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演講稿2025(精選3篇)
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演講稿2025 篇1
尊敬的各位、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的奉獻”。
聽到這個題目,也許很多老師耳邊都會想起那熟悉而暖人心脾的旋律:“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這是什么?這就是愛。記得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而我說,師愛是老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對自己職業崇敬的愛。這種愛是大愛,它象熊熊的火炬,點燃學生的夢想;它是指路的明燈,照亮學生前進的路程。
記得剛參加工作那一年,報到的時間是上一學年的學年末,我正好趕上參加了學校學年末聚餐。用餐時,聽到老師們談論的都是學生的事情。大家時而談論哪個學生有希望考什么學校,老師該怎樣輔導、幫助;時而交流教育調皮學生的;時而在分析最近有學生情緒不對勁的原因,討論開導的方法;當然,時而也會談一些課間趣事,引發一陣陣愉快的笑聲。參加工作前,就聽很多人講過,老師在一起,最愛談學生,他們搞不懂,老師們天天面對這一切,還時時掛嘴邊,不累嗎?而當我身在其中時才發現,在這樣的談論中洋溢著快樂,充滿了收獲。因為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使他們對學生有著對自己孩子一樣的期望,一樣的牽掛。
當我走上講臺,面對我的學生時,我體會到,教師的愛原來是會情不自禁的。望著他們稚嫩的面孔上那雙充滿渴求的眼睛,這種愛就會悠然而生,也正是這種愛讓我想更加堅定了為教育事業奉獻終身的信念。從此后第一次擔任班主任的我,每天從早上6:30到晚上11:30,從學生早上起床到晚上睡盡,整天為他們忙碌。每天,學生事務和教學事務占據了我生活的全部,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作息情況,紀律情況,衛生情況,健康情況,甚至他們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都深深的牽動著我的心,讓我分不清哪是工作,哪是生活。等到閑時已是星月當空,不禁感嘆一句:“此生,我何時對他人如此付出過,包括我的父母兄弟和愛人,也從未獲得過我如此的關愛!
其實,說感嘆,感嘆的又何止我一人。有多少老教師把畢生的愛都獻給了自己的學生,為他們急、為他們憂,為他們辛苦、為他們累。給他們最大的寬容,最大的耐心,為了讓他們更好的發展想盡辦法,傾盡所能。而對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卻只有虧欠。說到這里,不禁讓我想起了當年我掙開啼哭嬰孩時的場景,哪一聲聲“我要媽媽,我要媽媽,媽媽你不要走,媽媽你不要走”的哭聲猶在耳邊回蕩。聽著這哭聲,每位年輕母親的心在會刺痛,然而卻都是一樣強忍滿眶的眼淚,踏上歸校的征程,把更多的愛奉獻給學生,奉獻給教育事業。終了,安慰自己一句:“等我的孩子長大了,上學了,他的老師也會像我愛我的學生一樣愛他的!
轉眼間,兒子已經長大,今年已經開始上學前班了。有一天,兒子放學回來突然跟我說:“媽媽等我長大也要當老師!蔽以尞愑趾闷娴耐,問道:“為什么呢?”兒子用稚嫩的聲音一本正經的說:“我們數學老師是你的學生,她非常愛我和我們班的小朋友,我們也很愛她,所以,我長大了也要當老師,像你和我們數學老師一樣愛自己的學生!
望著兒子,我笑了,這不就是愛的傳遞嗎?正是這一代又一代愛心的傳遞,延續了我們民族的教育之鏈,傳承了中華教育之魂。
時至今年,我在山區從教已經13年了。13年來,為生活、為工作,我哭過、笑過,傷心過、快樂過,但從未停止過愛的播撒。今天,我欣慰,因為我看見了,在這片紅土地上,愛的種子已經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了。每當我看見曾經的山里娃,衣錦還鄉,就會想起那些在山區工作年份更長,為山區教育貢獻更大的老教師們,他們二幾十年如一日,耐心誨人,孜孜不倦。是他們開啟了學生的心智,是他們讓學生擁有了一個美好的開端,是他們用愛呵護了學生的成長,是他們為學生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他們讓愛的春風從這里吹進了萬戶千家。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為這一切所付出的,不僅有他們的青春年華,還有他們那一出生就和他們一起堅守大山的兒女。這一切,讓我由衷的對他們產生深深的敬意,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像我一樣的山里孩子的今天。
今天,也成為教師的我,更加深切的懂得,教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燭光,學生美好人生的開端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只有用自己的愛,才能與學生產生心靈的碰撞。也只有以愛心才能教會學生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愛身邊的一草一木。也只有用愛培養出來的人才,才能成為國家建設所需要的,德才兼備的棟梁。
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是創造奇跡,創造新人。”偶然間,在一位老師日志的中讀到這樣一段獨白:
“如果我的學生是蜜蜂,我甘當采蜜的花朵;
如果我的學生是花朵,我一定做好護花的綠葉;
如果我的學生是幼苗,我一定做好稱職的園丁;
如果我的學生是衛星,我一定當好把他送上萬里征程的火箭;
如果我的學生是火箭,我一定當好一名火箭兵,用我堅實的肩膀,頂著他踏上輝煌的前程。”
是啊,我們的付出,不為了讓家長認識,不為了讓老師認識,因為最美的發現在學生的眼睛里。
走上講臺,當我們望著四五十雙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燦爛的星空中,在這片閃爍的星光里,我們會忘記生活的艱辛,身體的病痛。因為在這里,我們能找到清澈如泉的真、善、美。
教師的職業被人們喻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也被人們尊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我們愛的奉獻獲得的無尚榮光。在教書育人的征程上,我們一直手捧愛心,攜手并肩,不回顧,不彷徨,風雨兼程,勇往直前!
“只要人人都現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演講稿2025 篇2
人生的價值是什么?其實,它和成功不是必然或直接的對等關系。
匈牙利偉大的詩人裴多菲給了我們準確答案,“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壽命長,不過代表了人在這世上存在的時間多少罷了,若這個人對這個世界沒有做出貢獻,那么他的存在價值就很小;蛟S我們不能名留青史,改變世界,但是如果我們奉獻的越多,我們的人生就越有價值,也就越成功。
可見,成功的人生在于奉獻了多少。那為什么要奉獻或者說怎樣才能樂于奉獻呢?只是為了名留青史嗎?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價值嗎?不,奉獻是為了自己所熱愛所在乎的東西,只有熱愛,只有在乎,我們才會貢獻自己的一切,才能獲得成功。
白芳禮,一位感動中國的病弱老翁,一輛破爛不堪的舊三輪車,一個老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一個二十年助學的驚人神話。這句話足以概括他的一生。1987年,已經74歲的他決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夢。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去世。白芳禮同志蹬車56年,支教18年,掙來的錢全都用來資助貧困學生和公益事業,共計金額達35萬元,其中包括300多名大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輪收5角錢計算,老人奉獻的是相當于繞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勞累。
他堅守著自己心中的追求,就像戰士堅守著戰斗的高地。
是什么力量使他堅持下來的?是他的愛和奉獻之心!他在傾其所有幫助這些學生后對友人說:“我過得是苦,掙來的每一塊錢都不容易。可我心里是舒暢的?吹酱髮W生們能從我做的這一點點小事上喚起一份報國心,我高興啊!”如果白芳禮老人不在乎學生,他會幾十年如一日的蹬車、支教,把安享天年的時光奉獻給那些學子嗎?
雷鋒在他二十二年的生命路途中,能幫人一把就幫一把,幫不上的就找人來幫一把,這就是雷鋒為人處世的特點。他的拼搏、他的奮斗,無一不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因為他熱愛他們,勝過自己的生命。
正如高爾基所寫:人生易逝,唯其事業有時得以垂諸永久。
人生是短暫的,也是永恒的。該怎樣度過短暫的一生?該給永恒的人生留下什么?為你的熱愛奉獻吧!
即使生活潦倒,也不要忘了你心中的追求,成就人生價值!
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演講稿2025 篇3
尊敬的各位,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人們都說教師是園丁,是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神圣的職業。是啊,教師是神圣的,教師是崇高的。只是,我無法用學者那深邃的語言去闡述教師的價值,也無法用詩人那優美的詩句去謳歌這崇高的職業。但是,我會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開創,去耕耘,去收獲,因為我是教師。
雖然很多時候我也曾苦惱,也曾抱怨,但我還是在心底里慶幸我是一名教師!而且自認為是一名快樂、幸福和驕傲的人民教師!記得大學剛畢業時,滿懷豪情壯志的我,卻被分配到偏僻的山區中學任教,這對于從小在縣城長大的我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當時我無限失落,萬分沮喪,以為自己壯志難酬!直至真正踏上了神圣的講臺,我才發現“區區三尺,學問非凡”。當我面對那一群群天真爛漫的孩子,那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那一張張綻放如花的笑臉。您說,我能不動情嗎?于是漸漸地心中的迷惑消失了,逐漸愛上了這份工作,也享受到了其中的快樂。遠離了城市的繁華,卻聆聽了清新美妙的鄉間小曲;遠離了耀眼的霓虹,卻收獲了求知若渴的期盼眼神。扎根山區三尺講臺,我無怨無悔!一燈如豆,四壁清輝,在清貧的求索與執著的進取中,我逐漸感悟到教育的一些真諦。當我看到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時,我萬分欣慰;當我看到學生揮舞著獲獎作品向我報喜時,我感到驕傲與自豪;當我沙啞著喉嚨,忍受著病痛為學生上課時,孩子們關切的眼神和表情,讓我感到無比幸福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并非只屬于我,在坐的各位同仁在工作中不也是一樣無私奉獻嗎?
在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令我十分欽佩的老師。我出生那年,十八歲的她就走上了教育工作崗位。幾十年來,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和一腔熱血,她一直堅守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線。清貧與奉獻是她的本色,責任與使命是她的原則。在工作中,她孜孜不倦的追求著,在生活上她默默無聞的奉獻著。記得那年,她13歲的女兒考進了縣城中學,并獨自一人在縣城上學生活。每逢周末她總要坐將近三個小時的車來照管女兒。有一次周末,女兒發高燒,在帶著女兒打完針之后,她又匆匆忙忙地趕回學校。但每當遇到學生生病時,她總是比擔心自己的孩子還擔心學生,親自送學生去醫院,并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錢給學生看病。到了女兒讀初三那年,她在學校也帶著初三,還當著班主任,她很少有時間去縣城看女兒了。就連女兒中考的那幾天也沒能像其他父母一樣陪著女兒,因為她要帶著她的自己學生來縣城參加中考。無論春夏秋冬,還是嚴寒酷暑;無論家人身心健康,還是大人小孩生病之時,她一直以學生為重,以班級為重,以教學為重。哪怕心力交瘁,她也從沒耽誤過一節課,從沒請過一次假。終于她的付出沒有白費,在升學考中她的學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如今她的學生已桃李滿天下,雙鬢斑白的她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鼓勵、鞭策、幫助著我們年輕教師。幾十年來她從沒調整過工作崗位,也從來沒有離開過這所中學。雖然她的資歷老,但對待工作她從來都不馬虎。備認認真真,批作業仔仔細細。有人說她傻,干工作這樣賣力,有啥意思;也有人說她應該要求換所離縣城近的學校。可她總是微微一笑,說:“干老師這一行,憑的是良心,再說,到哪都是干工作,到哪兒都得這么干”?此破椒驳脑捳Z,卻折射出她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熱愛。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曾經與這樣的老師一起工作卻是充實而快樂的。是什么力量在支撐著我們老師這樣忘我地工作呢?我知道我們的力量來自于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默默傳承的奉獻。
的確,奉獻像一泓清泉,是長年的流淌,是不計名利的付出;奉獻像燃燒的火把,是無怨無悔的燃燒,是至死不渝的真情。在默默無聞的奉獻中,我體會到了教育工作的樂趣,平凡生活的多彩。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的奉獻,可愛的孩子們更需要我們的奉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選擇這個職業,我矢志不渝;從事這份事業,我無怨無悔。讓我們在這個平凡但卻崇高的崗位奉獻我們的青春,奉獻我們的智慧,讓我們的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