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節約的演講稿(通用3篇)
有關于節約的演講稿 篇1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勤儉節約、艱苦創業”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命題,如今重又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和戰略意義。
一個企業離不開水,電,煤,紙,企業的生產成本是不能太多的浪費在這些上面。就在我們提前并網發電,供電量、利潤等指標節節攀升的時候,一份份煤炭漲價的傳真文件雪片似的飛來!這猶如一個晴天霹靂,給了我們當頭一擊。公司一個月需燃煤約2.8萬噸,而煤價上漲幅度已接近200元/噸,一個月影響凈利潤560萬元!一年呢?這是怎樣的一筆損失啊?我們正經歷嚴峻的考驗,節能降耗,節能降耗,每個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有人問:“作為小學生,我們能做什么呢?”
告訴你們吧,我平時可注意節電呢,自己在家的時候從來不開空調,夏天把窗子打開通通風就可以了;白天一般不開燈;燈泡都換成了節能燈;隨手關燈已經是我的好習慣了!說到節水,我也有好辦法:我們可以站在盆里洗澡,再用盆里接到的洗澡水涮拖把,還可以用淘米水澆花,總之最好是‘一水多用’。”學期結束時,老師發下來了好多用過的本子,有的還有好幾頁沒有用,我便把他們收集起來重新裝訂成新的本子使用。有一些用過一面的,我也收集起來,用來做草稿本。即使是雙面使用過的紙張也不扔掉,把它們攢起來賣給回收站,這樣加工后可以做成再生紙。用過的課本和輔導書,我有意識地愛護它們。我想,這些書雖然是我們花錢買的,但我們也不能浪費,可以把它們集中起來,傳遞給低年級的小同學,或者送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既節約了資源,又幫助了別人。”節約是一個好習慣,好習慣是伴隨我們一生的財富。就讓我們從“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粒米”開始,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吧。
祖國未來的藍圖需要我們來描繪,民族的希望要靠我們來實現,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過程中更應有我們的所作所為,讓我們以實際行動為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節約資源,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同學們,節約新時空已經展現,建設節約型社會任重而道遠,讓我們攜手共進,用我們的智慧和行動去改變我們所能改變的一切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有關于節約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是高一xx班級里的一名學生,我叫。很高興今天能夠站在這里作為一名優秀學生代表,來給大家做演講。今天我要給大家帶來的演講題目是“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希望大家能夠在聽完我的演講后,能夠在生活中嘗試著去養成一個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勤儉節約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美德。不少先輩祖先都對我們后輩們有著勤儉節約的祖訓。
當我們在吃飯的時候,當我們僅僅只是因為飯菜不合自己胃口就想要把它們倒掉的時候,我們不妨想一想農民伯伯在炎炎的夏日里,扛著鋤頭,在滿是泥濘和污漬的田地里,揮汗如雨一般的耕作著的場景。他們被烈日曬的黝黑,烤的頭皮發麻,他們從天還沒亮就出去,到了晚上日落的時候才拖著一身疲倦的身體回到家中。他們挺直的背已經被幾十斤的大米壓的漸漸變得佝僂,他們強壯的身體也因為長年累月的勞作而患上各種疾病。難道這些還不夠我們去珍惜糧食,還不夠我們去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嗎?
雖然我們現在的條件是好,不用再為吃不上飯而發愁,不用再為沒有衣服穿而擔憂。但是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現在能有這么好的生活,能有這么好的一個讀書環境,那都是靠我們的先輩們艱苦奮斗打拼下來的,靠他們的一點一滴勤儉節約積攢下來的。我們不能有了這么好的條件,就忘了先輩們的付出,就忘了要去勤儉節約,就忘了要去珍惜先輩們給我們所創造出來的條件。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簡陋的環境并不重要,清苦一點也沒有關系,只要我們自己擁有一個高尚的人品,擁有有一個豐富的學識,就不會覺得自己有哪里是比別人寒酸的。
所以同學們,即使我們有錢,我們也不用買多么昂貴和漂亮的衣服,即使我們有條件,也不必到處花錢造成過多的浪費。我們要學習我們的先輩們,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學習古人,培養自己高尚的品格。
謝謝大家!
有關于節約的演講稿 篇3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艱辛苦”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習慣,節約也是一種好品質,節約能改變我們大家的生活,節約能進化我們大家的心靈,節約能讓我們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
在我們的身邊就“埋藏”著許許多多的“節約小使者”她——我的同學陸夢,就是其中一位。
陸夢她是個勤儉節約的女孩,生活上每當她看到洗手池里的水龍頭沒有擰緊,水像段了線的珠子,一滴滴的向下滴,她會不管理三七二十一向水池跑去,把水龍頭擰緊;每當她去打飯時,會按自已的飯量去打飯,并告戒我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她得到一只筆時,她會愛不釋手,好好愛護它……
最近廣告、新聞、報紙上都在宣傳“光盤行動”,她知道后更加節約糧食、珍惜糧食了。
在上個星期天,萬里無云,我與她約好去青秀山玩。我們玩得不亦樂乎,滿頭大汗。我們走出大門,“呼!呼!真累呀!”剛下山的我氣喘吁吁地說:“我們去吃飯吧!”“好”她抹了抹臉上的汗,快步向不遠處的店走去。進了快餐店,一股冷氣撲面而來,我們倆剛才的疲勞就拋到九宵云外去了。我摸摸口袋,拿出剩下的100元,對老板說:“來兩份三兩的肉伊面!”陸夢她突然把我拽到一邊:“這樣不好吧!我吃不了這么多,如果吃不完,起不是很浪費嗎?”,固執的我卻君子有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態度勃然不同,我不顧她的勸告,依然我行我素。不一會兒,兩大碗熱氣騰騰的肉伊面端上了我倆的餐桌上,一開始我信心十足,大口大口地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可越吃越累,越累越不想吃,最后也不顧這碗面價錢貴,甘脆賭氣不吃了。她見了趕忙批評我:“現在廣告、新聞、電視、廣播都在宣傳光盤行動,假如每個人都像你這樣,那一年下來要浪費多少糧食啊!”
生活富裕的我們,又是怎樣做的呢?一張白紙才畫了幾筆就扔掉了;一支剛剛買好的價錢昂貴的鋼筆半天之內就弄壞了;要的東西只求漂亮不求實用;有了零花錢就隨意亂換也不看價錢;買的飯菜、零食、水果吃了一點兒就扔掉了……
現在廣告、新聞、報紙上都在宣傳“光盤行動”,可是,曾有多少人做到過?假如我們在學校里按自己的食量打飯,在餐廳按自己的飯量點菜,在家里按自己的菜量做飯,這樣不就做到了節約糧食,又做到了光盤行動,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同時,我爸爸也是一個“節約小使者”。爸爸在辦公用紙上,都盡量無紙化,必須用紙,則一定是雙面打印、書寫。廢紙統一放紙簍中,有時見到有未寫完的白紙被丟進紙簍中,他非常心痛,會悄悄地把它撿出來再使用。他的辦公桌上有一小疊寫了一面或還留有一些空白的紙張,這都是他從廢紙簍中撿出來或從一些廢文件、書報中裁減下來的,平時他要寫點東西打個草稿或記點臨時性的事情都是用這些廢紙,而不像其他一些人,從打印機上抽一張新的紙寫上幾個字,不要了之后就把紙摞成團,對準垃圾桶遠遠的拋過去。
節約,一個普通的詞,但它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一起呼吁大家爭做“節約小使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