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勵志優秀演講稿(通用3篇)
感恩節勵志優秀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首先,我要感謝父母
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從一個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傾注了父母無盡的愛與祝福。或許,父母不能給我們奢華的生活,但是,他們給予了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父母為子女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當你受傷時,哭泣時,憂郁時,難過時,你可以隨時享受父母的愛。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這就夠了。
其次,我要感謝老師
感恩老師,給我前進的動力;感恩老師,給我飛翔的翅膀;感恩老師,給我指明人生的方向;感恩老師,給我放眼世界的慧眼?老師的愛,無私中透露著平凡,卻又暗含一些偉大。它像一股暖流,滲入我們的心田;像一種呼喚,幫助我們落寞的心靈找到回家的路;像一陣春風,給我們溫暖和溫馨。我們的老師,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簇擁的鮮花,一支支粉筆是他們耕耘的犁頭;三尺講臺,是他們奉獻的戰場。他們的幸福,是桃李滿天下,是學生喚他的一聲“老師”。感恩老師,用優異的成績,用可驕的成功,用你一點一滴的進步來告訴老師,“老師,我能行”。
最后,我要感謝所有的人
因為,感恩可以滌蕩世間一切塵埃,感恩是一種歌唱方式,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感恩更是一種生活的大智慧。懂得了感恩,學會了感恩,每個人便都會擁有無邊的快樂和幸福。
感恩節勵志優秀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紅樓夢》中有一首歌謠:“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天下父母都將自己的孩子視作生命的牽掛,他們將青春,汗水,希望,快樂,幸福等等都寄托在我們身上。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他們;真正經歷過滄桑的人,是他們;真正走過漫漫長路的人,也是他們。他們賦予我們生命的廣度和深度,他們的愛,從不需要解釋。
泰戈爾在一首詩中寫到:“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嗡嗡地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應該向它道謝。”我們做兒女的,似乎總是那浮夸的蝴蝶。父母已過不惑之年,我們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學會感恩。否則,當我們深深體會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卻為時已晚。
匆忙的歲月在不經意間流逝,而我們卻在匆忙的生活中,將父親關愛的目光遺失在風里,將母親熟悉的話語漸漸淡忘。此時,我們不妨駐足,讀一讀溫情故事,聽一聽感人歌曲,總有一個段落或一句歌詞會使你的心靈有一絲顫動。作家丁午為他女兒寫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親愛的小艾,今天,爸爸收到了你的兩封信,爸爸很高興。你不寫信來,爸爸一點都不生氣。爸爸特別特別想你,你的信,爸爸看了好幾遍,好幾遍,我把它就放在枕頭旁邊。爸爸特別特別想你,爸爸想馬上飛到你的身旁,可惜我沒有翅膀,可惜,沒有。”聽完這一段,大家有沒有想起自己的父親?到現在我才明白,我和父親打電話時,他的每一個詢問都是他對我不停的愛與思念。
我要學好感恩,可是我該拿什么去回報父母呢?沒有華麗的辭藻描繪父愛母愛的偉大,沒有足夠的耐心傾聽父母的嘮叨,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對他們說聲:“爸,媽,我愛你們。”我能做的真是微乎其微。他們給予我的,就像閃爍在黑夜中的星辰,永遠沒有最后和結尾。我曾用雙手捧起母親那傾注愛的針線密縫的千層底,我香甜地睡在父親用臂膀圍成的港灣,父母細心地用幾層手絹為我包了要用的錢,犯錯后父母給予的無盡的安慰與包容,我就像那漂浮的白云,而父母的愛充斥著那湛藍廣闊的天空。這愛,無法用言語解釋,即便千金葉難以換取。
我們曾經以為優異的成績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回報,其實不然。天涼時的一聲問候,遠游時的一通電話,閑談時的一杯熱茶,甚至是你回家時的那聲:“爸,媽我回來了。”都足以讓他們暖心。在我們心里,他們是源,是愛,是永恒。他們會在街道轉角時,用背影告訴我們,不必追;會在送我們上火車時,用淚水告訴我們,不必念;會在他們年老時,用沙啞的聲音告訴我們,他們愛我們。
我們已經長大,昔日,我們有父母的庇護,可將來呢?他們總會老去,總會有兩鬢斑白,皺紋滿額,牙齒脫落,需要我們呵護和照顧的時候。那時候,我們一定要對他們說:“爸,媽,從此以后,我要用我我日益豐滿的羽翼為你們遮風擋雨,為你們撫去滄桑,讓記憶中我們美好的一切,隨著你們老去的容顏,成為永恒!我對你們的愛,同樣也不需要解釋!
感恩節勵志優秀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筑夢青春,成就輝煌》。
縱觀歷史,多少名人領袖,文人騷客,年紀輕輕就胸懷大志,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把自己的人生澆筑得燦爛輝煌。少年周恩來在課堂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錚錚誓言擲地有聲;遠赴日本求學的魯迅赫然寫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豪言壯語;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慷慨陳詞;毛澤東更是在黑暗中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用星星之火燎原了整個中國……
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小玲叮當,出生在新疆一個偏遠的山村,可是她心存理想,偶然翻閱的一本課外讀物就奠定了她的文學夢,她為此博覽群書,發奮寫作,她的海量閱讀給她的海量寫作積累了無窮無盡的素材,她的系列兒童文學作品風靡全球,《寫給小讀者》一書榮獲第十一屆中國圖書獎,在全國發行十萬余冊。《魔法小仙子》榮獲中宣部第十二屆“五個一工程獎”。她用豐富的幻想為孩子們開啟了智慧的大門。她的系列圖書《嘻哈歷險記》成為了全國少年兒童爭相閱讀的篇目!夢想成就了小玲叮當,夢想讓她完成了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全新蛻變!
數不勝數的勵志故事給我們磅礴的力量,鏗鏘的啟迪。我們正處在青春勃發的年紀,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黃金年齡;是熱愛學習,砥礪前行的沖刺階段;是構筑夢想、實現出彩人生的巔峰時代。沒有夢想的人生是蒼白的。那么,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夢想?應該如何去實現夢想?在構筑夢想的過程中,我們要怎樣去付諸行動呢?這是我們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認真思考、認真對待的問題。毛澤東曾經說過,“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自去嘗一嘗。”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實現夢想說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特別是在如今網絡發達,王者榮耀,跑跑卡丁車,手機游戲唾手可得的年代,這些誘惑露出猙獰的面目來挑戰同學們的底線,很多同學在誘惑面前迷失了方向,丟失了昔日的理想。老師們常說,“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我們青少年應該胸懷遠大志向,心存家國天下。與大環境接軌,和十九大連心。努力讀書,在書山文海中,緊跟時代的步伐,夯實自己的學識,豐富自己的素養,構架自己的未來。讀書易,讀好書不容易;做人難,做有理想,有追求,有當擔的人更難。我們就是要在學生時代,樹立好自己的理想,找準人生的標桿,砥礪前行,奮起直追,超越自我,成就未來!
我不喜歡在空喊口號中人云亦云,更喜歡在腳踏實中摸索、蝸行。龜兔賽跑、愚公移山告訴我們堅持不懈是制勝的法寶。我們的臉上涂滿了青春的色彩,我們的腳下匯集著堅定的步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讓我們團結一心,以青春的名義,熱愛祖國,熱愛學習,關心集體,扶危濟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涂上我們濃墨重彩的一筆,筑夢多彩青春,成就絢爛輝煌!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