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演講稿(通用3篇)
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演講稿 篇1
對于近代大文豪、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繼魯迅之后的又一個大文學家,我們學過他很多篇課文,如《草原》、《貓》、《養花》,還有《北京的春節》等等。他是我比較喜歡的作家,有人這樣評價老舍先生:“老舍先生生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劇本、散文、詩歌,幾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談現代長篇小說的生成,你不能超越他。回顧現代諷刺、幽默精神,離不開老舍,講到中國話劇的民族化,自然不可繞開老舍。而要認認真真地總結中國現代白話的歷史,想想我們每個人今天嘴里說的或者筆下寫的現代語言文字,更是不可忽視的存在。”從這段話語中,想看出老舍先生在中國文學史及至世界文學史上,還難嗎?
老舍先生在我心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而這,是從他的長篇小說作品《四世同堂》開始的,讀了他的作品,腦子里會刮起一陣思想性的“思維風暴”,可以感受到一種來自心靈的不可描繪的、不可褻瀆的震撼,是一種無法用文字表達的強烈情感,濃濃地糊在了我的心頭。讀完之后,我又懷著激動的心情買回了《駱駝祥子》,從此迷上了老舍的文學作品,《老張的哲學》、《老牛破車》、《貓城記》等是后來陸陸續續看的。說真的,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的文筆有了很大的提高,是一位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作家。
老舍先生在我心中是一個忘我的民主作家,從他的照片上看,我就可以想象出他沒日沒夜地創作的情形,我甚至于可以想象出,一個一臉皺紋但從骨子里透出來一股陽剛之氣的中年民主作家,抽著煙,正在文思涌泉。
老舍先生是我最敬佩的文豪之一!
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演講稿 篇2
在我眼里,老舍應該是現當代作家中比較另類的存在。
這種另類不是指老舍先生的行為言論異于常人,而是說他雖然處于那個文學界群情激憤、百家爭鳴、正反交鋒的特殊時代,其筆觸卻依然溫敦柔和,即使有諷刺批判之意也只是隱藏在文字中,相當含蓄。在他的作品中,幾乎找不到任何激烈的話語。此外,老舍的作品中政治目的性也不像同期作家那樣濃厚,前期基本沒有,建國后的作品雖應時代要求添加了一些與新中國政府相關的內容,也歌頌過新時期新風尚,但整體上也只是淡化色彩。沒有明確的政治立場也許也是老舍在后來的運動中受到沖擊的原因之一,但這也正好說明了其與世無爭,但求平和的性格。其實,老舍對于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有著更加深刻的感受。作為旗人,入主中原的自豪感在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的一瞬間蕩然無存,有的只是恥辱與不舍,就像其自傳體小說《正紅旗下》一樣。雖然在內容上,老舍寫了很多民俗活動和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但里面總能讓人感到一種淡淡的哀愁。他用調侃的語氣來寫他大姐的婆婆一家,一面吃虧空一面又要撐臉面,鄙視他們欠債不還的無賴和無錢仍講奢侈的貴族毛病;同時又用一種贊頌的口吻來寫肉店掌柜的這個漢族人用自己的勤勞和汗水爭取到了和滿人平起平坐的機會,但對他被封建傳統僵化了的思維表示扼腕。在這些人物中,老舍最欣賞的是他的二表哥,聰敏、好學,還沒有滿族青年身上那種沒來由的優越感和惰性,十分勤奮,并對人生有著明確的規劃,但他也不是完人,也擺脫不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共性。字里行間,你都可以聽到老舍那沉重的嘆息聲。如果《正紅旗下》能夠完成,那它一定是一部足以傳世的經典。不論人物細節、民俗風情的描繪還是社會現實的揭露,都細膩深刻,甚至可以說不輸《紅樓夢》。只可惜作者中途停筆。
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演講稿 篇3
老舍—一個偉大的人民藝術家,一個讓后人永遠敬仰的文學巨匠,一座永恒的豐碑。
他一生創作了許多經典的作品,比如:長篇小說《離婚》,《老張的哲學》;戲劇《龍須溝》,《茶館》,《春花秋實》;短篇小說集《火車集》,《櫻海集》等等。但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駱駝祥子》了。
《駱駝祥子》這部小說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祥子是北京舊三十年代一位青年車夫,善良,正直,他的理想是車,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于是,他省吃儉用,起早摸黑。三年之后終于得償所愿,但是那時是抗戰時期,北平亂成一團,祥子稀里糊涂地被抓去打雜,更痛苦的是他的寄托—車,也被奪走了。千辛萬苦逃了出來,回到“仁和廠子”繼續拉車。但是痛苦還沒結束:廠主劉四爺的女兒虎妞看上了祥子,并誘惑他,祥子上了當,不得不娶了虎妞,不多久虎妞就死于難產。從此以后祥子就墮落了,以前的善良正直不見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車也不去了,吃喝嫖賭的惡習也染上了,他可以為金錢出賣朋友,徹底淪為了行尸走肉。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丑惡面目,如果不是他們的迫害,祥子也不會從充滿希望走向墮落,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后卻淪為了社會垃圾----這不就是可悲的人生嗎?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
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對于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