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周年大會上的發言
二、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要以爭創全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為主線,以“三級聯創”和旗幟工程為抓手,以“四個培養”和“黨員雙帶”活動為載體,不斷提高基層組織建設水平。要按照十六大的總體要求,大力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特別是注重用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重點建立符合法律、符合民意、符合程序的開放式的基層干部選拔、培訓、考核、監督機制,規范基層重大事務的民主管理法制化、民主監督程序化。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立足新的實踐,把握時代特點,實現基層黨建工作的觀念創新、機制創新和方法創新。農村黨的建設要以創建“六好”鄉鎮黨委和“五好”村黨支部為目標,認真組織實施“三五”典型示范工程,深入開展“農村科技示范基地”和“黨員科技示范戶”創建活動,全面推進黨員活動陣地規范化建設,努力建設科技型、民主型、法制型、服務型的鄉村領導班子和農村黨員干部隊伍;非公有制經濟黨的建設要著眼于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拓寬基層黨建工作領域,增強黨的影響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機關黨建要以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廉潔型”機關為目標,以開展“建一流陣地、帶一流隊伍、樹一流形象”和“黨員服務示范崗”活動為載體,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講奉獻,勇于開拓創新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塑造出“勤政創新,務實高效”的機關新形象。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積極探索、推進社區黨建工作,把基層黨組織建立在專業協會中、產業鏈條上,建立到黨和政府重大經濟、社會活動的關鍵環節中去,做到經濟發展到哪里,就把黨的組織、黨的作用建立和發揮到哪里,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覆蓋面,增強基層黨組織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三、切實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更好地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全縣廣大共產黨員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善于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辟新思路,始終保持思想的先進性,思維的超前性。廣大黨員干部要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從本職崗位做起,用科學的態度,奉獻的精神,務實的作風,過硬的本領,在各自崗位上創造一流的業績,以實際行動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形成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廣大共產黨員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始終把黨的偉大事業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了解群眾意愿,集中群眾智慧,解決好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多做暖人心、得人心、穩人心的工作,多想富民之策,多出利民之招,多辦利民之事。
四、緊扣經濟建設中心,努力開創我縣三個文明建設新局面。
圍繞農民增收,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各級黨組織要按照縣十二次黨代會確立的奮斗目標,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思想,構建縣域經濟主體格局,統籌推進城鄉經濟發展。要圍繞農民增收,堅持“強煙、優姜、壯畜、興竹、穩糧”發展思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奠定農民增收基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職能培訓,擴大勞務輸出規模,發展農村勞務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積極實施工業強縣戰略,重點圍繞資源開發,大力培育黃姜加工、煙草食品、礦產開發、水電能源、建筑建材五大支柱工業,努力構建工業強縣、工業興縣的格局。要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落實優惠政策,優化外部環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和農村新村建設,大力改善城鄉基礎設施環境,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要緊扣經濟建設中心,全黨動員,全民參戰,努力形成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合力。
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水平。要堅持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切實加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自身素質,著力塑造旬陽文明新形象。繼續深入地開展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關愛弱勢群體活動,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強化以“十星級文明戶”評選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繼續深化信用村鎮創建工作,形成全社會誠實守信的風尚。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積極發展以漢水文化為特色的文藝事業和農村基層文化、體育、衛生事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積極推進政治文明建設。要大力推進基層政權機關和村民、居民自治組織建設,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深化村務公開、廠務公開、政務公開、校務公開,擴大民主決策、民主管理。要繼續推進依法治縣進程,在農村堅持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為主線,深入開展“四五”普法教育,全面提高全民的法制素質。在機關堅持開展以《行政許可法》等為重點的法律法規學習活動,努力提高各級黨員干部法制意識和素質,特別是領導干部學法守法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促進行政行為的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要進一步完善執法責任制、執法公示制和評議考核制,嚴格執法,維護司法公正,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逐步把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制化軌道。要妥善處理各種遺留問題,努力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切實做好群眾信訪工作。繼續堅持打防結合的方針,深入開展“嚴打”專項斗爭,依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嚴厲打擊邪教組織的犯罪活動,建立和健全縣、鄉、村三級安全防范和社會矛盾調解網絡,提高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質量,確保全縣社會政治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