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注重自身修養做一名講道德黨員發言稿(精選3篇)
基層黨員注重自身修養做一名講道德黨員發言稿 篇1
作為黨員,要言語文明。工作中的好多問題可能就是因為言語不當激化矛盾,要求大隊工作人員要依法依理依據向老百姓答疑解惑,解決百姓問題。德行,在家庭里,表現的就是尊老愛幼。修行,首先要剖析自己,講良心。中國共產黨用短短幾十年,國力增強,國家富強,民族興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這些都是無數先輩用獻血換來的,所以,人要講良心,我們的思想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是先導,能力要提高,系列講話最終是要解決實際問題的。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共產黨員應當具備的道德品行
共產黨人的道德品行既繼承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精髓,又有共產黨人的不斷創新。共產黨人也非常強調個人的道德修養和黨性修養。
“忠誠”是黨員干部最基本的品行。指出: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黨員必須時刻牢記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把對黨忠誠作為基本政治素養,遵守黨的章程,踐行黨的宗旨,嚴守黨的紀律,時刻保持同黨中央高度一致,始終保持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讓忠誠成為自己最閃耀的品行。
“為民”是黨員干部最可貴的品行。指出:各級干部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黨員干部必須不斷強化為民意識,真正撲下身子深入到群眾中去,要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任務,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多為群眾著想、多為群眾辦事、多為群眾謀利,始終同群眾保持親密的“魚水”關系,讓為民成為自己最動人的品行。
“自律”是黨員干部最需要的品行。指出:自覺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襟懷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黨員干部必須把廉潔自律作為一種思想境界來提升,作為一種職業操守來要求,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斬斷私心雜念,消除攀比之心,凡事站在排頭、走在前列、先干一步,以實際行動為干部群眾做出表率,通過正己來正人,讓自律成為自己最剛正的品行。
二、講道德、有品行是現實的需要
多次提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特別是反復提到講道德、有品行,做合格黨員。現在,黨內許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道德品行出現了不少問題。我國當前的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作風問題也很突出。
一是權力約束不足。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同樣,有些作風問題也與權力有關,比如推諉扯皮,老百姓辦事進不了門、辦不了事等。所以我們現在強調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約束權力,規范政府運作流程,讓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在工作中都有較好的制度去遵循。要讓制度來約束道德、品行上的不足。
二是個人道德修養墮落。整體上來說,我們當前的制度確實存在一些漏洞,但這個制度漏洞對全體黨員領導干部都是一樣的,而大多數黨員,不論是高級領導干部,還是在普通崗位上工作的普通黨員,絕大多數是沒有犯錯誤的。也就是說,在同樣的制度漏洞下,有的人犯了錯誤,而大多數人卻沒犯錯誤。就是因為大多數沒犯錯誤的人心中有桿尺,雖然沒人監督,但自己知道有的事不能做,這就是個人道德修養的作用。如果僅僅依靠制度,而沒有個人道德修養、黨性修養的配合,恐怕也是不夠的。也就是說“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籠子本身也是有空間的。制度最大的作用就是不讓人干壞事。但是要讓人自覺地做好事,光靠制度也是不夠的。這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對制度的重要性。
當前,有些黨員干部在道德修養、道德品行上確實出現了很多問題。所以,以來我們反復強調道德修養,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專門提出“講道德、有品行”,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另外,強調道德修養也是中國共產黨思想建黨的重要要求,是全面從嚴治黨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要真正做好、實現、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就必須要強調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的道德修養。
現在,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輕視思想政治工作,以為定了制度、有了規章就萬事大吉了,有的甚至已經不會或不大習慣于做認真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了,有的甚至認為組織找自己談話是多此一舉。正是這樣的簡單化和片面性,使一些本來可以落實的制度得不到落實、一些本來可以避免的問題不斷發生。
制度要執行下去,除了靠制度自身的完善性、系統性之外,很大程度上還需要制度的執行者有比較高的道德修養和比較強的黨性修養。
三、講道德與制度建設都要抓
我們不僅要強調道德修養,也要強調制度建設。對于古代儒家道德修養來說,古代在治國上完全依靠道德修養。而我們既強調道德修養,也強調制度建設,兩者缺一不可。
有人說,中國在古代時只強調道德修養,不注重制度,因此出現了很多問題,要學西方。結果只顧制度建設,不要人的道德。實際上,如果人的道德出現問題,一樣能夠找出空子。因此,現在我們在治國上主要還是靠制度,但是同時也強調道德修養。
提高道德修養,關鍵在于慎獨慎微,勤于自省,而不僅是要有外在的制度約束才有好的道德修養,更不能以制度不健全為理由來解釋自己道德標準、道德修養低。
四、共產黨員要做到講道德、有品行的表率
1.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明確的政治方向。對于中國共產黨員來說,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明確的政治方向,遵守鮮明的政治原則,珍惜個人的政治生命,以形成內在的定力;就是要有牢固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就是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仰;就是要有對社會主義前途的信仰。
2.要以“四有”為標尺。
(1)要做到心中有黨。對黨忠誠,知道黨在自己心中,有此標尺,做事時才會想到自己是不是在按照黨的要求做事。
(2)要做到心中有民。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透、看得淡。當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并不要求個人完全不談自己的利益,但在滿足自己利益的同時要想得透、看得淡,要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特別是要下大力氣解決好人民不滿意的問題,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3)要做到心中有責。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4)要做到心中有戒。要正確行使權力,就要處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關系;要始終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道德修養,追求健康情趣,把好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要慎微,關鍵要注意小節。一般來說,在別人看得見的地方,大家的言行都會差不多。因此,更關鍵的是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也要做得好。同志強調,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也見品德。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大多數腐敗分子是從不注意小事小節逐步走到腐化墮落境地的。領導干部都應慎獨慎微,從小事小節上加強自身修養。
在新常態下,只有我們每一名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切實加強自身的修養,做到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從而提高自身素質,做好本職工作,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目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能實現,黨才能永葆先進性,不斷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基層黨員注重自身修養做一名講道德黨員發言稿 篇2
基層一線是黨政工作的重要基礎,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層干部,處于貫徹中央方針政策的神經末梢。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在考驗干部意志、衡量干部水平、體現干部作風的一線,如何增強駕馭工作、化解矛盾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如何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將棘手的問題,抽絲剝繭,對癥下藥。蕪湖市、蕪湖縣、紅楊鎮黨委在全體黨員干部中部署開展的“講看齊、見行動”學習討論活動為我們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在任何時候、任何階段,基層的黨員干部都必須把向中央基準看齊作為政治準則,自覺做到齊心、齊力、齊步,使思想更加統一,步調更加一致,形成推動跨越發展的強大力量。
講看齊 思想同心
看“齊”需主動。所謂“群力誰能御,齊心石可穿”,取得戰爭勝利必須協力同心,做到看齊。從個人層面看,向榜樣學習、向先進看齊,是激勵精神、凝聚力量的重要方法,也是汲取智慧、取得進步的重要途徑。從政治層面講,看齊是思路、是出路,是方向、是標準,是對黨的性質、宗旨、目標、任務的高度認同,是黨的力量之源、優勢所在,更是一個政黨最大的、最具體的政治紀律和規矩。基層工作中,“看齊”不能僅靠上級傳達、外在要求,更重要的是內在自覺,主動追隨,必須以積極的態度來理解和貫徹黨的整體要求,強化自己的工作能力,確保黨的方針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實到基層一線。
看“齊”要常態。在基層,雖身處低位,卻應心懷群眾冷暖疾苦。很多干部初入單位,都抱著一展宏圖、建功立業的志向,然而,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中,發現沒有那么多耀眼的事跡和光環,熱情便點滴地耗盡了,常常感嘆自己懷才不遇。殊不知,基層是一切工作的依托,是黨和政府開展工作的第一線,各項工作由基層落實,工作成果由基層體現,群眾的評價來源于基層。基層群眾工作開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今年6、7月份,紅楊鎮遭遇了特大洪水,在防洪前線,在隨時可能發生險情的堤壩上,黨員干部以身作則、沖鋒在前、一線查險,與群眾并肩作戰,真正做到上下看齊,眾志成城,步調一致。黨員干部做“到位”了,群眾自然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作為與百姓直接打交道的基層干部,日常工作中更要做到“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時刻關注國家大政方針,時刻領悟中央精神,時刻研讀系列講話,時刻學習優秀領導干部的先進事跡,情系桑梓,心系群眾,不抱怨、不懈怠,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見行動 工作同力
雁無領不成隊,軍無首不可戰。齊,標注一種秩序,傳遞一種力量,堅持“看齊”原則是黨員干部政治定力的重要標志,更是懂規矩、守紀律的根本體現。向中央基準看齊,最終都要落到行動上。每個基層黨員干部,既要有向中央基準看齊的思想自覺,更要有具體的行動實踐。
見行動,要察疾苦。說“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關鍵是“行勝于言”,心中要裝著人民,腳下要沾滿泥土,手中要握有辦法,工作中要堅持民生導向,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為民利民、真抓實干。20xx年,紅楊鎮黨委、政府多方位協調建設矛盾,多角度克服建設困難,實施政府性投資、專項債、招商引資以及民生工程等15個重大項目,還加大力度推進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縣鄉暢通工程、小型農田水利改造提升、水毀工程恢復與重建,通過實實在在的舉措暖民心、贏民心。
見行動,要正風氣。萬丈高樓平地起,基層干部處于工作第一線,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骨干,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也是人民群眾了解黨和政府工作的窗口。干部怎么干,群眾怎么看,人民群眾往往從基層干部的作風和言行來評價我們黨和政府。現實中,也應看到,作風不正、作風粗暴、平庸懶散等問題在一些基層干部身上還不同程度存在,與群眾雖近在咫尺、遠在天涯,進不了門、說不上話、交不上心。歸根到底,是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脫離了群眾,影響了黨和國家政策執行力。在當前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面對人民群眾過上更好日子的新期待,面對基層改革發展的繁重任務,面對變化交織的各種問題矛盾,基層干部更要轉變作風,提升能力,不踩紀律紅線,不越做人底線,對中央和上級黨委的決策部署雷厲風行,不搞變通,不打折扣,堅決做到政令暢通。早在20xx年,紅楊鎮便開展了“雙聯系”活動,每位班子成員和鎮機關中層以上干部均有重點聯系村和重點聯系戶,定期入戶走訪,幫助群眾解決了土地流轉,拆遷安置等一系列的矛盾,同時因地制宜引進農業項目,新建排灌站、砂石路等基礎設施。
見行動,要敢擔當。在基層工作中就要責任為先,敢于擔當,不讓失誤在自己的手上發生,不讓事業在自己的手上耽誤。向中央基準看齊,就要把加快本地區發展作為最根本的任務。20xx年1-10月份,紅楊鎮面臨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廣大黨員干部“精氣神”不散、腳步不亂,精準發力、措施有效,1-10月份完成固投4.77億元億元,規上增加值1.76億元,招商引資簽約項目22個,總投資12.24億元。基本完成灣西路拓寬改造工程房屋征拆和土地征收工作,迅速啟動青弋江干流整治工程,加速推進皖贛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房屋征收工作。重點打造集鎮和西河美麗鄉村建設,提前啟動崗山美麗鄉村項目規劃。實施縣鄉道暢通工程,修建和拓寬農村公路49.7公里。大力改善道路、水電氣、網絡等基礎設施,全面提升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保障,持續增長的指標、不斷變化的城鄉面貌、群眾生活改善的笑臉都說明,基層廣大黨員干部困難面前敢擔當、能干事,展現了好狀態、真本事。
基層黨員注重自身修養做一名講道德黨員發言稿 篇3
黨的以來,堅定不移改進作風、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旗幟鮮明、態度堅決、意志品質頑強、領導堅強有力。但是,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一刻不可放松。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我們黨是一個有著8600多萬黨員的大黨,相當于一個大國的人口數量,管黨治黨任務極其繁重。作為執政黨,我們肩負著帶領13億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艱巨任務。在我國,各級領導干部絕大多數都是由黨員擔任,從這個角度看,管黨就是治吏、治權。新形勢下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面對著各種挑戰和風險。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都是來自黨內的嚴峻挑戰,嚴重影響著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動搖著黨的執政根基,也嚴重危害法治國家建設。黨面臨的形勢越復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堅持從嚴治黨、嚴明黨紀,保證全黨統一意志、步調一致,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紀律和規矩是黨員干部必須遵循的行為底線。領導干部要知古鑒今、心存敬畏和戒懼。現在,有的領導干部忘記了自己是黨的干部,不知不學黨規黨紀,無視規制、不講廉恥,根本不把國法黨規當回事,沒有戒懼之心。黨的以來查處的黨員領導干部案例,沒有一個不是在違法之前首先違紀的。古人云:“自作孽,不可活。”廣大黨員干部必須信守宗旨、心存敬畏、慎獨慎微,講規則、守戒律,決不能無法無天、膽大妄為。
從嚴治黨關鍵在嚴格執紀。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再好的制度不執行、形同虛設,就一定會形成“破窗效應”。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么管,憑什么治?就要靠嚴明紀律。”嚴明二字強調的就是提高執行力,要說到做到,執紀必嚴,違紀必究。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遵守黨規黨紀。作為紀檢干部要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敢于擔當、敢抓敢管,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堅決同違反黨紀的行為作斗爭,確保黨規黨紀的剛性約束。要抓早抓小,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防止小錯釀成大錯,以鐵的紀律保持黨的先鋒隊性質和先進性純潔性。
我們要冷靜清醒地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保持堅強政治定力,堅定必勝信心,堅持不懈地抓下去,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回應群眾期盼、贏得黨心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