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2015年民族團結表彰大會上講話
四是堅持建立完善宗教事務科學管理機制,使全縣宗教事務管理步入制度化、法制化軌道。近年來,我們認真落實黨的宗教政策,著力構建和諧宗教,在干部群眾中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和黨的宗教理論、政策教育,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使黨的各項宗教政策得到較好的貫徹落實。按照宗教屬地管理原則,著力加強長效管理機制建設,在完善原有宗教場所五項制度的基礎上,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制定了宗教場所防火防盜、財務管理、安全檢查、外來人口登記、衛生防疫以及教職人員政治學習等管理制度,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不斷加大“打邪制非”和抵御滲透工作力度,有力地維護了全縣民族宗教領域的團結穩定,為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快發展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實踐證明,加強民族團結工作,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充分體現了各族人民休戚與共、團結一心共建美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的共同心愿,完全符合全縣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將對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加快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我們經受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考驗、不斷勝利前進的重要保證。
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經歷復雜、深刻變化。和平、發展、合作是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穩定安全問題依然存在。境內外“三股勢力”從來沒有放松過對我國特別是新疆地區的分裂、顛覆和恐怖活動,不斷變換手法,加強策劃、伺機進行分裂破壞活動,企圖利用民族和宗教問題挑起我國內部的混亂,進而達到分裂我國、改變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目的,我們面臨的反分裂斗爭形勢依然嚴峻,維護祖國統一、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還非常艱巨。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民族工作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處理民族問題的難度也隨之增大,必須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全縣各級組織必須要著眼于國際、國內大環境和全縣發展的總趨勢,從確保長治久安、和諧穩定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切實擔負起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當前我縣大好發展局面的神圣使命,不斷把我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向新階段。
二、突出重點,統籌兼顧,不斷開創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我縣共有少數民族10941人,占全縣總人口的2%,其中回族10817人,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9%,主要分布在鹽官、寬川、城關、石橋、白河、永坪、崖城等鄉鎮。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是各級各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全縣各級組織要著眼長遠,立足當前,突出重點,制定措施,精心組織,以富有成效的工作,大力推動民族團結工作,為全縣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一)繼續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只有各民族的大團結,才能有社會的大穩定和經濟的大發展。要堅持不懈地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加強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文化觀的宣傳教育,引導全縣干部群眾正確認識民族和國家的關系,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推動各民族相互學習、加強交流、共同進步,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要深入持久地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月活動,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堅持年年有新內容,年年有新發展,以月促年,常抓不懈,打牢民族團結的群眾基礎。要通過座談會、報告會、巡回宣講、文藝演出等各種形式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宣傳各族人民團結奮斗、萬眾一心,為建設和諧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貢獻,不斷增強各族干部群眾對黨、對祖國、對社會主義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堅持把民族團結融入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共同推進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