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勇氣的演講稿600字初中(精選3篇)
只要有勇氣的演講稿600字初中 篇1
“終于做了這個決定,別人怎么說我不理,只要你也一樣的肯定,我愿意天涯海角都隨你去……”聽著梁靜茹的《勇氣》,讓我想起來往事。
三年級時,我還是一個膽小如鼠的小女孩,上課從來不敢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生怕回答錯了老師會批評我。就一直沒有這個勇氣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學校舉辦的活動我也沒勇氣參加。
到了三年級下學期時,我們班上了一節公開課,老師提出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班里很多同學都舉手了,甚至成績比我差很多的,也舉手了,還說著:“我來,我來。”我環顧了四周,就我沒有舉手。
下課了,老師把我叫到了辦公室,對我說:“心怡,今天班里好多同學都舉手了,就你沒有舉手,老師覺得很失望,我希望下次你上課也要舉手。”“我怕答錯了,你會批評我。”“不要怕,要拿出勇氣出來,打錯了不要緊,老師相信你。”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都睡不著。老想著老師說的話,這時,我聽到了鄰居家在放梁靜茹的《勇氣》這一首歌。我想來想去,覺得我應該要拿出勇氣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第二天,上課了,老師提出了一個比較難的問題,班里沒有一個同學舉手。老師就說:“就沒有一個同學敢回答這個問題?”說著,眼睛朝我方向看。我立刻舉手,老師叫了我的名字,我立刻把我的想法說出來了。老師就表揚我了:“心怡同學做的很好,希望大家能向她學習,同時,我也希望心怡同學能夠堅持下去這個勇氣。”
后來,每節課只要老師提出問題,我就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再后來,學校舉辦的活動我也積極參加,尤其是藝術節活動。到了三年級,我就成了學校里有名的小童星了。
直到現在,我還是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目前,我還是學校里文學社編輯組的成員,還獲得了校星光技能大賽硬筆書法三等獎呢,雖說沒有進入市級比賽,但我也相當滿足。
再回想,歷史上很多名人,比如海倫凱勒,她在19個月時,就失去了視力,后來還失去了聽力。但海倫凱勒沒有失去勇氣。后來,在安妮·莎莉文老師教育下,她學會了說話,最后還考上了大學。再比如張海迪,她5歲時就因患脊髓病導致高位截癱,但她也沒失去勇氣,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園,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初中全部課程。
所以,勇氣十分重要。
只要有勇氣的演講稿600字初中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大多數時候,人們遇到困難,都喜歡用,或者說是習慣性用“我不能”、“我不會”、“我不敢”、“我不行”來推辭,但是你真正想過,你是不是真的不能,不敢,不行,不會呢?
人的潛意識里有一種本能,是會在人被逼急了的時候被激發出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那么,這種潛能,究竟有多強大?
我們可能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不敢做出回應,記得我讀過這樣一則故事,也可能是真實事件:有一家公司招聘員工,貴公司待遇不錯,有不少人前去面試,但不論誰進去,還沒有介紹自己,就被面試官狠狠地打了一個耳光,被打耳光的人也沒有說什么,只是覺得自己做錯了,捂著被打紅的臉跑出了公司,后面的人見了很疑惑,直到自己也經歷了被打耳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這時,最后一個前來面試的人,被打耳光之后,狠狠地打了一個耳光在面試官臉上,并說道“剛才,你是這樣打我的。”在場的人不由得一愣,隨后對年輕人表示祝賀,恭喜他被成功錄用。
這個事情是很好的一個例子,明明自己沒有做錯什么,平白無故的挨了一個耳光,為什么不能反擊回去?為什么沒有勇氣反擊回去?就憑他是面試官?在他無緣緣故打了你耳光的一剎那,他就是你一個需要還擊的路人。
如果,我們多一份勇氣,可能就會改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果,我們多一份勇氣,就不會讓壞人逍遙法外;如果,我們多一份勇氣,就不會讓自己的名利受到損壞;如果,我們多一份勇氣,生活該是多么美好!
只要有勇氣的演講稿600字初中 篇3
勇氣時時刻刻都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與我們渾然一體。
勇氣不是意氣。許多知名的猛士,他們擁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力量與膽識。但是其中有一些人,只是魚目混珠地處在其中,這些人擁有的并非勇氣,而只是意氣。李逵殺虎,固然值得我們為他高超的武藝喝一聲彩,但在他動輒便結果一家老小的性命時,又怎能稱得上“勇”字?勇氣,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操守與膽量的結合;而意氣,是只要順心,便可為之。兩者雖然相似,卻在認知層面上存在著差異。可以說,意氣與勇氣只有形似,但絕不可混為一談。
而在勇氣之中,也可以分為幾類。有“壯士斷腕”式的果敢之勇,有“割肉喂鷹”的仁愛之勇,更有“精忠報國”的守節之勇。這幾種勇氣,由表及里,由淺到深,在歷史與文學上有許多事跡為我們知曉。
果敢之勇源于“果斷”,是斷絕力的體現。這類勇氣,體現出一個人的急智與突破本能的勇氣。諸如項羽破釜沉舟、曹操割須棄袍,這類勇氣可以在刻意練習后為我們所擁有。仁愛之勇多見于神話傳說,他們體現出人類所擁有的仁慈之心,常常發生在神或宗教領袖的身上。割肉喂鷹、投身飼虎,還有將肉體與血液化為餅與酒供眾生享用等等,這一類勇,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之上的高潔品質。還有最為人們崇敬的守節之勇,這種勇氣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的頻率極高,常在朝代更迭時從無數愛國志士的內心深處爆發出來。宋朝的一些舊臣在蒙古南下之際,因不愿屈從而在崖山投海,相傳有數萬之眾,海上尸體遍布。而近代在日寇入侵之時,中華兒女也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帶來了勝利的光明。在明知自己不可為,卻因為民族大義與操守而奉獻生命的勇氣,是十分令人欽佩的。這種勇氣并不會因為身處和平年代而消失,而是深深地刻印在我們的精神深處。
勇氣小到每個個體,大到民族、國家,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品質、精神。往古來今、四方上下,處處都存在著這種精神品質。它超越了言語的界限,通過每個人切實的行為相互聯系,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的繁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