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生活文明演講稿(通用3篇)
校園生活文明演講稿 篇1
文明禮儀伴我行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于個人來說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么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后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面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么樣的精神風貌,什么樣的思想品質和什么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 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那么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么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校園生活文明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我的校園生活》。
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實現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也將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老師給了我們文化知識的啟迪,使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的雨露,需要的是我們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師的付出,尊重老師的勞動。師生互敬互愛,從而打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和諧校園的溫馨。保持良好的心態,寬容帶待人,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另一顆真誠的心。同學之間友好相處,從而打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學風、好的校風。我們要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將學風建設的目標指向“理想、團結、自強、成材”。一種團結奮進的班風和刻苦勤奮的學風能促使個人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好的校風如春風化雨,不聲不響地吸引每個學子奮勇向前,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風積極向上,從而打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誠信、文明的作風。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坦誠相待、說實話、做實事?荚嚂r堅決杜絕舞弊現象,用誠實和實力給自己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作風嚴謹、文明,從而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同學們、老師們,構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們將持之以恒。茫茫學海中,我們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風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腳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歲月需要知識的滋養。讓我們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諧校園的彼岸前行。
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奏響時代的強音。當我們拋棄了迷茫,把握了航向。當我們共同努力,不懈地搖槳,和諧校園的樂章終將奏響。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地學習;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健康地成長。
校園生活文明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
今天我很榮幸代表全體同學在這里發言,面對新的學年,我想我們唯有總結過去,把握現在,才能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新的學期是新的起點,也是新的希望 .毛主席年輕時曾立下壯志:“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與主席一樣,我們也曾一次次在心中編織著無數美好的夢想,躊躇滿志的踏上了求學之路.在那過去的求學路上,我們收獲了許多.一次次的跌倒,或許曾有過放棄的失落,為了成功而舍棄的不甘,獲得贊揚后的歡欣……曾經的意氣風發或許早已過去,如今的我們顯得如此的平靜.這種平靜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的淡定從容,是“自信人生兩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壯志豪情.是等待“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前的風平浪靜.
因為我們那顆執著于理想的心,使我們勇往直前.記得汪國真先生說過:“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們既然選擇了讀書,便只顧高考的勝利.或許前面是浩翰的題海,我們也是“衣帶漸寬終不悔”;或許前面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那么我們必將上下而求索,或許前面曲折蜿蜒,困難重重,那么我們必將百折不撓,永不言棄.
的確 ,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的成功之路,無不證明了一點—生無所息.我們的一生是一個奮斗不息的歷程,所以,面對未來未知的艱辛旅途,我們唯有堅定信念,懷揣夢想,以樂觀的心態,不服輸的決心去面對,鍥而不舍,以最完美的姿態為中學的學習生活畫上完美的句點.
對于我們高三的學生來說走到了高三我們腳步鏗鏘,不再迷茫,我們志在四方,風雨直闖,我們將昂首闊步,笑顏不改,自信依然的去迎接六月的輝煌.因為我們不僅是高三的學生,更是中國的少年.梁啟超先生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少年前途似海,來日方長.過去的輝煌屬于過去,“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當然這不僅僅是對高三學子們的要求,也是對所有學生的鼓勵.
老師們,同學們,為了夢想,我們將披星戴月,爭分奪秒;為了承諾,我們將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當的“大江東去”伴著歷史的回音給我們帶來雄心,當“兼濟天下”伴著千年的沉重給我們帶來責任 ,當“金榜題名”給我們帶來目標時,同學們,不要再猶豫!相信十個月之后,我們將迎來人生的一個新的成功!同學們,把快樂的標準降低一些,每天都盡情享受校園生活的充實與快樂吧!這份真正的快樂,將是我們一生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