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起航主題演講三分鐘(通用3篇)
青春起航主題演講三分鐘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把握青春》。
青春令老人羨慕,令中年人留戀,令少年向往,可朋友啊,你是否思索過,探求過你的青春,青春到底是什么?
青春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青春充滿意氣風發,充滿激情,青春擁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
青春是那條蜿蜒的河流,曲曲折折,磕磕碰碰,但你不得不去相信,這條青春的河流最終會奔向大海的懷抱,盡管早已頭破血流。
青春是那片星光閃耀的夜空,充滿幻想,充滿誘惑,但這如此迷人的夜空,經過探索的開墾,越發彰顯魅力。
青春,是那輪蓬勃升起的朝陽,正直活力,陽光四射,那些云朵再也遮擋不住他的光亮。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有這么一段話: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充滿著求知和斗爭的志向,充滿著希望和信心的青春!"的確如此,青,是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春,是季節,是成長的季節,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季節,青春需要你的付出。可回首看看我們,我們滿頭的亂發,我們的校服個性鮮明,我們給別人取外號……青春就這樣在我們指尖悄悄地劃過,不留下一絲一毫的痕跡,如果非要說痕跡,那便是老后那無盡的悔恨,無盡的痛楚。珍惜青春吧!
有人曾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梁啟超說的好“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青春不只是為自己,是為國家,對,就是為這個大家。
“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是如此短暫,轉眼已是物是人非。盡管青春是賦予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但它并不是余音繚繞,也不是超脫世俗的暮鼓晨鐘,它是智慧的加油站,是靈感的發源地,是埋葬懦弱的利器,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但道路哪有一帆風順的?這里滿布荊棘,這里陷阱處處,這里誘惑無限,稍有不慎,等待你的便是無盡的萬丈深淵,無盡的黑暗泥沼。這便需要你萬千的謹慎,身披著理想的戰甲,勇往直前,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可,可我看見的是你在等待下課鈴的焦急的表情,看見的是你向食堂奔跑的豪姿,看見的是你在操場上“老人式”的散步,然后在一個不小心,你迷失了自我,迷失了青春,迷失在這誘人的迷宮。青春是多么的珍貴,無論你用什么也換不回,盡管這是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可你即使坐上時光機,依舊無法找回來。青春如此美好,請伸出你的雙手抓住吧!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同學們:努力吧、付出吧,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上課做到認真聽講,中午自己晚那么幾分鐘吃飯,每天付出一點,我相信積累跬步,可以行至千里,齊聚小流,會再造出一片大海……俗語說,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雖然我們不能人人都像雄鷹一樣一飛沖天,但我們至少可以像蝸牛那樣憑著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相信,你終會飛向你想要的那片天。
同學們,你想躺在時間的河流上,徜徉的生活的美好嗎?不,不能,絕對不能。我們應當分秒必爭,珍惜青春,把握青春,去努力,去戰斗,去拼搏,締造青春那道最美的“艷陽天”,讓“青春”更絢麗、更壯觀、更精彩!
青春起航主題演講三分鐘 篇2
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同樣也要孝敬長輩,我就是這樣去做的。
我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雖然媽媽每天都非常嚴厲,但是我能看出她對我的關心,也很愛我。現在,我已經長大了,要幫爸爸 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媽媽洗碗 掃地 拖地板,幫奶奶洗米 洗菜 摘菜等。
在一天,媽媽下班回了家,我發現她往日燦爛的笑臉不見了,整個人無精打采,還皺著眉頭,好像很難受的樣子,我心想:媽媽上了一天的班應該是累壞了,今天晚上的家務就由我來做吧。于是,我忙幫媽媽倒杯水,叫媽媽坐下來休息,并對媽媽說:“媽媽你人不舒服,晚飯我來做,好嗎?”。媽媽笑著對我說:“好吧!我今天頸椎老毛病又犯了,全身難受,你來試試”。“OK,沒問題”我說完就開始忙了起來。我先把要煮的青菜拿出來洗干凈,接著用菜刀把它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放進盆子里。然后把鍋洗干凈放在灶臺上,學著媽媽平時炒菜的樣子,先點上火,等鍋熱起來,在鍋里倒點油,再把盆里切好的青菜放進去鈔,等菜快熟的時候加點鹽和味精,最后把煮好的菜裝在盤子里。那天晚上我煮了好多爸爸媽媽愛吃的菜,有西紅柿蛋湯 紅燒魚 青菜等。當我忙完時,爸爸也下班回到家,他一進門看見媽媽坐在客廳看電視,而廚房又有人在鈔菜,覺得奇怪,走進一看是我,嚇他一跳,接著笑著對我說:“寶貝,今天的菜都是你煮的嗎?難怪聞起來比媽媽平時煮的香。”
那天晚上,爸爸 媽媽把我煮的菜吃得精光,還不停地夸我的手藝好。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做父母的可真不容易,平時不但要上班賺錢養家,下班回家后,不管累不累還要照顧小孩 老人以及忙家務。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關心父母。
青春起航主題演講三分鐘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那一天,我不得己上路,為了不安分的心,為了自尊的生活,為了自我的證明,路上的心酸,已融入了我的眼睛....”這是一首歌的歌詞,名為《在路上》。有人說:“人生的輝煌猶如搭乘火車,經過大學的訓練,就等于取得火車站月臺上的一張門票。”當然,最終上哪一班火車,往哪個方向走,還需要我們自己做決定;但是如果沒有經過大學的教育,那就連上火車的機會都會艱辛百倍甚至沒有,所以我們很幸運、真的很幸運,因為我們至少都還在路上......
在中國歷,曾有過這樣一段影響深遠且發人深省的對話:
唐德宗因用人不當而造成建中之亂,事后卻毫無悔意的說:“此乃天命,非人力可以改變”。
宰相李密反駁道:“天命其他人說說,但君王和宰相卻不能把一切都歸于天命,因為君王和宰相是造命之人,如果說一切都源自天命,那么還用得著賞善罰惡嗎?”
其實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也常用“天命”一詞來掩飾失敗或炫耀成功;也許在那個時候,我們的思想便也在天命中沉淪或墮落。只有當另一詞成為我們的信念和動力的時候,我們才會感受到生命的生機和活力,這個詞叫什么?他叫“造命”,中國文字,博大精深,雖然一字之別,卻有兩種不同的含義,人可以出生不同,但一個造字卻是我們通往成功或偉大的共同之路。
我想在座的大家大部分都是九零后的人,作為九零后的人,叛逆使我們共同的特點,桀驁不羈使我們共同的個性,我們都追求“寧可熱血噴涌化作紅花,也不愿小鳥依人喪失藍天,”所以為了九零后這三個字,我想送給大家三句話,如果你想要愛情,那我送你一句“花堪折時方須折,待到無花空悲切”;如果你想要學習,那我送你一句“我們的高中可以再大學里重生”;如果你想要能力那我送你一句“只要你勇敢的站出來,每一個地方都是一個舞臺,這個舞臺不僅屬于我,屬于你們,還屬于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我們的未來不是夢,其實我們的未來也是一個夢,因為我們都不知道未來會有什么事情發生;我們的未來不是夢,因為這個夢的華麗與平庸,都源自于今天的打造;作為九零后的我們,未來的接力棒即將傳遞到我們的手中,我們要認真的走好今天的每一步,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才可以肆意馳騁;這個世界才會因有我們而更加精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