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中國心得體會演講稿(通用3篇)
逐夢中國心得體會演講稿 篇1
大浪淘沙,20xx年9月,經過高考的洗禮,我懷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情,踏進了大學這片我夢寐以求的熱土。這里是一個全新的舞臺,我將秀出最美的自己。
知識學習 生活的主旋律
以學習為本,始終如一。剛上大學的我,面對課業壓力的減輕和課余時間的增多,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以為考前突擊就可以應付大學的考試,以至于考試前一晚挑燈夜戰,甚至有男生揚言要熬到天亮,果真是青春熱血,最后那門課還是以慘敗收場。此后,我吸取教訓,積極向優秀的學長學姐取經,改善學習方法,以認真的的態度對待學習。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永遠記得大一綜合素質測評后對自己的承諾,那關于夢想的追逐,漫長而短暫,這是我所陌生的的路途,如果真的遠的看不到盡頭,那么至少在終點,應該是我燦爛的夢想,清晰的如同溫暖褶皺的花葉,當初那么激烈那么決絕的想法,竟然變成這么安靜這么坦然的心境,我為自己的改變祈禱。
永遠記得烈日炎炎的夏日,當很多人都呆在電風扇下吹著涼風,我站在走廊中不停地背書,幾百頁的書好似看不到盡頭,書上草稿紙上那黑色的紅色的字密密麻麻,累了就坐在樓梯上,困了就趴在桌子上;
永遠記得寒風呼嘯的冬日,當很多人都在被窩里享受溫暖,我站在一教的草地上,口中念念有詞,凍得直打哆嗦也不愿離去。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兩年來,學業成績始終保持全班第一而且穩中有升,大二綜合素質測評全班第一。期間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校一等獎學金、校二等獎學金以及校三好學生稱號。我深知,成績只代表過去,此刻的我正重新開始全力拼搏,我希望用自己的汗水詮釋青春的光彩。
學生組織 我的另一個家
在大學除了學習之外,我們還可以加入到學生組織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還記得剛進大學那會兒,各個學生組織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壯觀景象,讓年輕的我們眼花繚亂、心潮澎湃。從提交競聘表到筆試、面試,我們要經過層層選拔,過五關斬六將。
在學院記者團,我認識了一群對記者、新聞或者寫作有著相同愛好的朋友,我們活躍于學院各個活動現場,拍照、采訪、撰寫新聞稿、編輯院報,樂在其中。
在學校讀者工作委員會,我和大家一起撰寫活動策劃書,張貼活動海報,再到班級宣傳,作品評比,以及最后的獲獎名單公布。期間我還組織委員會成員到我的家鄉——美麗的文房四寶之鄉安徽宣城春游踏青。
作為學校新興社團——網行社的創始人之一,我和社團成員大力宣揚優秀的網絡文化,努力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同時開展豐富的社團活動。在校團委理論宣傳部擔任副部長期間,積極配合部長完成相關工作,同時在校黨委宣傳部編輯校報,一直受到老師們的認可。
可能有些人會問我,你怎么能參加這么多學生組織?其實,我參加學生組織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和很多人一樣,在高中時就聽說過關于學生會的種種傳說以及傳說中瀟灑帥氣的學生會主席,于是一進入大學我就興致勃勃的想加入學生會,在經歷院學生會和校學生會競聘相繼失敗后,我的學生會之夢也就徹底破碎。與此同時,好不容易加入了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經過一個月的實習,我又慘遭淘汰。記得收到淘汰短信的那一晚,我一個人偷偷哭了好久,因為一再地被否定,我的信心受到極大的打擊。但是我是打不死的小強,我還年輕,青春賦予我很多次嘗試的機會,我相信一定會有適合我的組織,于是我又開始新的嘗試,終于我進入了合適的組織,在那里我結識了朋友、豐富了閱歷、鍛煉了能力、收獲了成功的喜悅。
課外競賽 激情與夢想同行
我渴望插上夢想的翅膀,讓那顆年輕的心充滿激情。我的興趣愛好十分廣泛。我熱愛運動,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從小學起我就一直參加學校的田徑比賽,無論是長跑、短跑還是接力賽,隨處可見我奔跑的身影,它鍛煉了我堅強的體魄。我喜愛武術,在體育選課上選修了太極拳。我喜歡舞蹈,利用暑假學習拉丁舞。我喜歡朗誦,常常參加學校的朗誦比賽。我喜歡寫作,經常給校報和《學生工作》投稿。我喜歡嘗試、喜歡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鍛煉了自己,實現了自我價值,更收獲了友誼。
回首兩年來,我參加了不少比賽,也獲得了一些比較不錯的成績,獲得包括了省級獎項在內的大大小小20多項榮譽。還記得參加安徽省第六屆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大賽暨大學生創業大賽時,由于作品要通過TTP演講的方式展示,我和同伴的PPT制作基本從零學起,期間不停地查資料、修改作品、撰寫演講稿,忙的暈頭轉向,我的電腦還時不時來個死機罷工,整的我們心力交瘁。
這個比賽采取“車輪戰”的方式層層選拔,一份作品從初搞到定稿要修改不下20次,期間我們不停地跑辦公室找指導老師,每天中午頂著炎炎烈日去教室修改作品,晚上大家都睡了我們還坐在電腦前。為了練習演講,我們擠從語氣語調語速,到表情眼神動作,事無巨細的考慮。無論是在寢室教室還是辦公室,甚至是走在路上,我口中都念念有詞。前往參賽地點的汽車上,三個多小時的車程,我一刻也不敢閑著。甚至是比賽前一晚在酒店的房間里,我一個人對著空蕩的墻壁練習了20多遍。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最終我們以省三等獎和“創業之星”稱號告終。
這個比賽鍛煉了我很多,長時間的高度緊張和繁瑣的細節讓我好幾次處在崩潰的邊緣,我對自己說,算了吧,放棄吧,可是又不甘心,因為夢想的力量,我們期待最后的結果,我和搭檔相互鼓勵,在老師朋友的幫助下,我們走到了最后。其實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事,只要認定一個目標,堅持下去,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志愿服務 溫暖與感動的記憶
在大學除了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外,我們還需要有一顆熱忱的心。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會受到別人的幫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如果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作為一名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我們更要始終懷揣著一顆助人之心。兩年來我參加了很多次志愿服務,像清理校園小廣告,打掃公交車,在禁毒日宣傳遠離毒品,組織義務獻血······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時,我也收獲快樂。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20xx和20xx連續兩年春運,我在蕪湖火車站做志愿服務。雖然每年都能聽到媒體報道春運的新聞,但從未親身經歷過,但當我作為一名志愿者服務鐵路春運,我認識到了自己服務的重要性。為了能夠讓每位旅客能夠順利地達到目的地,我們積極引導旅客進站候車,耐心解答旅客提出的各種問題,認真為旅客尋找相應的候車室,幫助老弱病殘抬行李,縫補包裹,甚至是簡單的清理傷口等,無論工作多么艱辛,無論是否被人理解,在服務旅客時,我們的臉上永遠洋溢著微笑,看著旅客們踏上列車,我們要用努力和微笑溫暖整個春運,溫暖每位乘客的心。
知識學習、學生組織、課外競賽和志愿服務,共同構成了我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歲月如梭,回首來時的路,雖然曲曲折折,但我看到了一個不斷追尋夢想,不斷迎接挑戰的自己。我深知,能取得以上成績,不僅是我個人的努力,更離不開學校學院一直以來對我的培養和老師同學給我的幫助,在今后的道路上,我將懷著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從容和自信迎接生活的挑戰。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毛澤東的一段話: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逐夢中國心得體會演講稿 篇2
今天我觀看了教育臺的節目“抗疫第一課”,這個節目告訴我們,目前在全球流行的病毒叫“新型冠狀病毒”,同時詳細地給我們介紹這種病毒的來源、傳播方式以及人們可采取的防護措施、配套的消毒方式、正確的健康檢測,另外還告訴我們要宅在家里認真上課學習。觀看了這個視頻,最讓我敬畏的是在疫情面前,我們的醫生叔叔阿姨冒著被傳染的危險,不畏艱險,奮斗在前線,爭分奪秒地搶救生命。看著他們疲憊的身軀,我都想去扶扶他們呢!除了醫生們的付出,也有好多群眾自發地支援武漢,如雨衣姐姐無論刮風下雨準時給醫生送飯,從不間斷。從這些感人的事件中,我明白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也感受到了人民的團結和祖國的強大。
作為小學生的我,應該像視頻中的叔叔阿姨一樣,做一個認真學習、敬畏生命、明辨是非、學會合作、惜時如金、心懷使命的好少年。
逐夢中國心得體會演講稿 篇3
在這樣特殊的疫情時期,與全國大學生同上的“思政大課”,讓我對此次疫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體會。正如節目中教授所說的那樣,“危機”本身就包含著危難與機遇,重點在于我們如何去應對它。在來勢洶洶的的病毒面前,中國充分體現了“統一領導”的制度優勢,不僅將“國內的疫情”有效遏制,更是為世界的防控爭取了時間,化“危機”為“機遇”,彰顯了大國的風范。同樣,奔赴在一線醫護工作者們的身影更是令人為之動容。看見前輩們的挺身而出與無私奉獻,作為醫學生的我們深知,這是歷史的傳承,一代代使命與責任的接力;我們應該以前輩們為榜樣,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希望未來的我們也能撐起一片安寧。
最后,希望在世界各國同胞們的共同努力下,20__年的“櫻花”能夠早日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