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禮儀演講稿(通用3篇)
幼兒園教師禮儀演講稿 篇1
今天站在這個講臺上,面對我們一個個富有生機活力,精神飽滿的同學們,來談這樣一個近乎老生常談的問題——文明。或許大家會不以為然,大家可能會覺得,作為一個悠悠五千年華夏文明古國的炎黃子孫,談我們從小到大無時無刻不強調一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是不是太羅嗦了。我想說:NO!唯有文明生活,方能壯哉一中!
有一種美,是一種可以吸引目光的美,是一種可以吸引靈魂的美,是一種可以給生活帶來激情,給生命帶來溫馨,給人生帶來精彩的美,這種美就是文明之美。
作為一名大一中帝國之子,身在校園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體會著文明所帶給我們的快樂、幸福和感動。走在校園之內,看到潔凈的甬道,你是否會想到是誰在整天默默地付出,頭頂烈日,汗流浹背,撿凈每一塊紙屑,創造著整潔干凈的校園?身在食堂之內,默默排起長隊,安靜有序打飯,你是否會想到如果大家蜂擁而至,毫無秩序,待到何時才會肚內盛飯,安心歸隊?還看教室之內,自習安靜無聲,早讀聲音洪亮,課堂積極活躍,你是否會想到,如果大家各行其是,該讀不讀、該背不背,那學習將會成為何物,教室成為何處?都是一種精神該支撐著我們,這種精神就是——文明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不講文明,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那么,什么是文明呢?簡單地說,文明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道德的體現,也是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國家的臉面。
一個國家是有億萬個公民組成的,因此國家的整體素養更是與個人素養息息相關。為什么這么講呢?大家雖然沒有去過一些歐美國家,但大家或多或少的在書本上、或是在網絡上、甚至在一些電影情節中看到一些有關各國文明的表現。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文明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里,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發現一些不文明現象:隨地吐痰、滿口臟話、肆意追逐。或許大家都不注意這些小事,但是殊不知文明禮儀的養成與發展正是和這些個小事息息相關的。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真正做起來卻又是另一番景象。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言行舉止上下功夫,就要徹底的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或許有的同學還會說,文明太虛,我追求個性,在校園里吐個痰、罵個人又能怎么了?再著說了,講文明,對于我來說又有什么好處?我只想說:你這個人有點彪~~當你的每一句臟話脫口而出的時候,上帝已經默默的把那顆行為的種子深深地埋在你的心里。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按照數學等效來說你的每一次不文明現象都在決定著你的命運!那說文明到底有什么切身的好處,舉一個小例子:就是在你打飯的時候,當你文明了,那些菜們就會微笑的對你文明了,大爺大媽們也就會燦爛的對你文明了,甚至你的飯卡也會減少點痛苦!所以說,不要總是抱怨食堂,抱怨大媽,想想自己,今天你文明了嗎?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我們滿懷憧憬,我們充滿激情,我們追逐著夢想長大,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親近文明,體現文明,實踐文明,文明生活,壯哉一中!
幼兒園教師禮儀演講稿 篇2
大家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是背影。我只有挖掘自己靈魂深處的真誠,把握瞬間的輝煌,擁抱一片火熱的激情……”這是青年詩人汪國真的一首詩。
樸實的語言詮釋著我們教師最真誠的情懷,我們用愛與責任在支撐著這無比睿智的人生。然而,教師對學生的愛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里沒有血緣的紐帶,沒有生活在一起的相濡以沫,沒有愛情之火的熊熊燃燒,有的只是日常瑣瑣碎碎的雞毛蒜皮之事。
它需要我們教師有無窮無盡的耐心與細致,需要我們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更需要我們用平和的眼光看待生命。冰心說:“情在左手,愛在右手,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九年的為師歷程,也讓我深深懂得教育就是愛的事業。九年里,我試圖著以平等的尊重和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因為我知道,每一扇的背后,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
每一次,當我站在講臺上,我都會發現那是一個浩瀚無比的世界。仍記得那天早晨的陽光特別燦爛,我一走進教室,許鵬程就交給我他撿到的五元錢。由于一直無人認領認領,放學前,我把錢放在了講臺的抽屜。然而,第二天,我卻發現那錢不翼而飛了。下午,我給學生上了一堂以誠信為美的班會課,我說:“誠實的心靈比金子更可貴。今天老師把放在抽屜里的錢弄丟了,我希望無心撿到同學能再放回來。”
第二天早上,我忐忑不安地打開抽屜,讓我驚喜的是,五元錢真的又回來了。我對全班學生說:“昨天一位同學幫老師找回了失去的東西,我感謝他,這位同學不僅找回了五元錢更找回了自己遺失的誠實。”我的話音剛落,全體學生為這位不知名的勇者鼓起了熱烈的掌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對學生自尊的呵護,給學生于尊重,讓學生真正從心靈深處感化和觸動,這才是教育對愛的詮釋。那些天,我久久沉浸在教育的感動里。
然而,故事卻沒有結束。幾天后的一個傍晚,我遠遠地看到我們班的吳玉梅在校門口徘徊。吳玉梅是從貴州來的,父母都在這里打工。她曾告訴我她不是媽媽親生的,媽媽從沒有愛過她。難道今天又被媽媽罵了嗎?擔心中我趕緊向她走去。她一見到我,眼淚嘩地一下子流了出來。
“劉老師,我有時頭很痛,我媽媽說我可能得了癌癥……那五元錢是我拿的,我想給貴州的奶奶打個電話,我想她了……老師,你知道嗎,我天天都覺得很害怕……。”抽屜里那靜靜躺著的五元錢再次從我的腦海閃過,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孩子面對死亡的恐懼,我更看到了一個孩子在五元錢面前的猶豫和掙扎,眼淚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來……我說:“別怕,明天去醫院做個檢查吧。”她搖了搖頭:“媽媽不帶我去。”面對她的恐懼和無助,我知道我所能做的只有安慰和幫助。
于是,第二天,我帶她來到豐利醫院,經過一番詳細的檢查后,醫生說沒有什么大問題,我們這才相視而笑。回來的路上,她問我:“老師,你會怪我嗎?”我說:“當然不會!老師相信你是個誠實的好孩子。”陽光下,我看到燦爛的笑容再次綻放在她的臉龐。
陽光中,我也漸漸明白愛其實可以很簡單——在孩子無助的時候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在孩子恐懼的時候給她最真誠的安慰……也許在你們的生活里也常常發生這樣一些故事,然而,正是這一個個平凡的故事,讓我知道只有火才能點燃火,只有心才能塑造心,只有愛才能讓學生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幸福地成長。
幼兒園教師禮儀演講稿 篇3
工作至今,幼兒園教師給我的印象是,刻苦,繁忙,孜孜不倦地做好每一件事。老師們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盡管有時身心疲憊,但是大家都一絲不茍地完成。我為這些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我為這里的老師感到驕傲。在我們幼兒園里就有許多這樣令人感動的好老師。
和我搭伴的徐媛芳老師,就是這樣一位不計個人得失,一心為幼兒的好老師。
小班幼兒玩心重,為了讓幼兒在幼兒園玩地更開心一些。
她自費買來玩具以供幼兒需要。為了豐富幼兒的區域活動,她還常利用空余時間從集市上收集來了畫寫板,小水壺,套娃等發展幼兒手眼協調的玩具。為了提高幼兒對英語的興趣,她從音像店買來了許多英文童謠,不厭其煩的教唱。她還寫得一手漂亮的字,因此不管有什么大小會議只要她在場執筆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她的頭上,除了管理好班級她還要負責幼兒園的宣傳版面,經常需要加班加點的完成。但是她從不厭煩,從不怨言。
在教學上她精心備課充分準備教具。在一日生活中她毫不遜色,能用生動的話語,兒童話的語言去感染幼兒,用游戲的形式授予新的知識小朋友都愿意和她交朋友。 雖然徐老師年紀輕但是她做事沉穩,就象媽媽一樣關懷著每一位幼兒,班中常有小朋友尿濕褲子,她從不嫌棄,卻很細心地摸每一位幼兒的衣褲,手把手的教幼兒疊衣服耐心地為每個孩子整理衣褲。與徐老師搭伴我深感到她很謙遜,急他人所急,為他人所想的優點。我們班常有玩接的幼兒每次總是主動留下來等家長而讓我放心的回家。
我很慶幸能與這樣一位不計個人得失,不拘小節的老師搭班。我想只要我們繼續努力,團結一致我們的班集體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