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夏天為主題的演講稿500字(精選3篇)
以夏天為主題的演講稿500字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來自高一(29)班的穆,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嚴防溺水,珍愛生命》。
曾經有人這樣形容過我們學生,我們是早晨冉冉升起的.初陽,充滿了青春活力,朝氣蓬勃,多么快樂,多么美麗!我們如此美妙的生命靠的是什么?答案是:安全!是“安全”捍衛著我們的生命,是“安全”維護著我們成長的權利。我們歌頌生命,因為生命是十分寶貴的。
最近一段時間,天氣逐漸炎熱,也是學生發生溺水事故的高發期,全國各地不斷傳來中小學生溺水的報道,這是我們生命的悲劇,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再次出現,我代表高一(29)班向同學們發出以下倡議:
一、自覺增強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學習防溺水的安全知識。
二、從我做起遵守學校紀律,堅決不玩水,杜絕溺水事件的發生。
三、對于違反學校紀律私自玩水的行為,要堅決抵制并努力勸阻。
據統計,近幾來我國0-14歲的少年兒童因意外傷害所致的平均死亡率為0.2‰,占0-14歲少年兒童總死亡率的19%,平均每年有近5000名少年兒童,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少年兒童。調查報告顯示,溺水在所有死因中所占的比重,六年來持續保持在一半以上且趨勢有增無減。
生命之河流,需要“安全”做曲折迂回的護堤;生命之畫卷,需要“安全”這支抒寫深遠神致的筆。沒有了“安全”,我們的生命就會摔跤,就不可能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生命只有一次,而對生命的守護,最重要的就是在于我們自己。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嚴防溺水,珍愛生命,堅決杜絕悲劇的發生,讓我們的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燦爛!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以夏天為主題的演講稿500字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強化安全意識建設平安校園》。從當前我校情況看,自開學以來,我校能按照上級的要求,認真組織開展了各種安全教育活動,對學校小電器安全檢查。總的來說,我們絕大多數師生能夠較好地遵
守各種安全制度和措施,學校總體上是安全穩定的,沒有出現較大的問題。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們在日常生活里還有不安全的隱患存在。操場地面水泥硬化,如果不注意,很有可能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進而影響到我們同學自身的學習,也會影響到學校的全面建設。
為確保學校安全無事故,切實給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安全、和諧、健康、純潔的工作、生活、學習環境,學校希望全體師生進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嚴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年段、班級,不要在安全方面出現大的問題。全體師生請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請大家要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沒有安全,就沒有正常的教學秩序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安全工作,人人有責。要充分認識到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大家做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做到常抓不懈,警鐘長鳴。
二是要加強安全常識學習。請大家利用時間來學習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我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特別提醒大家要學一些交通和消防安全常識。本周內,學校還將組織一次交通安全講座,準備邀請_大隊的同志來學校給師生作安全教育,來不斷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是要積極消除安全隱患。學校各年段、班級都要動起來,強化學校安全管理,堅決消除各種安全隱患。全體師生要嚴格遵守學校的有關安全規定,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錢包手機等財物,教室、宿舍等房間沒有人在時要及時鎖好門窗,防止發生意外情況。這里要特別提醒的是,同學們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錢包、手表等貴重物品,要注意隨身攜帶,不要隨意放在教室里,防止丟失。住在學校的同學有確實需要外出的要嚴格請假制度,不得超假;要嚴格注意消防安全,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或是在郊外游玩,都不要隨意玩火,更不能去隨意引燃垃圾。
四是要嚴格遵守相關安全法規。一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隨意橫穿馬路,
不隨意乘坐摩托車;二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不要相信詐騙電話及信息,防止上當受騙。三要嚴格遵守學校規定,不把管制_帶進校園。另外,同學們和自己的家長在進出校園時,要積極配合學校保安的工作。他們的職責就是嚴格把好學校的第一道關,來確保大家的人身安全,所以,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以確保校園安全穩定。
以夏天為主題的演講稿500字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奮斗。
千百年來孔子被人們尊為圣人、萬世師表。其實孔子一生歷經坎坷、顛沛流離。他3歲喪父,17歲喪母,壯年歷經坎坷,直到51歲是才為中都宰,就是一縣官,還只當了一年。55歲開始周游列國,歷盡艱辛,被人嘲笑,稱之為“累累若喪家之犬”。晚年,白發人送黑發人。在他69歲之后,孔子的兒子孔鯉、弟子顏回、子路相繼去世。如果僅看孔子的生平事跡,那么似乎沒有比孔子更加不幸的。雖為貴族,但處處受到排擠;雖有治世之道,但沒有用武之地。尤其晚年,先喪子,后喪徒。這樣的事情,無論放到誰的身上,都是最不幸的事情。
但是孔子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態度,堅持推廣“人生正途”,期望每一個人從道德自覺開始,力行仁義,得享幸福。為了推廣這一理念,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并且廣收門徒,有弟子三千。孔子堅信即使他本人無法見到這一理念開花結果,他也可以經由教育,代代相傳,維系這個理想。正是孔子這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堅持和奮斗,才使得儒家文化代代相傳,成為中華文明的核心。
我們雖然是凡人,也需要有這樣的奮斗精神。有了這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奮斗精神,我們才會努力工作、挑戰自己,我們才會變得更好、更強,才會把自己打磨成一塊晶瑩剔透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