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長征精神青春勵志演講稿(通用3篇)
弘揚長征精神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1
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一條路:一條光明之路,一條幸福之路,一條通向繁榮富強之路!長征是一首歌:一首英雄贊歌,一首勝利凱歌,一首驚天地泣鬼魂的歌!長征是一幅畫:一幅山水風情畫,一幅人物肖像畫,一幅二萬五千里歷史畫!
進行在30年代的長征,是中外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壯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謀求解放和發展的凱歌。長征,作為中國革命史上偉大、壯觀、神奇的一頁,雖已翻閱過去達70年,但是,長征精神卻具有永恒不變的歷史價值和光照千秋的繽紛異彩。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王明的“左”傾錯誤,八萬紅軍被迫離開中央根據地,從南中國的崇山峻嶺中開始了漫漫長征。長征路上,面對著自然界種種艱難困苦,地方軍閥、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他們都毅然挺過去了。瞧!那冰冷的空蕩蕩的十三根鐵索,他們“飛”過去了;瞧!那高聳入云的大雪山,他們翻過去了;瞧!那杳無人煙的草地,他們踏過去了。在整個長征的368個日日夜夜里,他們一共爬過了18座崇山峻嶺,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占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包圍,挺進和順利通過了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面對著30萬武裝精良的敵軍,攜帶著數量龐大的輜重,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回穿插,最終征服了二萬五千里的艱難險阻。
長征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典范?v觀整個長征的過程:放棄湘西,轉向貴州;舍棄川西,北上陜甘;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每一個戰略方向的改變,每一項戰略任務的確定,每一次戰斗勝利的取得,都無不與探索和求實精神息息相關。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艱苦奮斗精神的楷模。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前有敵軍,后有追兵,可就是在這“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逆境中,紅軍轉戰兩萬五千里,終于從100萬的敵人中殺出了一條生路。
長征是充滿著無私奉獻精神的史詩。無論是難以自拔的沼澤,還是茫茫無際的草地;無論是皚皚白雪,還是飛機大炮;無論是酷暑嚴寒,還饑餓干渴……紅軍將士都抱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堅忍不拔的毅力,與窮兇極惡的敵人展開殊死搏斗,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團體,只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實事求是,無私奉獻,就能夠成就事業,創造輝煌。70年前的長征是這樣,70年后的今天也是這樣。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對,從頭越,當中華民族湊起團結協作的凱歌的時候,當華夏兒女樹起實事求是大旗的時候,當炎黃子孫插上無私奉獻的翅膀的時候,中國巨龍必將騰飛——飛得更高,飛得更遠。同志們、戰友們,讓我們揚起青春的風帆攜起手來,為這一天的到來而共同努力,共同奮斗吧!讓長征精神薪火相傳!
弘揚長征精神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2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學們:
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其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
曾幾何時,波濤洶涌的大渡河畔,響起了紅軍“嗒嗒”的馬蹄聲;
曾幾何時,冰封雪蓋的夾金山上,駐扎著紅軍長征的營地;
曾幾何時,峰峰如劍,直入云霄的婁山關前,流傳著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遍L征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盡管,紅軍長征已經過去了七十年,但它的豐功偉績,驚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冊,萬古流芳,長征,萬歲!
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
“隨意坐地堪露宿,臥看行云逐浪翻。帳月席茵刀槍枕,談笑低吟道明天!痹陴囸I、寒冷、疾病和死亡面前,紅軍將士始終保持著笑談明天的革命樂觀主義。盡管他們開始并不知道長征的落腳點在哪里,戰略轉移何時才能結束,但他們深信:“只要跟走,就有前途,就會勝利!彼麄兏试赋钥啵瑢幵笐鹚,也不愿掉隊、離隊。這樣一支以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為支柱的革命隊伍,是不可戰勝的力量。紅軍戰士不畏艱險、英勇戰斗,靠的就是對革命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這是他們強有力的支柱。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會產生戰勝一切困難、戰勝一切敵人的巨大動力。
團隊
什么樣的讓我們落淚?那就是寧可犧牲自我,去保全集體的團隊。當年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率部隊為紅軍墊后,掩護主力隊伍撤退。當主力部隊安全轉移后,湘江已經被國民封鎖了,陳師長的部隊又餓著肚子翻山越嶺退回到湘西打游擊。撤退途中,陳師長腹部中了敵人的子彈,他命令其他的戰士撤退,自己來掩護,不幸被敵人抓住。敵人非常得意,在抬著他去邀功的時候,陳師長把自己的腸子掏出來扯斷,最后壯烈犧牲,年僅29歲。這個故事讓我們流淚,讓我們感動。長征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紅軍戰士為了大部隊的安全,犧牲了自己,如果一支軍隊,如果一個軍隊擁有這種,那么它必將無堅不摧。
嚴守紀律的
當年,紅軍能殺出重重包圍、征服千難萬險,與紅軍官兵視紀律高于生命的觀念和嚴守紀律絕不含糊的自覺行動密不可分。
1936年2月,紅二、六軍團進入烏蒙山區后,敵軍切斷了其通往黔西南的道路,一度將紅軍包圍在大山叢林里。危急關頭,賀龍下達秘密突圍命令,要求部隊隱蔽行軍,不準點火;馬蹄裹布,不準發出明顯聲響。1萬多名紅軍官兵,嚴守行軍紀律,最終神不知鬼不覺地從敵軍防線中鉆了出去。
麗江石鼓鎮素有“萬里長江第一灣”之稱,左右兩側綿延著數百公里的玉龍雪山和云嶺山脈。1936年4月25日,紅二、六軍團在強敵緊追的情勢下,從這里搶渡金沙江。
弘揚長征精神青春勵志演講稿 篇3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長征精神”。
我讀過許多關于長征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打動著我。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金色的魚鉤》的課文,這篇課文是一位紅軍回憶他的老班長為了讓他和另外兩個病號順利走出草原,而最終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文中的老班長為了讓三個病號順利的走出草原,不斷的為他們增加營養。為了讓他們補充更多的營養,老班長把用來縫衣服的針燒紅了,做成了釣魚的魚鉤。為了找到魚餌,老班長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老班長的眼睛也漸漸的開始模糊了,但是他還是堅持給三個病號做魚湯喝。有時老班長等了半夜也釣不到一條魚。而每次煮的魚湯老班長一口也不喝。就這樣老班長和病號們一天天消瘦下去,而老班長卻不斷的鼓舞著病號們要走出草原。直到他在去世前還不肯喝下病號們為他煮的魚湯……
老班長最終還是沒能和病號們一起走出草原。但是他那為別人著想的精神還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