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黨員講看齊見行動專題討論發言稿(通用3篇)
優秀黨員講看齊見行動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1
思想統一才能步調一致,處處看齊才能形成合力。領導干部向黨看齊,實現思想上緊跟、行動上追隨,首先必須重視學習、抓好學習。
我們講向黨看齊,最內在最現實的就是自覺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項決策部署看齊。這些內容內涵豐富、思想深邃,是方向也是旗幟。只有全面系統學習好,領會基本觀點、把握內在聯系、掌握核心要義,才會心明眼亮、思想純澈,才能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覺性,去掉搖擺性、增強堅定性,真正實現看齊。如果不重視學習、不堅持學習,方向和旗幟在哪里、是什么都看不清摸不明,看齊就是一句空話。
講學習,最核心的就是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新征程上指引前行的思想燈塔、攻堅破難的強大武器,必須堅定信仰、自覺追隨、篤定踐行。學好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關鍵要有端正的態度。在體系學習、對比分析、舉一反三上狠下功夫,就能提高理解之力、增進信仰之情、發掘信心之源;帶著感情學、帶著責任學、帶著問題學,就能常學常新、常用常新、受益無窮;勇于鉆進去、走出來、落到地,就能吃得透、悟得深、曉悟要義。
在學習中糾偏差、正方向,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戰爭年代,大后方的同志偶然得到中共中央一個文件,“如獲至寶,傳觀又傳觀,研究又研究”。他們深知,中央的精神源于血火錘煉的實踐,是黨在思想上的革命,是改正干部及黨員思想、轉變工作作風的有力武器。向黨看齊,把這些武器握在手里、運用自如,就必須在學習上下一番苦功夫。今天,軍隊建設新情況層出不窮,難題更多、考驗更大,更需要我們在看齊上用真功夫,在學習上下大氣力。
“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學而不深、學而不恒、學而不化、學而不用,道理就仍在書本中,精神就仍在文件上,這樣的學習是毫無用處的。武裝嘴巴不改造靈魂、淺表碎片不掌握要義、學用脫節不知行合一,“緊緊跟上”就只是一句口號。反思這些年一些領導干部理想信念、黨性原則、革命精神、組織紀律、思想作風出問題,要害就是學風不正、學用脫節,淡化了學習的入心落地。
看齊是原則,是鐵律,絲毫偏移不得;學習是責任,是使命,絲毫放松不得。主動來一場學習風暴,以強烈的政治擔當、歷史擔當學習好貫徹好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就能做到真理在手、信仰在心,成為改革強軍事業的“四鐵”好干部。
優秀黨員講看齊見行動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2
齊,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執政黨建設規律的內在要求。只有上下同心、步調一致,用看齊意識鍛造鐵一般的黨員隊伍,才能凝聚起排山倒海、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
務必在思想上做到清醒警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講看齊首先要求在思想上看齊。要固本鑄魂、忠誠信仰。干任何事業決不能忘本忘祖、忘記初心。要保持清醒頭腦,十分清楚我們的根在哪里、本在哪里。堅定對馬克思主義這份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這份信念,保持共產黨人姓“馬”姓“共”的本色,并矢志不渝為理想信念而奮斗,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都不動搖、不背離。要明辨是非、堅定自信。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我們的道路、理論、制度,有著自己的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沒有任何理由讓我們推倒重來、另起爐灶。要擦亮眼睛,認清本質,每一個黨員干部都不能當旁觀者,敢于亮劍發聲,敢于堅決抵制錯誤思想,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旗幟鮮明、大張旗鼓地守護好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前沿陣地。
務必在政治上做到堅定不移。在政治上看齊,是大是大非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含糊不清,就是政治上的糊涂,就很難說是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要站在政治的高度講看齊,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在維護中央權威上堅定不移。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堅決維護中央權威,中央要求干什么就堅定干什么,中央禁止什么就堅決反對什么。要在增進黨內團結上堅定不移。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遇到重要問題或普遍性問題需要集體批評和自我批評時,要及時召開民主生活會,把事情說清楚、談透徹;有了群眾反映,接到揭發檢舉,經過查核確有輕微違規違紀行為,要讓犯錯誤的同志在民主生活會上自我檢討,以此形成良好的黨內風氣。要在嚴守黨章黨規上堅定不移。向黨章看齊,尊崇黨章、遵守黨章、維護黨章,經常重溫、認真領會,入腦入心、外化于行。黨規黨紀是對黨章的延伸和具體化,是規范黨員行為的具體遵循。要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弄清楚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守住為人為政做事的基準和底線。
務必在行動上做到堅決有力。行動是反映精神面貌的鏡子。一名黨員的看齊意識強不強,無法用工具來測量,主要體現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要領會精神抓執行。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真正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要不折不扣抓執行。以強烈的擔當精神和高效的作為,堅決服務組織決定,視責任如泰山,視使命如生命,一項一項抓好落實,抓一項成一項。要改革創新抓執行。那種不顧實際情況,凡事都依賴上級發指示、出規定,甚至照搬上級文件,從方向到方向、從原則到原則,機械的、教條的做法是“懶漢”的行為。一些工作推不動,往往或是老辦法不行,或是舊規定不管用。要善于研究新情況、采取新辦法、建立新制度推進工作。正確處理好保證政令暢通和創造性開展工作的關系,大力弘揚創新求實的精神,真正以創造力提升執行力。
優秀黨員講看齊見行動專題討論發言稿 篇3
“心存敬畏”,不僅僅是為官之道,也是為人之道。從周公的“一沐三抓發,一飯三吐哺”到召公的“甘棠聽訟”;從孔子的“君子以恐懼修省”到曾國藩的“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心存敬畏”一直是中華民族仁人志士追求的為人為官的一種境界。而作為共產黨人的心境和胸懷顯然要高于這種境界,黨員領導干部顯然要高于普通黨員,應該說“心存敬畏”是黨員領導干部的必修之課和必備之德,但如何做到“心存敬畏”,我們認為至少必須堅守三條底線:即敬畏法律法規、黨紀政紀和道德倫理。
標本兼治的戰略選擇。《準則》和《條例》堅持立德立規并舉、自律他律互補,“高得上去、低得下來”,體現了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的有機統一,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證和實踐支撐。《準則》是自律,是“航標”,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提供行動指南;《條例》是他律,是“雷池”,為黨組織和黨員劃定禁區。《準則》如同高線,重在立德向善,把黨的理想信念宗旨挺立在先;《條例》好比底線,重在立規糾錯,防止違紀行為滑向違法的深淵。這是管黨治黨的基本路徑。
廉潔自律準則“從高不就低”。對《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進行修訂,體現了我們黨的高超政治智慧和高度政治自覺。20xx年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曾是干部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性制度,但也存在“制度網眼過大、約束范圍過小”等問題。按照關于“化繁為簡、突出重點、針對時弊”的要求,對《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進行修訂,形成《準則》,使其明確成為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第一部廉潔自律正面清單,發出了全黨的道德宣示和向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準則》與中華民族道德規范歷來“從高不就低”的傳統相契合,緊扣廉潔自律主題,要求黨員正確處理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系,強調領導干部把廉潔自律主題貫穿于從政、用權、修身、齊家的全過程和各領域,為全社會樹立起看得見、摸得著、夠得到的高標準。
黨紀處分條例“抓大不放小”。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進行“改造升級”,體現了鮮明的問題導向和堅定的實踐導向。《條例》突出了政黨特性、黨紀特色,全面體現了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黨紀嚴于國法、執紀先于執法的原則。將原來以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等為主的10類違紀行為,整合規范為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6類,使其內容和要義回歸黨的紀律,為廣大黨員開列了一份遵規守矩的“負面清單”,讓紀律底線成為“全天候通電”、不可碰觸的高壓線,促使其真正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黨員不可逾越的行為底線。
體現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廉潔自律的內在支撐,廉潔自律是理想信念的外在表現。全面從嚴治黨,要靠紀律防線,亦需思想道德防線,兩手抓、兩過硬,才能努力破解“不想腐”的難題。《準則》是僅次于黨章的高位階黨內法規,將其規范對象從“關鍵少數”擴至“最大多數”,變“禁止”為“倡導”、“不準”為“自覺”,敦促所有人入黨之初、從政之始潔身自好、廉潔自律,從而前移紀律防線和執紀關口,促使8700多萬黨員在道德品行方面引領社會風尚。特別是在當前人民群眾對腐敗和不正之風最痛恨,對正風肅紀、廉潔自律最關切的背景下,尤其需要如此。《準則》扭住這個關鍵問題,將黨章關于廉潔自律的要求具象化、實體化,成為黨心民心的“公約項”。《準則》易記易誦易懂,弘揚了黨的立規建制的好傳統,借鑒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表述,微言大義、要言不煩,將“四個必須、八條規范”的落腳點放在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紀律性上,集中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道德追求。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最前面。“破法”無不始自“破紀”,黨員守住了紀律底線,就不會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條例》著力破解黨規混同國法、套用“法言法語”等積弊,并將紀律防線從法律防線中剝離出來、推向前去,實現了黨紀相對于國法的整體前移。其中,凡是國家法律已有的內容,就不再重復規定,共去除70余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同時,鎖住紀律審查中發現的問題清單,體現了“更早更小,更嚴更實”的執紀問責理念,集中表現為正風肅紀新實踐的“固化條款”,即關于拉幫結派、對抗組織審查、不請示報告、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違紀條款,既固化了抓早抓小的實踐導向,也強化了越往后執紀越嚴、處分越重的治理理念。這就拉高了紀律標準,使過去沒人管的事、不愿問的責有人管、有人問,避免黨員退守到公民底線上,甚至等到“破法”再去“執紀”,為倒逼“不敢腐”、強化“不能腐”、實現“不想腐”提供了長遠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