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盤行動為主題的演講稿(通用3篇)
以光盤行動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
大家好!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人類得以發展的先決條件。古往今來,每一個國家都很重視糧食生產,把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當作第一要務。雖然近些年糧食產量連續豐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但是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飽飯、吃好飯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浪費糧食的行為也是屢見不鮮。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播種、鋤草、澆水、施肥到收獲,每一粒糧食飽含著農民數月“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勞。只有愛惜糧食,才能體現對自然饋贈的敬畏和對耕耘者的尊重。
愛糧節糧,應該成為每個人的習慣。隨手的節約,積累起來就是不小的數量。餐館就餐,不要好面子過量點餐,剩菜可以打包;吃自助餐,按需取用、少量多次;多吃粗糧,既平衡膳食、有益健康,又減少加工過程中的損失,都是我們的舉手之勞。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炎黃子孫,每個人都應該從節約糧食開始,弘揚勤儉節約精神。節約糧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今天的國人能吃得飽飯,但不能因此就不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在當前“脫貧攻堅”關鍵時期,懂得節約糧食至關重要。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崇尚節約,惜糧如金”,“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做節糧愛糧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以光盤行動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浪費糧食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節約糧食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善舉。為此,我發起了“光盤行動”倡議,從如下幾個方面做起:
1、適量做飯,吃多少煮多少。
2、出去吃飯時,要根據人數合理點菜,吃不完的可以打包帶走。
3、爭做“光盤行動”的行動者,并帶動身邊的人。見到有浪費食物的行為,及時制止。
4、制作“珍惜糧食”的標簽,粘貼在宣傳欄、食堂等,提高同學們的節約意識。
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古詩有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吧!對浪費說“不”!
以光盤行動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這樣一則新聞:走進某學校的食堂,儼然一座糧食山出現在記者的的眼前,麻雀正津津有味地吃著學生們剩下食物。
多么令人驚嘆的景象啊!若是每個學校的食堂都出現這樣的一幕,那全中國一年要浪費掉多少糧食,國家財產將受到多大的損失。
鋪張、浪費現已成為一項極其嚴重的話題,這一危害人類未來的定時炸彈——清除迫在眉睫,倘若在人們解決它之前,一次小小的爆發都將使人類遭受極大的災難。
現今社會的浪費已趨向多元化,糧食的浪費,資源的浪費,人才的浪費無不給人類的發展敲響了警鐘,這一為世人所公厭的家族正逐漸壯大。
為什么會這樣呢?全都是因為我們自己,因為我們人類肆無忌憚的浪,毫無保留的費,我們的所作所為無不滋長了浪費這一可怕家族的勢力。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00多億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多達400多億元。
多么可怕的數字啊!這還僅僅是中國,世界如此之廣大,浪費資源造成的損失何只這些。
而更可怕的是,現在的人們浪費的不僅僅是資源,時間成了一部分人的浪費對象。眾所周知,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個人除去睡覺、吃飯,還能剩下多少時間,而總有一些人依舊浪費著它,難道他們不知道浪費時間就等于浪費自己的生命嗎?
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們人類在地球上還會生存得了多久呢?假使有一天,人類無法在地球上繼續待下去了,人類面臨滅絕的災難的時候,人們會回過頭來想一想那是為什么嗎?當我們意識到是我們自己對資源的浪費,我們自己對資源的“大度”,使這個地球毀滅,使人類滅亡,我們會后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