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于國慶節演講稿_傳遞正能量(精選3篇)
小學生關于國慶節演講稿_傳遞正能量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忘國恥 振興中華。
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我們的祖國文化燦爛,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我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深愛我的祖國!
可正是因為這塊土地如此神奇、美麗、富饒……這里的人民如此勤勞、善良……使得國門外的豺狼時時窺探,妄圖奴我人民,亡我中華!
我們可曾記否,美麗的祖國曾被踐踏得滿目滄痍、傷痕累累!翻開中國近代史,西方列強憑借洋槍洋炮,強占我大好河山,殺我同胞,毀我家園,犯下滔天罪行。
我們清楚地記得: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他們把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拿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走;實在運不走的,就肆意破壞、搗毀。為了銷毀罪證,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圓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我們還記得: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在中國的土地上燒殺俘掠、肆意妄為,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此時此刻,正如我們的國歌所唱的那樣: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無數優秀中華兒女拋妻別子、背井離鄉,拋頭顱、灑熱血,經過8年的流血犧牲、艱苦抗戰,終于贏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
如今,陰霾已經散去,今天的祖國,重新屹立在了世界東方,并以嶄新的姿態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但我們決不能忘記曾經屈辱的歷史,決不能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
最后,讓我們深切地感受“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的拳拳愛國心;讓我們謹記“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淳淳教導;讓我們一起高呼“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小學生關于國慶節演講稿_傳遞正能量 篇2
尊敬的學校領導,各位老師、教官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舊桃換新符。”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俗話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人生就是告別昨天,走向明天,人生就是辭舊迎新。中國教育總網文檔頻道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辭舊迎新史。告別昨天,一切己寫進歷史;展望明天,期待在向我們走來。
而今邁步從頭越,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業績、新的成就,關鍵是要有新觀念。新觀念就在于告別消極,迎來積極;告別煩惱,迎來快樂;告別遺憾,迎來希望。新觀念就要有新的設計、新的企盼,鎖定新的目標;有新的追求,孕育新的情結,踏上新的征程,總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用“舊船票”登“新客船”,翻“老皇歷”過“新日子”。
當然,新與舊是相對的,新與舊本身就是客觀世界中存在的辯證法。新陳代謝,是事物的普遍規律。今天是昨天的延續,明天是今天的繼續。舊中孕育著新,新中又產生著舊,新舊交替,永無窮盡,這就是事物的發展變化,這就是歷史。
新年的開端,是奔跑的起點,萬物生輝的開始。新的開頭,要播下新的種子,這種子充滿了詩意,刻畫著藍圖,孕育著未來,是收獲的前奏曲。有道是,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們要扎扎實實地邁好第一步,乃至每一步。
在新的一年將要開端的時候,人們常常是盤點過去,掂量現在,展望未來。
改革未有窮期,我們還在路上。在前進的路上還會有風險,還會有困難。“事不避難,知難不難”。最重要的是要在困難和風險中準確判斷形勢,在挑戰和考驗中清醒把握方向,增強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國際經濟環境的嚴峻性和復雜性;增強機遇意識,善于從變化中捕捉發展機遇,在逆境里培育有利因素。這一切,年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會議己經有了明確的答案和部署。
祖國是東海碧波上升起的太陽,是帕米爾高原上閃爍的群星,是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遼闊北國,是花開三月,草長鶯飛的春色南疆,是敦煌飛天的曼歌輕舞,是杭州西湖的濃妝淡抹。 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真正體會到這兩個字的深刻含義。當一個人在自己國家里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后,使他無法真正意識到“祖國”這兩個字的分量。可一但當他走出國門,進入另外一個國度時,他立即會感受到其實他的命運是和祖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應為當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被打上了祖國的烙印,那是一個代代相傳,永世不變的烙印,一個令我們為之自豪的烙印!
如果說“中國人”這個名稱,在過去意味著屈辱與不幸,那么今天,它應該代表著奮發 與拼搏,而明天,它 應該象征著奮發與拼搏,而明天,它則應該象征著繁榮,象征著富強! 青年,永遠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這個群體對自己祖國的關注程度,將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作為中國的青年,如何去譜寫那自從有人類一來便延綿不絕的華夏篇章,去為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再增添一抹絢麗的色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的問題,而作為贛中學子,作為同齡人極具代表性的一群,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我們表現和奮斗將回會具有深遠影響的。“贛中學子”,是一個讓我們感到驕傲的稱謂,可我們同時也應該想到,這個稱謂不僅僅是贊許,更包含著學校,祖國的重托。今天的贛中學子,將面對著以高科技為背景的經濟、文化挑戰,更要求我們以聰慧的大腦,廣博的知識,睿智的心靈和火一般的激情,去為學校、為祖國譜下華彩樂章。而這一切,必須建立在對祖國更深層次的認識之上。因為對于祖國的那份愛,不僅僅來源于那份血緣般的親情,更來自理性的思考,而恰恰后者,才是使得一個人無論身處怎么的逆境,都不會泯滅從心底里涌出的對祖國的深情。
當我又一次站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時,我的心又一次的被震撼了,祖國是什么?祖國就是擎天巨樹上的落葉飄向大地母親懷抱時的那一種殷殷深情,是一種使得一個國家雖然飽經滄桑憂患,卻仍能煥發出生命光澤的力量支柱,更是一種流淌在每個人血管里,祖祖輩輩、生生不息、光照千秋,與日月同揮的魂。而我們,新一屆的贛中學子們,新世紀的青年們,更要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報效母校,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五星紅旗下的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力量!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生關于國慶節演講稿_傳遞正能量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祖國,我能愛哪一個人?我門經常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高呼做主義的接班人,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思考過什么是愛國?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記者小鐘去巴黎留學碰到一個教學嚴謹但提問刁鉆的教授。當教授問他:“我可以知道你是來自哪個么?中國臺灣還是北京?”小鐘緩緩答道“只有一個這是常識,教授先生”。頓時教授和全班同學的目光都轉向那位中國臺灣學生,中國臺灣學生緩緩回答:“是的,只有一個教授先生。”教授又遞過來一句話:“你們想如何解決中國臺灣和問題呢?”小鐘答道:“會妥善解決的,不過目前更重要的是使富起來。”教授窮追不舍:“浮起來的標準是什么呢?”小鐘忽然一下子悲憤涌心,他狠狠的盯著這個刁鉆的教授,一字一頓道:“最起碼一條是,任何一個離開國門的我的同胞,不受今日這般刁難。教授緩緩走下講臺,拍著小鐘得肩膀微笑說:我沒有刁難的意思,只是想知道一個普通的人應如何看待自己的國家”。教授繼而幾步走回教室中央,大聲宣布:“我向人脫帽致敬,下課!”
同學們,當你們遇到這種情況你們會做何反應,是咬牙切齒的痛恨還是巨力以爭的反駁,是默默無聞的忍受,還是以自已的行動證明!
,一片屹立于世界東方的神圣土地;中華民族,一個生息繁衍在這神圣土地上的偉大民族。自古以來,我們人以地大物博和山川壯麗而自豪,以古老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而驕傲。因為這資源的富饒,因為這山川的壯麗,因為這文化的燦爛,更因為身為龍的傳人與生俱來的情感,我們發自內心、源于真情地贊嘆---我愛!
“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要體現在行動中。”那么當今和平年代,我們應該如何來愛國呢?
我們是孩子,在家庭中,父母為我們嘔心瀝血,我們怎么不好好學習,不辜負他們的苦心;我們是學生,在學校,老師為培養我們成才而兢兢業業,我們怎么不去尊敬,感謝我們的老師;我們是十九中人,學校為我們了風景如畫的校園,我們怎能不去熱愛自己的學校。一個連自己的學校都不愛的學生,又怎么可能愛自己的國家呢?熱愛學校是一種非常具體而切近的行動。我們作為十九中的學子,從進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共享十九中的苦樂,共創十九的輝煌。因為熱愛學校,是每一個十九中人必備的情感。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熱愛自己的學校。學校里的每一位學生都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去維護學校的形象和榮譽;我們要真心實意地尊敬我們的老師、尊重所有為學校服務的叔叔、阿姨們;我們要自覺地保護學校里的一草一木,美化自然環境,創造高雅的人文環境,使我們學校成為名副其實的花園、樂園;我們還要像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去熱愛我們學校的數千位同學,讓我們互愛互學,一起歡樂成長!我們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努力拼搏,奪取各學段的優異成績,將來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此來報答養育了我們的學校,報答我們敬愛的老師!作為十九中的學子,我們應為學校濃墨重彩,把熱愛學校傾注在求知若渴,勤學苦練的探索中,把熱愛學校融匯于關心集體、無私奉獻的行動中.拾起一團被人丟棄的的紙屑,拉掉教室未滅掉的電燈,擰緊仍在滴水的龍頭,擦掉有損校容的粗話……我想從這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正是我們應該具備的品質。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一個愛國的人,做一個愛校的十九中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學習,用你我共同的行動去證明——愛我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