臉?以至于有些孩子興趣盎然,有的則無所事事,兩極分化嚴重。所以,今后,我要在以上方面加以改進,并根據自身實際,設計和踐行自己的美好教育夢。總之,通過認真學習和反思,我發現自身在教師職業道德和師德師風方面還有許多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同志們,讓我們一起永遠告別遺憾的昨天,加倍珍惜奮進的今天,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從師德報告團的先進學起,從身邊的師德師風先進學起,在優秀教師師德精神的感召下,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用愛和責任樹立良好的師德,大力弘揚優秀師德,積極傳遞教育正能量,去感動學生、感動家長、感動社會,用飽滿的工作熱情合力打造影響全區乃至更大范圍內的惠民教育品牌,去實現我們心中美好的教育夢、中國夢。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