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書籍的演講稿(精選7篇)
關于書籍的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一個愛看書的女孩,我在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麒麟小學讀書,我叫鄧曉莜,今年9歲。我的老家在紫金,我是客家人。
我來講講我的外貌吧!一雙寶石般的眼睛,一雙靈活的手,加上一頭烏黑的頭發,就變成活潑可愛的我!
我的愛好很廣泛,喜歡畫畫、閱讀、寫作、彈鋼琴等等……
就說閱讀吧,我讀書的時候,耳朵好像聽不見任何聲音。記得有一次,我坐在教室里看書,從上課一直看到下課,好朋友叫我去玩,我沒有聽見,朋友拉我,我沒有感覺,好朋友沖我大聲減叫,而我還是像石頭一樣,一點反應也沒有,最后好朋友忍無可忍,不理我了。當我看完整本書,才發覺過來,立刻去向朋友道謙。
還有一次,我在家里正準備寫作業,突然看到桌子上有幾本書,于是我隨手拿起一本來看,看著看著就忘記了時間,直到姥姥來叫我吃晚飯,我才想起作業還沒有做!
在我身上有優點,也有缺點,我的優點是辦事非常認真有負責心,老師對我辦事從來都很放心,爸爸媽媽也愿意交給我做事,比如晚上,我都要去看看大門有沒有關,燈有沒有關……
我的缺點就是審題有時太大意,比如有一次做數學題時,我把“7”看成了“1”,導致這些題的全部算錯,但我下決心改掉這個壞毛病,我一直也很努力。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語文老師,教大家讀好的書,寫好的文章。
這就是我,你喜歡我嗎?如果喜歡,就和我做朋友吧!
關于書籍的演講稿 篇2
大家好,我叫張子昊。我長得虎頭虎腦的,留著一個蘑菇頭,特別帥氣。胖嘟嘟的臉蛋上鑲嵌著的眼睛忽閃忽閃的,猶如夜空中的繁星,小小的鼻子下長著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一笑起來露出兩顆可愛的大門牙,特別惹人喜愛。
我性格開朗,愛好廣泛,喜歡踢足球、登山、滑輪……尤其喜歡看書。老師告訴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每當我拿起一本書,就像一條小魚游進了知識的海洋,愛不釋手、如饑似渴,看個沒完沒了。
記得有一次,媽媽燒好了飯菜,著急出門辦事兒,叫我自己先吃。我正沉迷在書中不可自拔,就隨口答應著。當媽媽回來后,看見桌上的飯菜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就知道我還在看書,頓時火冒三丈,大聲喊道:“飯都冷了,還在樓上看書!”我心不甘、情不愿地說:“多看書不好嗎?您不是讓我平時多看書,提高成績嘛。”媽媽聽了,啞口無言,只好無奈地搖搖頭。
我因為看書鬧的笑話還有很多,足以讓你笑破肚皮。有時我邊走路邊看書,一不小心,頭和墻就來了個親密接觸,撞出了一個大包,逗得奶奶哈哈大笑;有時看到精彩處,會突發狂笑,惹來旁人異樣的眼光……媽媽告訴我,看課外書也要適可而止,凡事過了度就不好了。
這就是愛看書的我,你們喜歡我嗎,愿意跟我交朋友嗎?
關于書籍的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中等的個子,圓圓的臉蛋上嵌著一對水靈靈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有一張可愛的嘴巴。手里經常捧著一本書。這就是我,一個愛看書的小男孩。
從我開始懂事時,媽媽就常常買來許多兒童讀物,一心一意地教我看書識字。天長日久,我被那些五顏六色的圖片和精彩的故事所吸引,常常手不釋卷,有模有樣地讀起來。媽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常常高興地對人說:“這個孩子愛看書,長大以后有出息!”
當我學拼音后,就試著拼讀。后來,媽媽給我買來帶拼音的書。我常常依偎在媽媽的懷抱里,咿咿呀呀地讀起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我已經讀三年級了。我更加愛讀書了。記得有一次,在放學的路上,我看起了剛借來的《格林童話》。書中動人心弦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一邊走,一邊看。突然,“砰”的一聲,我的頭狠狠地撞在了電線桿上。我疼得趕緊捂住了頭,跑回家。
等回到家里,我的頭起了一個大包包。媽媽看見了,拉著我的手,心疼地說:“孩子,你的頭怎么啦?”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講給了媽媽聽。
媽媽聽了,哈哈大笑地說:“你真是一個小書蟲!”
我愛書如命。你喜歡我嗎?
關于書籍的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閱讀一本好書,可以陶冶情操,增長知識,使我們變得十分聰明!那么你覺得讀書的滋味是什么呢?
那些覺得閱讀很有意思的人一定覺得讀書是一種又酸又甜的東西吧?我就是這樣的哦!我一打開書,就好像掉進了一個泥潭,無法自拔。在書中,我結識了更多的朋友:我認識了海的女兒,我為她的遭遇而哭泣;我結識了匹諾曹,我為他變成了人類而高興;我認識了灰姑娘,我為他變成公主而激動。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從書中學到的,我覺得讀書是一顆又酸又甜的水果糖!
而那些覺得讀書很無聊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一定覺得讀書是一件十分苦惱的事情。是一件又苦又辣的東西呢!個別人就是這樣的哦。(我們班上的)到了閱讀時間,他們翻開書看了起來,雖然同樣是看書,但他們的表現卻是心不在焉……唉!就不必說了,相信大家會明白的。
我覺得讀書不止只有酸甜苦辣四種味道,還有很多種哦!這,需要我們自己去領悟。
關于書籍的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年9歲,個子適中,有一雙烔烔有神的眼睛,一個大大的嘴巴,我興趣廣泛。喜歡下象棋,玩電腦,愛看書等等,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看書了!
每次一下課,上了一個廁所就拿起本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有一次星期三,第一節下課以后,我就拿著借書證跑去借書,我左看右看,終于找到了一本《海底兩萬里》,挑好了以后我就最快的速度回到教室,(里看了起來這本)津津有味的看起了這本海底兩萬里。一夜,兩頁,三頁,我像一匹餓狼似的貪婪地看了起來。不一會,上課了,趁著老師沒來我又忍不住看了起來。突然,我聽到了一個沉重而又熟悉的腳步聲,果然不出我所料,是英語老師來了。老師一來到教室,我就把書收了起來,可是老師在上面講課,我又忍不住有把書拿了起來,津津有味地看著。就這樣,一節課過去了,老師一布置好作業就走了,這下更加好了,老師一走我就光明正大的看起書來了?粗粗,我竟(君)然連上課都忘了,直到同桌郭夢然來叫我,才知道上課了,老師一走上講臺我才把書放好,老師在上面講課的時候我(既然)又忍不住把書拿起來看了,上課了,大家都在認真聽講,只有我還在看海底兩萬里......
這就是我,一個無可救藥的書迷!
關于書籍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假如我是一株小草,那么書就是綿綿春雨,它滋潤著我;假如果我是一棵小樹,那么書就是燦爛的陽光,它照耀著我;假如我是一只小鳥,那么書就是碧藍的天空,它陪伴著我,讓我自由翱翔!
在我成長的十六年里,書一直沒有離開過我,她就像甘甜的乳汁,猶如鎮定的良藥,又似促膝交談的益友,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我收獲著,我成長著。
小時候,我的枕邊離不開的是一本《格林童話》,媽媽把白雪公主、灰姑娘逐一嵌進了我的夢里,在繽紛的童話世界里,我結識了人世間的真、善、美和假,惡,丑。善良的種子在我幼小的心靈土地上播撒。漸漸地,我暢游在詩歌的海洋里,乘著輕舟在三峽中勇進,去感受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喜悅;漫步于塞外遼遠的大漠之上,去領略王維點燃的直沖云霄的孤煙,欣賞那讓人流連忘返的“長河落日”;還可以欣賞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柔美的江南夢里水鄉。在泛著陣陣檀香的古詩里,我沐浴著洗滌靈魂的清泉。再后來,我結識了《雷鋒日記》,他讓我明白奉獻的一生最美麗;我走近了《三國演義》,他讓我領略到諸葛亮舌戰群儒的風采;我加入《鋼鐵是怎樣練成的》的行列,他讓我體會到人生的真諦和生命的意義……書香已逐步融入了我的生命。
我呼吸著書中人的呼吸,感動著書中人的感動。一本書,也許就會蘊含著一個奇跡。捧著書,翻著書頁,我邂逅了一個名叫“海倫。凱勒”的奇跡。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卻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創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
我,我是個健全的孩子,我可以享受拉開窗簾的一瞬間,早晨的第一抹陽光,然后高興地說,太陽每天都從我的窗邊升起;我可以用語言表達我所有的歡愉與憂傷;我可以盡情聆聽天籟。與海倫相比,我擁有太多。但我相信,海倫是富足的,因為她是在用愛心擁抱世界,她有著驚人的毅力和樂觀的情懷。她的生命成就了一個奇跡,這就是“大寫的人”吧。
于是,我抱著無比的決心卻屢屢碰壁時,我做了萬全的準備卻迎來失敗時,我流著傷心的眼淚卻依然沒轍時,海倫就會來到我身邊,在清晨的窗口,和我一起觀看飛動的生命,教會我堅強地應對一切……
回首這些走過的歲月,是書伴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華秋實的美好歲月;是書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是書給我帶來了智慧和力量,在我的成長的路上不斷為我“加油”。
我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做向上的階梯,我可以攀得更高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走進書的海洋,暢飲這“源頭活水”,心靜如水的我,還會繼續與書為伴,一起去品嘗更加精彩的人生。
關于書籍的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知不覺我愛上了讀書。
翻開一本本帶著濃濃墨香的書卷,猶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在那里,有人歌詩三百,其葉蓁蓁,歌盡悲歡,歌盡繁花。書中的情思如云煙一般,彌漫于我那小小書房的一寸天地,載著我游走于長風日月之間。
在《三國演義》中我看到了關云長的俠肝義膽、劉備的寬厚仁愛、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無奈、悲哀,在心里向往著趙子龍的神勇無敵;在《紅樓夢》中,真切地體會了什么是八面玲瓏、什么是多愁善感,用心里描摹著王熙鳳的萬種風情和林黛玉的嬌若春花;《平家物語》對日本盛極一時的平家家族的興、榮、衰的描寫,不僅為我打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異國歷史畫卷,也讓我看到了人性在面對權利時的貪婪與冷酷;我發現盛開的桃花就是詩經描寫的那樣:“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而《希臘三步曲》則帶著我進入了美好的大自然,聞著花香、聽著鳥鳴,看著各類生命在陽光雨露中恣意地生長,讓我領略到生命的多姿多彩。
然而透過《蘇菲的世界》我又初步了解到了人生的哲學,激發了我對人生的思考。在色彩斑斕的《海底兩萬里》中遨游時,我不由驚嘆于作者當時對現代科技的想象、以及與現代科技發展驚人的契合;“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雖然我不能體會李白當時的心境,但依然能感受到他的狂放不羈;陸游對子孫“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叮囑也曾讓我黯然神傷;而夢想著“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的辛棄疾最終只能“把欄桿拍遍,吳鉤看了”讓我唏噓不已;我最喜歡的還是反復吟詠著“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每一遍都讓我熱血沸騰。
每次當把經典的篇章反反復復地讀起,都覺得是那樣的舌尖美好,唇齒含香。我在讀書中成長,書給了我知識,給了我力量,更讓我一次次“新生”。就仿佛在無月的夜晚,一顆明珠從黑色的海里冉冉升起,帶著越來越強的光輝,最終綻放在水面,如月華般照亮了海面和夜空。而我,則坐于一舟,沐其光華,欣然自樂:人生有書,以此相伴,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