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演講稿600字(通用6篇)
知行合一演講稿600字 篇1
各位同學,各位朋友:
今天晚上有幸再次來到這里跟大家交流國學。上次跟大家交流的是關于“孝”。
先跟大家講個故事。
在一個原始部落,有一天,酋長召集族人開會。酋長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我們每個人出生以后,都會有優點和缺點。并且優點和缺點不是相安無事,能夠和平相處,經常會有斗爭。就像兩匹狼。一匹是好狼,代表我們的優點:仁慈,勤儉,孝順,友愛,認真……另一只是壞的狼,代表我們的缺點:冷漠,懶惰,無情,草率……
這個年輕人一聽,就問,假如這兩匹狼做斗爭,我們的優點和缺點做斗爭,那誰會勝利呢?
問題一拋出來,大家就七嘴八舌討論開來了,各位同學,各位朋友,你們覺得誰會勝利?
酋長最后說:你喂給他食物那只狼,會勝利。
把食物,把能量給好的那只狼,給我們的優點,優點就會勝利,而把食物,把能量給缺點,壞的那只狼就會勝利。我們就被自己的習氣和壞習慣牽著鼻子走。
優點和缺點作斗爭的過程,就是修身的過程啦。
修身很關鍵,很多困惑我們的人生問題,追究起來,都是我們身沒有修好。在《大學》這部經典中,就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不管是天子也好,普通百姓也好,都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根本的,還是修身。
修身是什么呢?這個問題很廣泛,如果大家去研究的話,會得到很多_。有一個_,我們可以參考,那就是,修身,就是盡本分。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做兒子的,就做好兒子的本分,好好孝養父母;做哥哥姐姐的,就好好愛護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就好好敬愛哥哥姐姐。現在社會出現很多問題,就在于都沒把本分盡好。做兒子的可能埋怨父母不講理,對自己不好,卻不反省自己兒子的本分有沒有做好。做下屬的,埋怨領導不講理,不受重視,所謂君仁臣忠,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反省,很可能是問題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
古時候有一位圣人,孔夫子都對他推崇備至,他就是大舜。
大舜是個社會底層人士,在歷山做過農民,耕地,做過工人,在黃河之濱做陶器,還在雷澤打過魚。都是很_苦的工作,不僅如此,在家里還有時時刻刻防備父母和弟弟的_。歷史記載,大舜的父親是個樂師,但是后來眼睛瞎了,大舜的親生母親死了之后,父親娶了一位后母,后母有生了一個弟弟,叫象。家人都想把大舜殺死。象“日以殺兄為務”,每天的工作就是想著把哥哥殺掉,然后糧食和農具歸父母,哥哥的琴歸自己,還讓兩個嫂嫂給自己鋪床鋪。有一次,父母叫大舜修屋頂,就在下面點火,要把他燒死。大舜能,提前準備了兩個斗篷,像鳥一樣飛了下來。挖水井,父母和弟弟在上面填土,要把他活埋。大舜從旁邊挖條地道,出來了。但是盡管如此,大舜沒有任何的怨氣,還在那哭泣。他說:是我沒有吧孝道和悌道做到啊,草感召父母和弟弟要謀害自己,是自己德行不夠,還不能感化父母和弟弟啊!哭得很難過!
大舜在種地時,就認真把地種好,做陶器的時候,就認真把工作做好,打漁的時候,就認真打漁,在打漁的那個地方,年輕人都到水深的地方,老年人沒辦法,只好在水淺的地方打漁。大舜為了感化這里的_,就主動做榜樣,把水深的地方讓給老年人。久而久之,就感化了當地的年輕人的敬老尊老之風。
知行合一演講稿600字 篇2
大家好:
我們說“知行合一”,知,就是知識、思想;行,就是實踐、行動,就是落實。人的力量,來自于知識與行動的統一。要知道,除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是實踐,是把思想知識應用于行動中,將問題與實際聯系起來。我們的知識與實踐行動是密不可分的,只知知識而不付諸實踐,一切只是空談,我想沒有一個人想成為第二個馬謖損兵折將。同樣,只有魯莽的行動也結不出成功的果實,唯有“知行合一”才能收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做到“知行合一”,我們才能將我們的知識思想應用于實際當中,真正地做到學有所用,用有所成。我們學習知識最終是為了創造財富,創造我們不一樣的未來,收獲知識與思想的碩果,這就需要我們做到“知行合一”,把己之所學和想法創意應用到實踐中去。
做到“知行合一”,我們才能在實踐中有方向,使我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和動力。我們的實踐有知識的指導,有思想的來源,才能夠得到成功;有知識的充實才能使我們的實踐更加的豐富多_,才能使我們的實踐更加有意義,實現我們的目的和期望。
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地提高我們自己的綜合素質,使我們鍛煉成真正的優秀青年學生,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更應該,也必須做到知識與行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我們的學習與生活、社會實踐真正地統一起來。
偉大的學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大家并不陌生,他的思想乃至他的一生都給我們闡釋了什么是“知行合一”,怎樣才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們要引以為楷模,把“知行合一”落實到我們的生活的每一步,點點滴滴當中,成功路上會有碩果累累!
我演講完了,謝謝!
知行合一演講稿600字 篇3
“知行合一”這一思想最早來源于明代的思想家王陽明。“知”就是認知的意思,就是指我們對一個事物的理解和判斷,或者理解為“信念”,“行”就是“去做”的意思。那么,顯而易見,“知行合一”就是不僅要有自己的判斷和信念,還要踏踏實實地去做!這樣,我們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甚至做到完美。
這一思想曾被稱為“現代成功學的法典”,正是因為它是堅定信念和拼搏努力的一種結合,讓無數人為之瘋狂。馬云,赫赫有名的商業精英。他正是“知行合一”的代言人,從剛開始做英語翻譯,到后來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再到后來的電子商務、阿里巴巴、淘寶,這一路走來,挫折與失敗也不曾少過,但最后他還是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知行合一”的理念!似乎每一次他都有著準確的時機判斷,他把理想信念化為了實際行動,雖然歷盡艱辛,但他從未放棄。我們要讓自己的腦子活起來,然后去創造、去努力!再舉一個大家熟悉的例子,大家看看現在手中的華為手機,她是如何由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逐漸領先的'?這要得益于公司領袖任正非了。就在前幾天,美國宣布要停止向中國出口高通公司生產的“芯片”,所有的國產電腦和手機公司都傻眼了。只有華為公司還有底氣,因為他們有自主研發的“麒麟芯片”,我們所知道的華為P10就是用的國產芯片。一個人要有正確的判斷太重要了,任正非提前意識到了芯片依賴性的弊端,所以才早早開始自主研發。他的判斷是對的,而且他也做到了!于是,華為將會成為下一個神話。
與“知行合一”的人相反,那就是懶惰,或者只會空想不做的人了。社會上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成功永遠不屬于他們!大家都知道“紙上談兵”的故事,一個只會理論,從不付諸行動的人是不可能打勝仗的!趙括很聰明,熟讀兵書,能說會道,但就是很少去做,最后落得個失敗的下場。生活中這樣的人很多,舉個例子,一個人很想賺錢發財,他天天想,吃飯想,做夢想,但就是不愿意去動手,那他最后只能被餓死!
企業是競爭最殘酷的地方,我們靠什么來證明自己,獲得屬于自己的權利和幸福?你的思想決定你的高度,樹立了正確的信念,并不斷不努力,去爭取,你就能得到BOSS的認可,同事的擁護!公司不養閑人,思想要積極,行動要迅速!我們都會成功,都會越來越好!
知行合一演講稿600字 篇4
“知行合一”離成功很近
“知行合一”這一思想最早來源于明代的思想家王陽明。“知”就是認知的意思,就是指我們對一個事物的理解和判斷,或者理解為“信念”,“行”就是“去做”的意思。那么,顯而易見,“知行合一”就是不僅要有自己的判斷和信念,還要踏踏實實地去做!這樣,我們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甚至做到完美。
這一思想曾被稱為“現代成功學的法典”,正是因為它是堅定信念和拼搏努力的一種結合,讓無數人為之瘋狂。馬云,赫赫有名的商業精英。他正是“知行合一”的代言人,從剛開始做英語翻譯,到后來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再到后來的電子商務、阿里巴巴、淘寶,這一路走來,挫折與失敗也不曾少過,但最后他還是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知行合一”的理念!似乎每一次他都有著準確的時機判斷,他把理想信念化為了實際行動,雖然歷盡艱辛,但他從未放棄。我們要讓自己的腦子活起來,然后去創造、去努力!再舉一個大家熟悉的例子,大家看看現在手中的華為手機,她是如何由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逐漸領先的?這要得益于公司領袖任正非了。就在前幾天,美國宣布要停止向中國出口高通公司生產的“芯片”,所有的國產電腦和手機公司都傻眼了。只有華為公司還有底氣,因為他們有自主研發的“麒麟芯片”,我們所知道的華為P10就是用的國產芯片。一個人要有正確的判斷太重要了,任正非提前意識到了芯片依賴性的弊端,所以才早早開始自主研發。他的判斷是對的,而且他也做到了!于是,華為將會成為下一個神話。
與“知行合一”的人相反,那就是懶惰,或者只會空想不做的人了。社會上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成功永遠不屬于他們!大家都知道“紙上談兵”的故事,一個只會理論,從不付諸行動的人是不可能打勝仗的!趙括很聰明,熟讀兵書,能說會道,但就是很少去做,最后落得個失敗的下場。生活中這樣的人很多,舉個例子,一個人很想賺錢發財,他天天想,吃飯想,做夢想,但就是不愿意去動手,那他最后只能被餓死!
企業是競爭最殘酷的地方,我們靠什么來證明自己,獲得屬于自己的權利和幸福?你的思想決定你的高度,樹立了正確的信念,并不斷不努力,去爭取,你就能得到BOSS的認可,同事的擁護!公司不養閑人,思想要積極,行動要迅速!我們都會成功,都會越來越好!
知行合一演講稿600字 篇5
大家好!
在“用心讀好書奮斗新時代”讀書活動中,我想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知行合一王陽明》。
本書是首部全面解讀知行合一哲學理念及其創始人王陽明的通俗全傳,系統闡述了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哲學,對于我們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著巨大的啟發意義。
在生活中,我們要始終堅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來約束自己的生活。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人原本都有一個自我的靈明,那就是我們的本心,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領下,我們在生活中的言行舉止都要做到盡心盡力,問心無愧。
在工作中,我們要始終以“知行合一”作為自己的工作準則。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論聯系實際。這本書告訴我們:時代在改變,社會在發展,我們不能固守著舊思想,而應該不斷學習,順應時代潮流。我們應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鉆研,敢于發現,要做到心中有數,心里有底。只有這樣,在開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始終保持不畏艱難、敢于奮斗的精神。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優秀的人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只有經歷挫折、考驗和磨練的人生,才能真正地邁向成熟和成功。我們應認真領悟并努力學習先賢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終保留著一顆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誠、無悔的人生。
謝謝。
知行合一演講稿600字 篇6
大家好!
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說:懂得道理與實際應用都是重要的。說得再明白些就是要想實現理想,必須有切實可行的方法。這看上去是句簡單的話,實際卻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即知道該怎樣做的事應該與行動相結合,才會變得完美。
有了好想法就應該立即行動起來。當在行動之前固然會遇到許多問題,雖然我們不知道能否在行動之前消除障礙,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動之中克服困難。別告訴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跡發生。如果你真這樣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別相信世界上會有奇跡,因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跡,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諸行動,奇跡也無法幫助你成功。
有這么一個小男孩,資質平凡,沒有什么過人之處。他小時候想當班長,結果他連任三年班長;大學時,他喜歡上校花,終于在許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學畢業后,他想開一家公司,三年后這家公司上了電視臺;在他30多歲時,忽然想學畫畫,結果他在40幾歲時成功的舉辦了畫展。
當別人羨慕他時,他卻說:"我很平凡,沒有什么聰明的才智,也沒有什么遠大的抱負,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結果如何,我卻認為自己沒有輸"。
其實現在很多人只是想想罷了,而沒有付出實際行動。要真正實現目標就要做到知行合一了。這樣我們才能不留遺憾!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