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演講稿400字_總有你需要的(精選3篇)
文明演講稿400字_總有你需要的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來賓,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國被譽為“文明禮儀之邦”,作為一個中學生而言,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弘揚中華民族文明禮儀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所以,我們要從自己做起,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不知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你正享受著溫暖的陽光悠閑地漫步的時候,忽然,有人從你身邊走過,從口中吐出了一口痰,此時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人很不文明,不懂禮儀。在我們中國,這個禮儀之邦,文明禮儀顯得格外的重要。所以,我們要以身作則。
古今中外,放眼世界,哪一個偉人不重視文明禮儀?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我們不能只把文明掛在嘴邊而不付諸行動,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我們要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做一個口的巨人,行的航標,“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文明演講稿400字_總有你需要的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講文明、懂禮貌是衡量一個人道德的基準。所以,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后代,更應該做到講文明。
要學會講文明,就要舉止文明和語言文明,舉止文明是不打架,不欺負弱小,不亂扔垃圾,語言文明則是不打架,不罵人,不亂說臟話,見到熟人要問好,做一個有禮貌的小學生。
我們剛搬到新學校的時候,由于同學們都不熟悉,發生了一些爭吵,經常出現打人,罵人,這些不文明的現象,還有一些人,經常亂扔垃圾,破壞環境,見到垃圾不會習慣性的撿起,這些行為使我們的校園不再美麗。
為了能讓我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校長經常在升國旗時,給我們講一些道理,讓我們成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
我們班商老師也是我們的好榜樣,她每次看見地上有紙,總是揀了起來,扔到了垃圾桶里,就是她的以身作則,讓我們都明白亂扔廢棄物是不文明的行為,當我們看見地上有垃圾的時候也會主動撿起來,并且時刻注意不亂扔垃圾。有的時候我們班有的同學不舒服,她總是耐心的詢問,讓我們感覺不到那么難受了。
正因為有這樣的班主任,使我們班也成為一個文明的班集體。她的行為影響了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上回有人來打架,要是以前周圍有很多人起哄,好像在看戲,可是現在不一樣,不僅沒人起哄,而且都來勸架,正在打架的同學也握手言和。
有時候,文明離我們不到十公分的距離;有時候也許是幾厘米的寬度;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張紙的厚度;文明就在我們心中,它會在生活中不經意的流露著。有時,多一個手勢,對別人來說是一份體諒;有時,多一點耐心的等待,對別人來說是一份關愛;有時候,多一點點分享對別人來說就是一份溫暖;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社會就會邁出一大步。
文明演講稿400字_總有你需要的 篇3
有這樣一幅漫畫:兩個小學生走在一條很干凈的街道上。突然,其中一個小女孩停住了腳步,指著路旁的垃圾桶外那臟兮兮的垃圾對小男孩說:“這是誰干的壞事,真不講公德。”小女孩把垃圾拾了起來,讓小男孩想想辦法,別再讓那些人亂扔垃圾了。小男孩靈機一動,從書包里拿出紙和筆,刷刷地寫了:“文明——只差一步!”貼在了垃圾桶上。小女孩見了,向他豎起了大拇指。這一件十分平凡的小事,譴責了那些亂丟垃圾的人。同時還提醒人們要講究文明,不能因為想少走一步路而隨意把垃圾丟在地上。
在我們身邊,有些同學還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樓梯上經常會看到與美麗的校園極為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的角落里食品包裝袋、牛奶袋隨處可見,甚至有些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生和清潔工打掃,扔在地上是沒有關系的。還有一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破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只把學習文化知識放在首位,而忽視了社會公德的培養和文明習慣的養成。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應該注重自己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的言談、行為舉止,自覺履行我們應該遵守的文明禮儀。文明是一個使者,它讓人與人之間變得友愛,變得親密,變得和諧,讓這個社會更加美好。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讓文明之花常開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