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崗敬業演講稿——青春奉獻(通用3篇)
愛崗敬業演講稿——青春奉獻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愛崗敬業,是我們的本分;勇擔責任,是我們的職責;無私奉獻,是我們崇高的追求。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愛崗敬業、奉獻青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住你生活的崗位?”這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在日記中的一段話,從這句話中,我們看到的是他那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將永遠不老,他告訴我無論在什么樣的崗位,無論做著什么樣的工作,都要發揮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貢獻。作為冶金地質人,我們更應該愛崗敬業、勇擔責任、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的為公司服務。牢記“三光榮精神”: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堅持“四特別”: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
雖然我們剛剛加入公司,但是我們要有強烈的主人翁精神,我們自己是公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公司的形象。作為公司的后備軍,我們更應該在公司的改革發展中愛崗敬業、勇擔責任、無私奉獻。
加入公司已有一個月的時間了,這一個月不管是在公司
學習,還是在基層實習,我都深深的感受到了我們冶金地質公司特有的企業文化,以及我們冶金地質人特有的精神。在武漢中南公司實習期間,我們深入地質勘查項目組,被地質勘探一線工作者的精神所感動。
他們愛崗敬業!一旦有任務,他們就要離開家,離開自己的親人,短則一兩年,長則四五年。在艱苦的環境中工作,好的話還有房子住,差一點就得住帳篷,走人沒走過的路,吃常人受不了的苦。他們以一種嚴肅、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于職守,盡職盡責。他們自發自動、全力以赴、不找借口的對崗位工作敬業,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工作,有著強烈的職責意識,有著認真負責的態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都承擔著繁重的工作,超強的敬業精神讓他們把做好本職工作當作一種本能,只有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務才能讓他們覺得滿足。
他們勇擔責任!每一個任務下達,代表著又要出野外,但他們從不推辭,從不找借口,痛快的收拾行囊,準備出發。他們把工作當成一種精神享受的人生追求,他們把工作當成人生的追求,將工作當成人生享受,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工作。他們的職務不同,工作不同,但是他們都在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堅守著自己的責任。野外地質填圖、野外地質剖面測量、鉆孔巖芯編錄、巖芯按回次擺放,每一項工作都很瑣碎,但是決不允許出一點錯,他們以自己的.專業告訴我們什么是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成功沒有捷徑,輝煌的背后,是鮮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他們無私奉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就是對奉獻的最好
注解。他們長時間的離開家鄉,扎根于祖國的地質勘探事業,將自己的青春無私的奉獻給了工作。他們無怨無悔,把自己的激情毫無保留的獻給了工作。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干涸。不管工作多苦多累,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和阻力,他們都會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以冶金地質人的積極態度去完成,他們堅信,百倍的付出定能換來千萬倍的收獲。一名冶金地質工作者,只有將個人的價值與事業結合起來,聰明才智才會充分發揮,生命價值才能得以完美展現。
作為公司的新進員工,我們要像地質一線工作者虛心的學習,愛崗敬業,勇擔責任,無私奉獻。
我們要不畏艱辛:在共同的奮斗目標指引下,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不怕困難,敢打硬仗,艱苦奮斗,勇往直前。
我們要做事用心:聚精會神搞改革,一心一意謀發展,愛崗敬業,激情奉獻,精益求精,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方法,用負責、務實的精神創造性地做好每一天中的每一件事。
我們要務實創新: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尚空談,嚴格管理,注重細節,腳踏實地,扎實工作;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大力推進體制、機制、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創新。
親愛的同事們,公司是我們生命的追求,是讓我們生命更有意義的源泉。公司的興衰是我們的,公司的明天也是我們的,那么,敬愛你的崗位、擔起你的責任、奉獻你的力量吧,為了我們這個共同的事業,共同的追求,讓我們攜手并肩,迎接未來的挑戰,讓我們用生命鑄就公司明日的輝煌。
愛崗敬業、奉獻青春
我們的祖國,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翻開歷史的長卷,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那忙碌的身影;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那動人的畫面;勞動人民田間耕種、作坊勞作那壯觀的場景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用勤勞智慧的雙手和愛崗敬業的精神,鑄就了舉世矚目的中華文明。
經過百年的屈辱和抗爭,中華民族的復興近在眼前,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了,十八大報告給國家的發展繪就了藍圖,也給每一位國人的幸福許下了諾言,每個群體、每個階層、每個人都能從報告中感受到美麗的期待。“掬水手中月,弄花香滿衣。”我們同樣能在報告中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和追求夢想的信心。十八大指出“要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作為一名年輕人,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只恨自己不能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也不能把航天飛機送入太空,更不能讓潛艇下至海底7000米那么13億人的中國夢該如何實現?靠什么實現?“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唯有不唱高調、不作表面文章,知足感恩、愛崗敬業,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不遺余力地做好本職工作。
當前我們交通系統正在開展以“人便于行、貨暢其流、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主題的“行業核心價值體系學習實踐”活動,使我們對人生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對愛崗敬業有了更深的理解,對今后目標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愛崗,首先要敬業,用一種嚴肅、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性,時刻要求自己具有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對自己在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是否真正符合黨和人民的要求,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行認真對照和反思,從而清醒地看到我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過不斷地努力獲得進步。
愛崗,也要精于業務。當今時代,知識更替日新月異,信息交流瞬息萬變。“立身百行,以學為基”,無論我們身處于什么樣的崗位,我們都應學以立德、學以明智、學以成事。向歷史學,能以史為鑒,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向理論學,能掌握真理,獲得智慧和力量;向實踐學,能洞明世事,學以致用;向領導同事學,能少走彎路,事半功倍。所以,我們都應做實際工作的推動者,做實踐經驗的總結者,做真實生活的有心人,做年輕人中的好學者。
愛崗,還要奉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就是對奉獻最好的注解。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將個人的價值與單位的利益結合起來,聰明才智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自身價值才得以完美展現。我們雖然不能都和楊善洲、付揚波、楊龍全一樣用生命去詮釋自己的使命,但講大局、講奉獻,這應該成為我們交通行業的核心價值和精神追求!
朋友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愛崗是我們的職責,敬業是我們的本分,做為交通隊伍中的一員,我充滿驕傲與自豪,讓我們滿懷激情和希望,深入貫徹十八大精神、知足感恩、愛崗敬業,用自己美好的青春和辛勤的汗水為交通事業發展增輝添彩,譜寫新的華章!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青春
愛崗敬業演講稿——青春奉獻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領導:
大家好!我是來自局辦公室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為青春喝彩,為民政增色》。
20xx年年底,帶著幾分依戀,幾分喜悅,幾分期盼,我闊別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安徽老家,踏上了咱們湖北這片生機盎然的熱土,作了一名光榮的民政人。
都說民政工作十分瑣碎,作為一個辦公室的新人,起初的我連最簡單的接電話、發傳真、復印文件都手忙腳亂。但在我這熟悉民政工作的屈指可數的一百多天里:
又得到了多少感動與自豪,品味了多少民政工作的苦樂與酸甜。
工作中又結識了多少可敬的民政人。風調雨順、豐衣足食、天高云淡,從一個個虛擬的網名中,我體悟到了民政人對美好的祈盼,對困難群眾的祈福。3月的一天,有幸讀到我局殯管所賀梅安同志全國勞動模范的感人事跡,我更是懂得了什么是平凡中的不平凡。
2月20日,全市民政暨社區工作會議勝利召開。張宗光市長的講話語重心長:廣大民政工作者,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理念,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從廣大民政對象最需要、最現實、最關心的事情做起。袁局長的講話擲地有聲:20xx年民政工作任務繁重而艱巨。讓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保障民生、促進發展、維護穩定的目標,再接再厲,團結拼搏,為把我市建設為中部強市作出民政人應有的積極貢獻。會上,小南門、積玉口等鄉鎮民政工作先進典型紛紛作了精彩的發言。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如此發自肺腑、氣氛熱烈的會議,因為這次會議洋溢的滿是對普通百姓如此淳樸的感情!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這么多滿懷愛民之情、憂民之思的民政人,因為我早已深深地被他們的情緒所感染,早已暗暗下定決心:用我的青春再為我們的民政事業增添新的亮麗之色。
歲月流金,銘刻民政風采;年華似水,傳承為民誓言。
愛崗敬業演講稿——青春奉獻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晚上好!很榮幸,能在這個美麗的夜晚和大家相聚。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選擇,我熱愛》。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三年前,懷著干事創業的激情,我來到了墾利一中,開始了向往已久的教師生活。 經過三年的歷練,我更加成熟、穩重而自信。我越來越深刻的領悟到:教師的價值只能通過學生去延續和兌現。不管在哪所學校、不管教哪屆學生,我都要把全部的智慧真誠地奉獻給講臺下面的每一個人。 三年的時光,更讓我對教師這個神圣的職業有了最本質的理解: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你就能在教育中獲得樂趣。 常常有人這樣對我說:“做老師不錯啊,高工資,高享受,一天就上兩節課,還有寒暑假可以休息——”每每聽到這些,我只能一笑了之,我明白:只有我們自己才能體會這份工作的艱辛。早晨,路燈尚未亮起,我們的老師已經來到了校園;晚上,路燈早已熄滅,我們的老師才剛剛離開。別人的孩子在父母的懷里撒嬌,而老師的孩子卻在等待中含著淚花睡去。別人孩子的作業本上,有老師的認真批改;教師子女的作業本上,卻只有父母匆忙簽上的名字。面對別人的孩子,我們教師卻捧出了真心,付出了愛心,真正做到了無愧于自己的良心! 愛是教育的真諦,愛是教育千秋偉業的基石。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也才可以教育孩子。”一位真正優秀的教師,不在于他已經教了多少年,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正如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熱愛每一個學生。” 有人對教師作了形象的描述:一顆紅心,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 的確,朝六晚八的生活讓我們不得不放棄很多。但是,即便這樣,我們一中的老師也從未抱怨過。他們總是說:“老師吃的是良心飯。”多么樸實的話,卻道出了人民教師的精神實質。這首小詩就是人民教師的真實寫照:“做人梯--用我們的堅韌/讓學生踩著我們的肩膀踏上新的征程/化春蠶--用我們的才能/讓知識的綢緞從我們身上延伸/當蠟燭--用我們的忠誠/燃燒自己給人間帶來光明。” 我們的老師沒有豪言壯語,多的只是勤勤懇懇、默默無聞的工作。是啊,這是個平凡的世界,我們最需要的不是英雄、偉人,而是那些真真切切、實實在在、能夠不流于世俗卻無愧于自己良心的人! 當我在高考志愿書上鄭重的填上“煙臺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的時候,我就知道,我的生命已經和教育、和學生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再也不能分開。 然而,從美麗的海濱城市來到尚待開發的黃河口,我,一個涉世未深,對教育教學規律知之甚少的女孩子,這才真正體驗到了教師平凡生活的滋味,體驗到了其中的艱辛和壓力。那時,我苦惱過、迷惘過,也曾動搖過、退卻過。 然而,有一件事深深地觸動了我,使我從迷惘中尋回了自我,在退卻時堅定了初衷。 記得當時高一新生要進行為期一周的軍訓。太陽又高又烈,沒有一絲風,坐在辦公室里的我都覺得悶熱異常。可操場上的帶隊老師們,緊跟在學生旁邊,任臉上的汗水橫流。不是不能休息,而是不愿休息;是為了防止意外,更是為了那顆投身教育事業的真心、待生如子的愛心、無愧于教育事業的良心。 要說老師們不熱、不累、不渴、沒有放棄的念頭是假的,但,師風不就是在這時候展示出來的嗎?師魂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鑄就的嗎? 那一刻,我,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師而自豪! 當時,一句話涌上了我的心頭:我選擇,我熱愛!我在心底發誓,既然我選擇了這個職業,我就要熱愛這個職業,把工作干好,干出成績來,不求轟轟烈烈,但求踏踏實實;不求涓滴相報,但求青春無悔! 我真正明白了:教師,固然有著別人無法理解的艱辛,但,我們更有著別人永遠無法體味的幸福! 李商隱在詩中寫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人們常把教師比作“紅燭”,比作“春蠶”。在世人的眼里,人民教師的職業似乎很悲壯!今天,站在這里,我要說:“教師,就應該是一面響當當的銅鑼,聲聲振聾發聵;教師,就應該是一枚直上云霄的火箭,載著心中的希望奔向燦爛的明天!” 追求永無止境,奮斗永無窮期。我要在知識的寶庫里采擷如花的詞語,構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優美的贊歌——我選擇,所以我熱愛。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