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感恩的演講稿四分鐘(通用5篇)
關于感恩的演講稿四分鐘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銘記感恩》。
每年秋天,候鳥勇往直前地循著心中的路,朝南方溫暖的濕地飛去時,我總望著天空發的呆,總在想:南方的候鳥,它是否忘記了那片出生的樹林和那片遺落在巢中的羽毛。可是,來年的春天,它又出現在枝頭呼朋引伴。
這時,我想到了感恩,難道候鳥的回歸不是對樹林的感恩嗎?是的,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他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他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他高聳。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世界,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親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當我們用很酷的方式把吃剩的煙頭彈出時,當我們用很輕松的口吻說自己蹉跎時光時,當我們用很浪漫的心情與朋友閑逛時,當我們用很自豪的態度逃課上網時,當我們用很瀟灑的姿態應付生活時,而我們的父母呢?總是以很富裕的方式給我們掏錢,總是以很輕松的口氣對我們說上班不累,總是以很奢侈的方式讓我們吃頓餃子,總是以一種很幸福的口吻對我們說擁有我們這樣的孩子,他高興。
翻開歷史的畫卷,感恩的故事舉不勝舉:古有子路養親遠負米,陸績念母懷丹橘……今有田世國為母捐腎臟,鄒尊喜背父上大學……
這一個個故事讓我們感動,更讓我們慚愧。
朋友們,感恩我們的父母吧!
父母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讓我們無法在別人面前談起;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清貧的,清貧得讓我們不愿在眾人面前夸贊炫耀;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普通的,普通的就像一塊隨處可見的鵝卵石。可就是這樣的雙親,在你跌倒的時候,扶你起來,教你站立,指引你一步步走向成功。
朋友們,讓我們銘記父母的恩情,感恩父母的養育。風雨人生路,讓感恩與你我同行! 謝謝大家!
關于感恩的演講稿四分鐘 篇2
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于是,選擇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么樣的一種生活。
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感恩,并不局限于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時,我們是否會受喜怒哀樂所左右生活?喜的時候是否會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時候是否會大發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時候是否會惆悵萬分失落無比?樂的時候是否會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樣做到對喜怒哀樂處之泰然?要如何保持平靜的心靈?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于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么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
敗也是如此。
感恩,并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說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懷感恩的心,行報恩之舉,應當成為公民的行為準則,通過感恩教育,樹立知恩圖報的社會典范,讓這個世界充滿友愛、實現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三大和諧,進而升華為我們的人格魅力,輝煌我們的民族精神。我們享受著生活,生活給予我們太多的恩賜。
關于感恩的演講稿四分鐘 篇3
有一種愛,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伴隨著我們。從嗷嗷待哺到蹣跚學步,從玩耍學習到為人處事,我們健康成長的每一步都凝聚著父母無窮無盡的愛。這種愛無微不至,永恒不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莫過于父母之愛,它是無私的付出,不求回報的辛勞,我們得到了這么多,所以要從心底里學會感恩。從我們出生的第一天開始,他們就擁有了這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父母。父母是我們第一任老師,也是我們心靈的寄托。從孩提起就諄諄教導我們,引導我們編織著自己的夢,書寫著自己的人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吟誦孟郊的這首《游子吟》,往事猶如潮水般一幕幕展現在我的眼前。曾經多少次母愛感動著我,讓我熱淚盈眶;曾經多少次母安慰著我,讓我感到溫暖希望;曾經多少次母愛鼓勵著我,讓我堅強勇敢。第一份的安慰來自母親,第一份鼓勵來自母親,母親是我心靈的寄托,是我心靈的守護者。 古有“孟母三遷”、“孟母身教”為了讓孟子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不辭辛苦,幾次搬家。為了讓孟子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孟母以身作則,讓孟子明白誠信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品格。古人尚且如此,我們的父母何嘗不是這樣的呢?謹記父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也是我們人生的啟迪。 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母愛如冬日的一片陽光,讓身處窘境的我們感到溫暖;母愛如沙漠中的一股清泉,讓頻臨絕境的我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母愛如一首優美的歌謠,讓困惑的我們得到心靈的慰藉。
不知何時,如今每當耳邊響起那首父親感人的旋律時,我的思緒便不禁飄向那烈日炎炎的建筑工地。爸爸常年在工地打工,一年見不了爸爸幾面,而每次見面總
是匆匆幾天,讓我覺得從未感受過父愛,也許很多人都與我有著同樣的感受。難道真是這樣的嗎?
父愛是含蓄而又深沉的,是唯一而又無法替代的,每個父親在無意間已經給予了我們愛。在你跌倒時,在遠處悄悄地望著你的背影;在你考場失意時,言不由衷的向你潑冷水,時刻敲打著你,警示著你;,遇到挫折時,對你好像漠不關心,但在后面給你默默地鼓勵,打氣……這就是父親,這就是父愛。 我永遠不會忘記父母對我的愛,對我的呵護和關懷。學會感恩,不能止于言,更要落實到行動。作為一名大學生,父母對我們最大的期望莫過于我們能夠學有所成,成為有出息的人。所以,我們在校應該努力學習知識,提高各方面素質,以實際行動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同時,我們也應該時常給父母打個電話,會讓父母感到溫馨。還有我們要能站在父母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就能理解父母的難處了?傊覀儜摫M我們所能讓父母開心,讓父母驕傲。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過于父母的養育之恩。值得我們用生命去珍愛,用至誠的心去感激,用實際行動去報答。讓我們行動起來,點點滴滴,感恩父母!
關于感恩的演講稿四分鐘 篇4
春節應該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我也隨爸爸媽媽回到爺爺奶奶家,一起過春節。今天真是熱鬧,大街上氣氛紅火,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紅燈籠,有些人家的窗戶大門上還貼著春聯。
還沒到爺爺家,就遠遠看見大門上貼著兩個大大的倒著的“!弊,下面還各有兩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子。他們都做著拱手禮,在給我們拜年呢!爺爺張羅了一桌好菜,我和爸爸媽媽姐姐都迫不及待地吃 了起來。我們一邊吃著,一邊聽爺爺講著關于“年”的故事。
南方有個習俗,就是春節要包湯圓吃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一吃好飯,我和姐姐就纏著奶奶教我們包湯圓。
我拿來一點面粉放在盆子里,小心地加了一點熱水,奶奶把面粉捏成塊狀。接著,我們學著奶奶的樣子揪出一個個面團,把面粉搓成球狀。我揉啊揉,捏啊捏,好不容易才捏揉好。然后,我用大拇指按 了一個小窩,把芝麻放了進去。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像模像樣地搓著。誰知,芝麻放得太多了,湯圓的“肚子”承受不住了,“肚子”爆炸了,芝麻都“跑”了出來。奶奶見了,“撲哧”一下,笑了出來 。奶奶和顏悅色地對我說:“湯圓的餡不能放得太多,也不能放得太少,要適當地放。”吸取了一次教訓,這次我可有經驗了,把適當的芝麻放進湯圓里包了起來。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湯圓終于 包成功了!
大家的湯圓都包得差不多了,奶奶把大伙兒包得湯圓都放進鍋里。不一會兒,一碗又一碗的湯圓上桌了。我們一家人有說有笑地吃著湯圓!百u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一碗湯圓滿又滿 ……”我不禁唱起了這首歌,爸爸媽媽的臉上也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等待著新年鐘聲的敲響。這真是快樂的春節啊!
關于感恩的演講稿四分鐘 篇5
親愛的小朋友們、家長朋友們: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又值春光好,播綠正當時。醉人的春風拂面而來,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讓我們攜手一起,在這個美麗的季節里,走進春天,走進大自然。
義務植樹綠化家園,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也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我們享受著綠色帶給我們的愉悅,有責任有義務為鄂爾多斯的綠化盡自己的微薄之力。讓我們和孩子共同栽下一棵樹,親手養護一片綠,讓鄂爾多斯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謹向全市家庭、學校、青少年發出倡議:
積極參與家鄉的“家庭幸福林”義務植樹活動吧!發揚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精神,讓您和孩子充分親近大自然,幫助孩子解讀什么是“植樹節”?為什么要愛綠植綠?與孩子合力完成種植“親子樹”,體驗勞動的快樂,完成愛的延伸,培養孩子的生態環保意識,感恩自然。希望你們通過家庭幸福林植樹活動,不僅僅讓孩子快樂的感受自然,也是一種極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孩子家長共同受益!讓我們一起在這里留下青春的足跡和年輕的熱忱!
讓小樹苗陪伴著孩子和家人共同成長,讓小樹成為您家庭幸福的見證,在您根植希望的同時,又保存了一份美好的回憶。收獲綠色,收獲健康,收獲好心情,為建設大美鄂爾多斯再添新綠!
期待您的家庭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