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的演講稿小學600字(通用3篇)
城南舊事的演講稿小學600字 篇1
林海音筆下的《城南舊事》,是美好而又平凡的,平淡的文字,卻散發著濃濃的愛的氣息。
《城南舊事》情節簡單又有內涵,講述了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六歲小姑娘英子,認識了一個曾與大學生戀愛的“瘋”女人秀貞。后來,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妞兒相認后,又帶著妞兒去尋找爸爸,中途卻因意外離世。再后來,英子的爸爸因為肺病去世。隨著爸爸的離開,英子才真正地體會到了自己的責任,真正的長大了。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文章是《惠安館》,因為它用各種方言把“惠安館”這個名字描寫的妙趣橫生。宋媽說成了“惠難館”,媽媽說的是“灰娃館”,爸爸卻說成“飛安館”。這些都無不體現這英子眼中的惠安館的有趣。
同時,這也是一本充滿人性的書,英子的心是純凈透明的,當大人們看不清美與丑的時候,她卻能看得清。英子善良、仗義、倔強、聰明、勇敢,而這些正是我們生活中所要追尋的,不管你多大,不管你在什么位置,都不應該丟失心底的那份純真與善良。
純真善良的美麗童年,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品味,去珍藏。
城南舊事的演講稿小學600字 篇2
余光中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北京市林海音的。”而在拜讀過《城南舊事》后,我便一直對這句話深信不疑了。《城南舊事》講的不僅是城南舊事,還讓我們重溫了童年的夢,一個虛無縹緲,一個每個人都曾擁有卻終將逝去的夢。
老北京老城墻,四合院水車轱轆井,街上起伏的叫賣聲,學校的鐘聲和孩子們的歌聲,在烈日下吐著舌頭的狗和那條幽靜而蟬聲如雨的小巷,那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們……它們構成一幅珍貴的畫,它們是作者全部童年的夢。城南,記載了一個小女孩童年的多少珍貴回憶。
童年的夢里,有這樣的一幕幕悲歡離合:棄兒妞兒,每天被鞭打得傷痕累累;惠安館的秀貞是人們眼中的“瘋子”,年紀輕輕,卻如同祥林嫂,每天對著小英子滔滔不絕地念叨她出走的丈夫和不知去向的孩子小桂子;出沒于荒草叢中的小哥為了供弟弟上學,也隱忍而無奈地做起了小偷……可小英子自身就是童年夢里唯一的溫暖:東陽底下,傻傻地學駱駝咀嚼的小英子;和妞兒無憂無慮地蕩秋千玩油雞兒的小英子;善良地幫秀珍妞兒母女相認的小英子;“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有著稚嫩聲音和純真夢想的小英子……歲月里再黯淡的時光,因為有了小英子,童年的夢也能永遠散發耀眼的光彩。而也正是作者擁有這段流光溢彩的童年,才會讓人由衷發出“北京是林海音的”這樣真摯的感嘆吧。
也許“城南依昔尋夢”永遠也尋不到了,也許童年的的確確一去不回了,但那又如何?只要我們依然有一顆純真的童心,童年的夢,便無處不在。
城南舊事的演講稿小學600字 篇3
讀完了《城南舊事》,我印象最深的是“惠安館”里的妞兒。
妞兒不是很好看,她只有一條有短有黃的辮子,像英子媽媽在土地廟里給英子買的小狗的尾巴。
妞兒很文靜也很溫和,不像英子一樣,是一個“小暴雷”.到了春天的時候,英子和妞兒又去西廂房里玩小雞。看夠了小雞,她們又站起來玩別的。英子和妞兒拿兩個制錢穿在一根細繩子上,玩踢制錢。妞兒踢時一扭一扭的,顯得十分嬌。
妞兒還會唱吊嗓子、打花鼓。一天,她和英子玩高興了,就扭著唱起了打花鼓:“……開哀開門嗯嗯兒,碰見張秀才哀哀……”英子也會唱一首歌:“想來么事想心肝,緊想心肝緊不安,我想心肝心肝想,正是心肝想心肝……”
不過,妞兒也不是整天笑嘻嘻的,她怕她爸打,她怕她爸罵……總之一句話:她怕她爸。一天,她又被她爸打了,她不敢放聲哭,之得小聲嚶嚶的哭,很可憐。
到了故事最后,我才知道原來妞兒就是小桂子。
‘駱駝隊’,‘惠安館’,‘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兒’,駱駝,秀貞,妞兒,蘭姨娘,小偷,慈父……他們都和英子在一起過,談笑過。但這些故事的主角都永遠離開了英子,讓她變得更加堅強了!